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南後北?大宋統一之路何處始!

一、前情提要

二、統一戰略很重要

宋朝的建立則意味著五代的終結,原唐帝國的北部除北漢以外大體上得到了統一(幽雲十六州還在契丹人手中),南方還存在著南唐、吳越、南漢、後蜀、湖南、荊南、漳泉七個割據政權。統一霸業該從何處開始呢?是先攻北漢,隨後奪取燕雲還是征服南方再揮戈北進?事實上,在後周時期,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

先南後北?大宋統一之路何處始!

後周世宗柴榮,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期間進行了有名的“世宗改革”,使得後周實力大增,也開始了統一行動,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南佔後蜀、南唐州縣,背奪燕雲十六州中的莫州和瀛州。只可惜天妒英才,早早的染病去世,不然後面可能真的就沒趙匡胤什麼事了。

先南後北?大宋統一之路何處始!

話說回來,周世宗開始進行統一戰爭時,其樞密院直學士王樸便獻策“先南後北”,先取南唐再征服南方其他割據政權,最後再攻伐北漢、奪取燕雲。宋太祖的統一行動也是按照“先南後北”進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宋太祖並沒有將南唐作為首選目標,而是先攻伐南方其他割據政權,將統一南唐的程序後放。主要是因為,趙匡胤還是後周將領的時候,和南唐打過仗,知道南唐的實力不可小覷,如果拿他首先開刀的話,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阻力,還不如先消滅其他割據政權,以此孤立南唐,最後再一舉消滅。戰略已經制定,統一之路勢不可擋!

先南後北?大宋統一之路何處始!

高氏傳位至高保勗(xu四聲)時,國家腐敗不堪,他大興土木,造成“軍民鹹怨”的局面,荊南政權日益衰落。而此時的湖南周氏政權正在經歷內亂,衡州刺史張文表起兵叛亂,周保全無力平叛,只好向宋朝求助。這正好給了宋太祖出兵南方一石二鳥的機會。太祖以出兵湖南幫助周保全鎮壓趙文表而借道之際佔領荊南。二月上旬,宋軍到達荊南境內,但此時張文表叛亂已經被周保全所平定,但宋軍並沒有改變計劃打道回府,而是直接大軍奔襲江陵,高繼衝(高保勗長子)被迫投降,荊南平定。其後宋軍趁熱打鐵,日夜兼程向湖南首府朗州進發,一路勢如破竹,湘南軍隊望風而逃,最終宋軍兵臨城下,周保全逃跑被俘虜,湖南平定。整個時期歷時兩月即止。

其次,西滅後蜀。宋軍迅速佔領荊湘,引起後蜀孟昶的驚恐,甚至想著要投表臣服,只是下屬官員反對而作罷。反觀宋朝,太祖多次詢問後蜀情況,早“已有西伐意”。然而攻伐需要師出有名,後蜀偏安西陲與宋朝相安無事,實在不好出兵入侵。但恰好此時,後蜀自己給大宋製造了一個進攻的絕好藉口:勾結北漢,一同反宋。後蜀知道大宋終要進行統一霸業,則必然要對自己動刀,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拉攏北漢壯大勢力,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於是寫信遣使北漢,聯合攻宋,但是這封信並沒有到達北漢,而是交到了宋太祖手中。是的,後蜀使者叛變了。太祖看見這份密信之後高興地說:“吾西討有名矣”。

先南後北?大宋統一之路何處始!

再次,掃平南漢。南漢後期是南方諸國中最為腐敗的政權,他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主要因為遠離中原,又加上有荊湘的阻隔,才得以安處廣南。宋朝建立後,南漢也沒有什麼表示,既沒有遣使祝賀也沒有納表臣服,依舊稱帝如故。宋朝此時雖已經南吞荊湘、西平後蜀,但是對於南漢還是沒有無力顧及,只想讓他向宋朝稱臣即可。於是派遣南唐後主李煜向南漢傳話,可是南漢不僅不照辦,還在給李煜的回覆信中出言不遜。太祖忍無可忍,立即出兵南漢。其中,太祖同時也在征討北漢,但並未取得勝利,還是希望南漢能臣服,以便專心進攻北漢。但北漢還是拒絕俯首。太祖遂加強兵力,除中央禁軍以外,還徵發湖南十州地方兵共同討伐南漢。

先南後北?大宋統一之路何處始!

在宋軍的強大攻勢下,南漢不少軍隊被摧毀,許多城池開門而降。南漢都統李承渥設象陣以期望能夠守住粵北重鎮韶州(今廣東韶關),但是宋軍用強弩射象,大象吃痛便轉身向後奔逃,反而踩死踩傷許多南漢士兵,南漢軍遂大敗,李承渥隻身一人逃走。其後南漢其他軍隊悉數喪失鬥志,南漢統治者劉鋹遣使至宋營乞降,但不久與反悔,命令南漢軍隊誓死抵抗,宋軍也一鼓作氣,渡江作戰,一舉消滅南漢最後的部隊,其後劉鋹出降,南漢滅亡。

三、下節預告

TAG: 南漢北漢南唐宋軍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