江南遺事48:進退兩難的李璟,福建的困局如何化解

江南遺事48:進退兩難的李璟,福建的困局如何化解

攻下了建州,消滅了閩國,卻為什麼無法平定福建?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福建的特殊地理環境說起。

福建自古就有“八閩之地”的說法,這個“八閩”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是來源於當年魏晉時期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閩”,來自中原的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作為第一批進入福建的客家人,定居在南平、福州一帶,後來逐漸擴散到福建全境,形成了八閩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源自福建的行政區劃,從北宋到清代福建長期維持著八個州府的建制,故而被稱為八閩。

福建地形以山地為主,境內山地面積佔比高達75%,剩下的也多是丘陵,平原只佔很小一部分,因此自古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

福建東面是大海,三面和浙江、江西、廣東為鄰,武夷山是福建的天然屏障,兵荒馬亂時保境安民,太平盛世時也面臨著“蜀道難”的困境。複雜多樣的地形也導致福建的割據情況更嚴重,遍地土皇帝模式。

閩國治下有福、建、泉、漳、汀五州之地,閩國滅亡後,南唐得到了建州和汀州。割據福州的李弘義向吳越國稱臣,另外閩國舊將留從效割據漳州、泉州自保。但這傢伙耍滑頭,只向南唐稱臣,卻拒不交權。

江南遺事48:進退兩難的李璟,福建的困局如何化解

李璟當然很生氣,可如果出兵打他吧,又沒有必勝的把握,很可能會陷得更深,思來想去算啦,先把建州汀州消化掉吧。至於留從效,既然他已經稱臣,那就賞他一個面子吧。

南唐在建州設定永安軍,在泉州、漳州設定清源軍,永安軍節度使肯定是南唐派人擔任。

而南唐在泉州漳州的駐軍已經被留從效驅逐,南唐事實上已經無力控制那裡,只好封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晉江王,等於是默認了他的割據。

留從效也知道自己勢單力薄,手裡只有泉漳二州之地,他也不敢激怒南唐,老老實實關起門來稱孤道寡。他的這個小政權居然一直存活到北宋建國後,留從效死後,節度使由陳洪進接任,一直到南唐滅亡後才被迫奉表歸宋,結束了幾十年的割據。

對於稱臣的留從效,李璟忍了,這小子好歹向南唐低頭了。可那個福州的李弘義卻堅持不低頭,執意和南唐對抗,甚至不惜投入南唐競爭對手吳越的懷抱,這令李璟忍無可忍。

福州必須拿下來,這是李璟給前線部隊下的命令。

江南遺事48:進退兩難的李璟,福建的困局如何化解

但這福州讓誰去拿下來,李璟犯了難,查文徽蓋竹一戰丟盡了大唐的臉面,李璟也不想再指望這小子了。

思來想去那就派樞密使陳覺去吧,陳覺也是“五鬼”之一,李璟又派王崇文、魏岑、馮延魯等人配合攻打福州。

陳覺是查文徽的上司兼好友,如果說查文徽是膽小如鼠,那陳覺就是膽大包天了。陳覺一到福州前線就擅自徵調汀州、撫州、建州、信州四州之兵會攻福州。

保大五年(947年)三月,南唐重兵圍攻福州,李弘義招架不住向主子吳越求救,吳越從海上出兵增援,和唐軍激戰,居然擊敗了唐軍,各路唐軍紛紛潰退。

李璟大怒!

江南遺事48:進退兩難的李璟,福建的困局如何化解

幾次三番吃敗仗,如今連吳越蕞爾小國都敢碾壓南唐了,豈有此理!這事兒沒完,必須追究責任人,朝野上下義憤填膺,強烈要求嚴懲陳覺等人。

在群臣的鼓譟下,李璟腦子一熱,下詔將陳覺、馮延魯兩人就地賜死。

可惜沒過多久他便清醒了,馬上補發一道詔書,將二人押回金陵處置,群臣一看,竊竊私語這倆玩意兒看來是死不了了。

果不其然,二人押回金陵後,李璟裝模作樣怒斥一番,就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了,陳覺流放蘄州(今湖北蘄春),馮延魯流放舒州(今安徽潛山)。

你瞧瞧這流放地選的真是煞費苦心,蘄春、潛山都在長江沿線,離金陵也都不遠,隨時可以召回金陵官復原職嘛。

當然李璟會說,對於南唐的疆域來說這蘄州舒州已經是邊疆苦寒之地了,我倒是想把他倆流放到嶺南去,問題是南漢劉龑他答應嗎?想想我竟然無言以對。

註釋:

八閩之地:福建的別稱。唐朝時福建隸屬江南東道,下設福、建、汀、泉、漳五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立福建經略使,此為福建一名由來。南唐滅閩國後,因建州轄區較大,拆分設立劍州,又稱南劍州。北宋至道三年(997年),設立省級福建路,新增加邵武軍、興化軍,合稱八閩。南宋改建州為建寧府,八閩格局確立,延續至清代,是為八閩之地由來

TAG: 南唐李璟福建八閩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