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從來沒有對峙“三年”,我們誤會這段歷史太久了

秦趙大決戰8:“三年論”的誤會

之前系列文章,我們基本介紹了長平之戰的全過程,現在開始分析長平之戰的勝敗原因。顯然,趙國臨陣換將、趙括取代廉頗是這一戰的關鍵轉折點,那麼趙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長平之戰從來沒有對峙“三年”,我們誤會這段歷史太久了

▲喋血長平

在所有解釋中,“崩盤論”大概是最典型也是最有欺騙性的。

“崩盤論”的實質是認為趙國的綜合國力比不上秦國,廉頗的持久防禦方針若是再持續下去將拖垮趙國的國力和經濟,讓趙國先行崩潰,不戰自敗。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常識,從而對“崩盤論”深信不疑,自覺“真理”在手,所以認定趙括換掉廉頗是必然之舉,也是趙國的必由之路。

“崩盤論”具體可以包括“國力論”、“糧食論”、“糧道論”等觀點,但它們的前提都是“三年論”,即秦趙兩國已經在長平對峙了三年時間,而且是45萬趙軍對50萬+秦軍的三年對峙,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補給,對國力當然是重大消耗,即使是當世最強的秦趙兩國也註定不能永遠耗下去。

但是,不知道是否有人懷疑過,所謂的“三年論”是歷史事實和真相麼?前262年-前260年的長平戰場上,真的有共百萬大軍相互對峙長達三年時間?

如果您有這個懷疑意識並願意稍微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就會發現“三年論”恐怕不是那麼“理直氣壯”。

長平之戰從來沒有對峙“三年”,我們誤會這段歷史太久了

▲前261年戰國大勢圖

事實上,“三年論”一直都是歷史記載所衍生的“誤會”,真正的長平之戰其實只有“半年”(即前260年4月-9月),但後人常常誤以為從前262年上黨降趙起,雙方就開戰並對峙了,所以才有“三年”之說。

解釋這個“誤會”可能有些複雜,但卻又是解讀乃至評價長平之戰所有問題(包括對於趙括的蓋棺定論)的基礎,因此必須予以釐清。

我們先看《史記》是怎麼記載的。

《秦本紀》中:

【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是指前260年,但是“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這個事確定是發生在前262年,這裡並非司馬遷犯了錯誤、把前262年的歷史“錯亂”到了前260年,而是出於同一歷史事件專門敘述的需要,相當於解釋前260年“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這一秦趙開戰的前因,即長平之戰是因為兩年前的“上黨降趙”而造成的,這是司馬遷的本意。

但是,注意了,讓司馬遷沒有想到、後世也無意中誤會的是,“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這個事情明明發生在前260年,但後世就是理解成發生在前262年,即後世認定“上黨降趙”後秦國立即出兵報復進攻趙國,從而盲目誤會長平之戰於前262年就開始了。

實際上,秦國並沒有立刻出兵,從“上黨降趙”到“秦因攻趙”即王齕主力出兵(我們能確定是前260 年4月),中間至少隔著前261年即至少一整年以上的時間。

所以,這個“誤會”造成的原因是司馬遷把原本兩年的事情放在了同一年,關鍵是“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的時間歸屬,它是屬於前260年而絕非前262年。

但客觀說,這個“誤會”也非後人讀書不仔細,而是的確容易出現的誤解,屬於司馬遷無意中挖了坑,後人卻都跳了進去。

長平之戰從來沒有對峙“三年”,我們誤會這段歷史太久了

▲長平之戰

但讓人“目瞪狗呆”的是,可能造成後世“誤會”的情況,居然在《趙世家》上也發生了。

【四年,王夢衣偏裻之衣,乘飛龍上天,不至而墜,見金玉之積如山。……趙遂發兵取上黨。

廉頗將軍軍長平。

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王悔不聽趙豹之計,故有長平之禍焉。八年,平原君如楚請救。還,楚來救,及魏公子無忌亦來救,秦圍邯鄲乃解。】

猛一看,這是發生在趙孝成王四年即前262年的故事,省略號中是趙國決策是否接收上黨的過程,最終決定是“遂發兵取上黨”。

敘述到這裡還沒有絲毫爭議,但是接著問題就來了,下面的“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都知道,這肯定是發生在前260年的事,那麼《趙世家》這裡怎麼會把它放在“四年”前262年敘述呢?

因此,歷史上早就有人發出疑問,疑問無非兩種,一是“七月”是不是“七年”的書寫謬誤,因為接下來就是“八年”,但是顯然,趙孝成王“七年”是前259年,跟廉頗撤換、長平之戰的前260年時間不符合。

所以,另一種疑問可能性就是最大的,那就是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認為,“廉頗將軍軍長平”此句之上應有“六年”二字!

我們來看看以下兩句話的區別:

“四年,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

“四年,趙遂發兵取上黨。六年,廉頗將軍軍長平。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

僅僅因“兩年”這兩個字的缺失,對於這段歷史的理解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前一句,後人多數理解成前262年趙國接收上黨的同時,廉頗就率軍進駐上黨。從而很容易誤會出“三年論”。

後一句,則很明顯,接收上黨是前262年的事,廉頗進軍上黨則是前260年的事,他被免職也是在前260年的七月。

這兩種可能性理解,明顯後一種才是歷史事實,相信這也應是司馬遷的本意,但是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是這麼湊巧,“六年”這兩個字,在《史記》版本傳播的過程中偏偏缺失了,從而給後世“誤會”“三年論”來了一次“神助攻”。

長平之戰從來沒有對峙“三年”,我們誤會這段歷史太久了

▲長平古戰場

“三年論”另一個主要支撐依據,也是戰國史研究專家楊寬先生極力主張的,出自《呂氏春秋 應言篇》中的一句話,“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認為是經過三年時間才最終決戰。

但來看看全文:

【《應言篇》曰:“秦王立帝,宜陽令許綰誕魏王,魏王將入秦。魏敬謂王曰:“以河內孰與梁重?”王曰:“梁重。”又曰:“梁孰與身重?”王曰:“身重。”又曰:“若使秦求河內,則王將與之乎?”王曰:“弗與也。”魏敬曰:“河內,三論之下也;身,三論之上也。秦索其下而王弗聽,索其上而王聽之,臣竊不取也。”王曰:“甚然。”乃輟行。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匱)。當此時也,兩週全,其北存。魏舉陶削衛,地方六百,有之勢是,而入大蚤,奚待於魏敬之說也?夫未可以入而入,其患有將可以入而不入,入與不入之時,不可不熟論也。”】

說的是一個叫魏敬的人勸魏王不要前往秦國,謹防被秦王囚禁。然後《呂氏春秋》的作者分析認為,秦國當時有劣勢,魏國有優勢,魏王就算要去也不該這麼早去。

那麼“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匱)”的“三年”到底是指長平之戰的三年(即前260-前260年)還是指接下來邯鄲之戰的三年呢(即前259-前257年)?

結合上下文的意思,《呂氏春秋》此處要表達的意思其實應該是:秦國雖然在長平之戰取得了大勝,但是在之後的三年邯鄲之戰中打敗了,所以才“士民倦,糧食(匱)”。

這裡有兩個證據,一是“魏舉陶削衛”,陶即穰侯在世前的封地陶邑,魏國能夠拿下陶邑,從時間上來說只能是在邯鄲之戰秦國戰敗以後,魏國趁火打劫。

第二,長平之戰後秦國並沒有出現“士民倦”尤其“糧食(匱)”的現象,因為白起在長平之戰後立刻分兵三路進攻趙國,即《秦本紀》所載的“四十八年十月,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齕將伐趙武安、皮牢,拔之。”

其中“四十八年十月”猛一看和前四十七年九月差了一年多,然而秦國是以“十月”為歲首,所以這個“四十八年十月”其實是指前260年農曆10月,距離長平之戰大決戰的結束時間即前260年農曆九月,只有一個月的差距!

換言之,長平之戰後秦國根本沒有休整多久就進攻趙國,若是秦軍全軍疲勞、缺乏糧食,根本不可能出兵。實際上,在長平決戰的最後階段,秦軍是全軍圍困,以逸待勞,已經獲得了休整,而且秦軍剛剛才把趙軍大糧山的糧草搶為己有,它根本不可能缺糧食。

所以《呂氏春秋》“三年然後決”的實際意思只能是秦國在之後三年邯鄲之戰中遭受了重大失敗,這才“士民倦,糧食(匱)”,也和《呂氏春秋》上下文所要表達的意思符合。

只是,“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誤解,再加上《史記》所造成的“誤會”,讓後人在“誤會”的路上越走越遠,從沒有絲毫懷疑過,自然也極難醒悟!

長平之戰從來沒有對峙“三年”,我們誤會這段歷史太久了

▲長平之戰

所以,“三年論”一開始就是歷史“誤會”,從來不是歷史真相。長平之戰也從來沒有打三年,秦趙兩軍更沒有大規模對峙三年!

其實,“三年論”、“崩潰論”站不住腳還有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理由,但就是沒人想到並指出過:當世還有“戰國五雄”,如果真有百萬大軍三年對峙把秦趙兩國拖入事實上幾乎崩潰的危險局面,那其它五國肯定會趁火打劫,由此反推,秦趙兩國哪怕是出於對其他國家的防備,也斷然不會愚蠢到“兩敗俱傷”,讓其它五國漁翁得利。這是用屁股都能想到的道理。

如果“三年論”根本就是“誤會”出來的,壓根不存在,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什麼“崩潰論”、“國力論”、“糧食論”、“糧道論”,這一切通通都站不住腳,這些都是後人臆想出來的,是故作深刻或者說故作高明,還自以為常識和真理。

那麼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歷史的真相是:前262年趙國強硬接收上黨,秦國暫時認慫,默認了這一事實,但秦國也下定了同趙國徹底決戰的戰略決心,所以花了將近兩年時間全方位準備,並於前260年4月才全面開戰。

在此之前,趙國上黨地區與秦國河東、河內邊界,肯定也有軍隊相互對峙,但都是當地的正常駐軍,絕非大規模軍隊的對峙。

前260年4月,王齕率領秦軍主力進攻上黨,廉頗率領趙軍主力進駐長平並迎戰秦軍,這才是長平之戰的真正起點。

這一點其實《史記》和《資治通鑑》都是明確記載的,比如前文說的“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廉頗將軍軍長平。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

《白起列傳》更明確:“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從上黨民走趙也可看出一個簡單不過的事實,之前兩年中上黨並沒有發生大戰,否則老百姓不會等到現在才跑,這也是否決“三年論”的一個強有力證據。

《資治通鑑》內容基本同《白起列傳》相同,它們更明確了一個事實:廉頗成為趙軍主將,是前260年4月的事,他是因為這次開戰而被任命的,此時距離他被撤換,其實僅僅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如果說戰爭才打三個月,趙國就會缺糧或者說國家都撐不住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什麼“三年論”、“國力論”、“崩盤論”、“糧食論”、“糧道論”通通不是趙國撤換廉頗的理由,起碼在前260年7月,事情還遠遠沒有嚴重到這種階段。

以此來為“趙括代替廉頗”做辯論,認為趙國是沒有辦法了,不得不如此,其實都是基於“三年論”的“誤會”衍生出來的,基本都可以歸於“臆想”之列。

長平之戰從來沒有對峙“三年”,我們誤會這段歷史太久了

▲大糧山

這裡也反駁一下“糧食論”。認為趙國已經缺糧的史料其實只有實質相同的一條,即向齊國借糧,出自《史記 田世家》:

【王建立六年,秦攻趙,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周子曰:“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之計過也。且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且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國,威卻彊秦之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為國計者過矣。”齊王弗聽。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這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應該是發生在長平之戰期間。如果按照“三年論”來理解,那趙國肯定是缺糧了,所以才要借糧,這也是趙國“缺糧論”甚囂塵上的一個原因。

但是,如果歷史真相是開戰才三個月至半年,趙國怎麼會就缺糧了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趙國缺糧是發生在趙軍被秦軍全面包圍之後,尤其是大糧山的糧草落到了秦軍手裡。

我們可以想到的是,既然趙國決定換上趙括並出擊決戰,肯定會加派軍隊和糧草,讓趙括帶到前線。因此,趙括帶走的已經是趙國幾乎最後的糧草了,但沒想到,因為他的豬頭之舉,這些糧草都失陷了。

之後,趙國為了救援趙括大軍,自然要再行籌集糧草,因此才向齊國借糧。這也是《資治通鑑》記載這個事情的“微妙”所在:

【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自如河內發民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兵及糧食。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於齊,齊王弗許。周子曰:“夫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然。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義救亡國,威卻強秦。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齊王弗聽。九月,趙軍食絕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急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趙括自出銳卒搏戰,秦人射殺之。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

看看,司馬光把這個事安排在了趙括大軍被包圍和被殲滅之間,正是要說明趙國先前不缺糧,之所以缺,純屬因為先前的充足糧草都被趙括給“浪”沒了,這是趙括身上一個極難被發現的“貢獻”!

所以這條史料壓根不能支援趙國的“缺糧論”,恰恰證明先前的“不缺糧論”。

以上。因為“三年論”影響巨大,尤其是在網路時代,一提起長平之戰,大家都第一反應打了三年,趙國扛不住了,必須換掉廉頗了,等等。可惜,歷史真相根本就不是這樣,這都是歷史“誤會”下衍生的人云亦云。

而我們要正確評價長平之戰的得失成敗,必須要先把這個“三年論”給推翻和剔除出去,否則無法討論。

最後也鄭重拜託,以後討論長平之戰尤其是想給趙括洗白,別再提“三年論”、“崩潰論”這些看似有理的觀點了。它們其實都是無的放矢而已。

(備註:關於長平之戰的時間,楊寬先生和張景賢先生有過爭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全文完)

TAG: 長平趙國260上黨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