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這一位最落魄,晚景淒涼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開疆擴土,離不開那些名將,他們或勇猛絕倫,敗敵於萬軍之中;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如楚漢相爭的韓信、驅逐匈奴的霍去病、三國時期的五虎將等,無一不是威名赫赫,令人敬仰的名將。但是要論名將最為集中的時代,還當屬風雲激盪的春秋戰國,其中被後世評為戰國“四大名將”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這一位最落魄,晚景淒涼

在古代,處於冷兵器戰爭時代,兩軍交戰,取勝的關鍵,很大程度在於雙方統帥的優劣,統帥有才能者,即使身處弱勢,往往也能出奇制勝、以少勝多。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真正具有實力的將領,都被各國君主視為珍寶,看作是自己的絕世神兵,是逐鹿中原的利器,按此理來論,戰國四大名將的待遇應該十分優異,話雖如此,可在這四大名將中,偏偏有一位,落魄不已,晚景淒涼。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這一位最落魄,晚景淒涼

首先戰國四大名將最為出名的就是白起了,許多人將他是為中國古代第一名將,他效力於雄心勃勃的秦國,因為屢立戰功,年紀輕輕就被升任“大良造”,是當時最高的官員職位,後被封為武安侯,名震天下,雖然被賜死,但名有戰無不勝之稱,利有侯爵之位,也算不虛此生。

王翦,與白起同為秦國將領,橫掃魏、趙、韓,滅掉楚國,後又一舉伐燕,秦掃六國,王翦就佔了五國,最後他還能急流勇退,善始善終,應是戰國四大名將結局最好的一位。然後李牧先是抗擊匈奴,被世人銘記愛戴,後又屢敗秦軍,被譽為秦國的剋星,後又被封為武安君,雖然被冤殺,但也死得乾淨利落,未受多少窩囊之氣。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這一位最落魄,晚景淒涼

最為落魄的,應該就是廉頗了,我們熟知的廉頗,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負荊請罪,他先是刁難立功升官的藺相如,後又負荊請罪,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廉頗雖然富有領兵作戰的才能,但是浮躁易衝動,對於官場手段還是不夠精通,城府太淺,這也預知了他半生落魄、晚景淒涼的原因。

雖然他是趙國的上卿,屢立戰功,但是在長平之戰這麼關鍵的戰役中,他卻被一個晚生後輩給替代,身經百戰卻只能將帥印交給紙上談兵的趙括,然後淒涼轉身離去。雖是三軍統帥,廉頗卻並不像其他幾位,能夠得到君主的足夠信任,以至他在長平之戰和其他的戰役中都留下遺憾。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這一位最落魄,晚景淒涼

長平之戰後,廉頗大敗燕國,被封為信平君,然而新君繼位,廉頗的處境更加不堪,被一個外來戶樂乘擠下替代,解除軍職,他只能輾轉異域,流落魏國。趙國不信任他,魏國更不敢用他,為趙國立下赫赫戰功,晚年卻在他鄉遭受白眼,令人惋惜。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這一位最落魄,晚景淒涼

但他心中仍然掛念著趙國,當趙王派使者檢視廉頗“尚能飯否”時,他為了展示自己尚能戰鬥,一餐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然而又被使者誣陷,可這一切廉頗毫不知情,他滿懷被重新啟用的期望,卻一直沒看到趙國派人來,在失望中,在淒涼落魄中,他在楚國度過了自己的晚年,最後鬱鬱而終,欲死不能,欲戰不得,這是一位名將最大的悲哀。

TAG: 廉頗名將趙國落魄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