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陝西省涇陽鄭國渠

鄭國渠,位於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里。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王 政 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2016年11月8日,在泰國清邁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灌溉論壇暨67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傳來喜訊,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陝西省涇陽鄭國渠

在關中大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九曲涇河彎,衝出龍口入涇渠,灌溉良田難計數,鄭國儀址恩不忘。民謠裡的龍口是什麼呢?按照《史記》的記載就是瓠口。鄭國渠正是從瓠口取水,像一根長長的吸管,穿過關中平原北部,把涇河和洛水連線起來。鄭國渠引水的瓠口,是在涇河邊一座叫仲山的山腳下。為什麼這裡叫“瓠口”呢?有關專家解釋,涇河出了仲山腳下這個峽谷口以後,就算到了關中平原,這時涇河在這裡形成了一個S型河道,涇河水從河道流出來以後,河面一下子寬闊起來,河道的形狀是葫蘆狀,而“瓠”就是葫蘆之意,因此瓠口的稱謂就跟河道的形狀有關係。

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陝西省涇陽鄭國渠

秦國要實現稱霸天下的目的,就要首先滅掉韓國。韓國所處的位置正好控制了秦國東出函谷關之後,到黃河下游地區去的交通要道。公元前249年,秦國奪取了韓國都城新鄭的重鎮成皋、滎陽,韓國此時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面對強敵,即將亡國的韓惠王派出了一個手無寸鐵的水利工程師,這個人擁有的武器只有一張嘴,他要執行的任務就是說服秦國興修水利,這個人就叫鄭國。在韓國看來,認為是疲乏秦國、救亡圖存的好辦法,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計”。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現實是:把水利作為強國之本的思想已經產生。各國還把水利當作關係農業豐歉、國家強盛的大事。而秦國的關中平原,當時還沒有大型的水利工程。韓國的建議與當時秦國的主政者呂不韋急於建功立業的想法不謀而合,商人出身的呂不韋沒有來得及仔細思考這一建議背後隱藏的殺機,就把韓國賴以救命的“疲秦計”,當成了可以使秦國富國強兵、實現大統一的一招好棋。於是當年秦國便組織力量開始修建鄭國渠。

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陝西省涇陽鄭國渠

公元前246年的涇河邊,成了當時中國最為壯觀的建設工地。據歷史研究,當時修建鄭國渠多達10萬人,而鄭國本人則成為這項龐大工程的總負責人。鄭國渠能在這個時期建造,因為從春秋中期以後,鐵製的農具、工具已經普遍使用了。據史料記載,鄭國設計的引涇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關中平原的地理和水系特點,利用關中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又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條屋脊一樣的最高線,這樣,渠水就由高向低實現了自流灌溉。為保證灌溉用的水源,鄭國渠採用了獨特的“橫絕”技術,就是透過攔堵沿途的清峪河、蝕峪河等河,讓河水流入鄭國渠,河流下游的土地得到了改善。鄭國渠最著名的石川河橫絕遺址,在陝西省閻良縣的廟口村,至今,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仍然可以找到鄭國渠同石川河交匯的河灘地。鄭國渠巧妙地連通涇河、洛水,取之於水,用之於地,又歸之於水。就在今天看來,這樣的設計也可謂巧奪天工。

公元前237年,鄭國渠就要完工了,此時意外的事情出現了,秦國識破了韓國修建水渠原來是拖垮秦國的一個陰謀。危急之中的鄭國對秦王說:“當初,韓國派我來,是為了疲乏秦國,殺掉我鄭國並沒有什麼,可惜工程半途而廢,這才是秦國真正的損失。”

從後代歷史發展情況來分析,證明秦國當時有一個非常清楚的戰略考慮。秦國在一個整體宏觀的戰略構想下,最後權衡利弊得出一個結論:修建水利工程對於開發關中農業的意義,遠遠能夠抵消掉對國力造成的消耗。這是秦國最後決定一定要把工程修下去的本質原因。公元前236年,鄭國渠工程從它戲劇性的開始,一波三折,用了10年時間終於修建成功。鄭國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遙相呼應,從而使秦國挾持的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贏得了“天府之國”的美名。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鄭國渠建成6年後,秦軍直指韓國,此時的關中平原已經變成了秦國大軍的糧倉。對這時的秦國來說,疲秦之計真正變成了強秦之策,而對韓國,卻意味著真正覆滅的開始。鄭國渠建成15年後,秦滅六國,實現了天下統一。

鄭國渠湮廢了,但它一直吸引著人們探尋的目光。1985年冬天,陝西省文物保護中心的秦建明來到涇河邊,終於尋找到了失蹤的鄭國渠,它位於涇河瓠口一帶的禮泉灣裡村和上然村之間,被當地人叫作“老虎嶺”的地方,就是二千多年前的鄭國渠首遺址,它完全是人工堆起來的雜土,不是自然原生的,“老虎嶺”就是“秦土”。至此,迷失千年的鄭國渠終於浮出水面。兩千多年後,就在鄭國渠遺址不遠處,有了一座新的水利工程,名字叫涇惠渠,含有惠及關中大地和百姓之意。

今天,關中平原上的130多萬畝上好的良田,其恩惠的源頭,就是鄭國渠。

TAG: 鄭國渠秦國涇河韓國關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