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規模遠遠比不上太平天國,卻為何能夠推翻清王朝?

武昌起義的規模是相當的大,武昌只是辛亥革命首倡之地,並非只有武昌爆發了起義,事實上武昌起義爆發後,從北面的山東、山西到南面的廣東、廣西,全部都爆發起義了。

要說辛亥革命就不得不說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兩次起義的時間相差約半個世紀,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

清廷自入關之後採取首崇滿洲戰略,為了更加牢固的控制全國,清廷在全國的戰略要衝設立據點,派遣八旗官兵駐紮並設定駐防將軍和都統管轄境內的八旗兵和綠營,強化對全國的軍事統治。

此外,清廷在地方的督撫也都是滿漢各半,尤其到了清朝中後期,地方上重要的總督基本上都是由滿洲宗室和旗人擔任,故而地方上的財政和行政大權也是由滿人把持。

在清廷的設計之下,清朝的軍政大權一直由滿洲貴族牢牢掌控,地方完全沒有資本與中央抗衡。

但太平天國運動改寫這種狀況,從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燃燒了整整14年,徹底摧毀了清廷在南方地區統治根基,湘軍和淮軍大員憑藉著鎮壓太平軍的軍功開始接管地方權力。

武昌起義規模遠遠比不上太平天國,卻為何能夠推翻清王朝?

(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八旗駐防各地要衝,駐防將軍和都統不僅是當地八旗的最高長官,也是本地所有綠營的最高長官。但是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後,駐防將軍對本地漢人軍隊的控制力大不如前)

對此清廷肯定不願意看到權力失落,也曾想過收繳湘淮軍閥的權力,但沒有成功,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馬新貽遇刺案。

1868年朝廷為了打壓湘軍勢力,將原本坐鎮兩江的曾國藩調任為直隸總督,任命馬新貽為兩江總督。

馬新貽的到任自然引起了湘軍的不滿,僅僅兩年之後,馬新貽就在江寧(南京)返回署衙時被一個叫張汶祥的人刺殺,一時朝野震動,後世稱“刺馬案”。

馬新貽其實就是湘軍和朝廷直接博弈的犧牲品,後來慈禧權衡利弊,沒有深究此事,默認了湘軍在地方上的局面。

此後,由於八旗和綠營不堪大用,淮軍接棒湘軍成為清廷的國防中堅,淮軍大員也不斷地掌管地方,清廷對地方的控制力遠不如從前。

到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時,清廷對地方的控制已經是名存實亡,東南各省甚至拒絕參與朝廷與列強之間的戰爭,慈禧也沒啥好辦法。

毫不誇張地講,正是由於太平天國運動沉痛的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根基,才使得漢人大員逐漸控制地方,為日後的辛亥革命打下基礎。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武昌起義一聲槍響,半個中國都宣佈獨立了,各地紛紛成立大漢軍政府,在廣州、南京、杭州、福州、太原、西安等地的革命軍均與駐防八旗展開了激戰,並非只是在武昌打仗。

武昌起義規模遠遠比不上太平天國,卻為何能夠推翻清王朝?

(武昌起義後,革命之火蔓延大半個中國)

事實上當時的局面對清廷非常不利,而清廷所能調動的武裝力量也不多,真正能打仗的部隊只有北洋新軍。

當時北洋新軍共設立了七個鎮,但只能調動一鎮、二鎮、三鎮、四鎮這四個鎮,其他三個鎮都起義了。並且由八旗組成的北洋一鎮也因沒啥戰鬥力,壓根沒有派往前線,袁世凱手中最多就調動三個鎮的兵力。

PS:北洋一陣即便有戰鬥力也不敢派往前線,這是清廷老本,不敢動。

以三鎮之兵力擊潰武昌革命軍並非難事,畢竟北洋軍是舉全國之力打造出來的新式軍隊,武器裝備和訓練都是全國最好的,戰鬥力亦是國內頂尖的。但要想以三鎮兵力剿滅全國的革命軍是絕對不可能的,痴人說夢。

武昌起義規模遠遠比不上太平天國,卻為何能夠推翻清王朝?

(北洋新軍雖然厲害,但不足以剿滅革命軍)

對於當時的全國局勢,袁世凱是心知肚明的,他明白以北洋軍的實力無法蕩平全國的革命軍。事實上當時革命軍的戰鬥力並不低,一旦真的南北對峙,時間越長對他越是不利,他不想當第二個曾國藩。

而此時西方列強也不願過多幹涉辛亥革命,因為孫中山先生早就知會西方各國,表示民國政府願意繼續履行清廷與西方達成的所有條約,不會損害列強的利益,西方列強便失去了支援清廷的動力。

有鑑於此,袁世凱最終選擇聯絡南京,透露出想要和談的意願。而從袁世凱的態度上也可看出,辛亥革命的聲勢是極為浩大的,否則袁世凱也不可能與革命軍談判。

總的來說,當武昌起義的槍聲打響的那一刻起,清廷的滅亡就已經不可挽回了,相比於半個世紀前的太平天國運動,武昌起義對於清廷而言是全面崩盤,救不了了。

TAG: 清廷太平天國運動革命軍八旗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