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三位知遇恩人之一:因聯而識 忘年之交年邁託孤

左宗棠的三位知遇恩人之一:因聯而識 忘年之交年邁託孤

左宗棠大器晚成,三次會試落第,40歲時還只是個私塾先生,而後官至封疆大吏,入閣軍機,成為我國晚清時期的朝廷重臣。時勢造英才,一代名名臣的產生背後也離不開良師益友的幫助。左宗棠正是在三個不同時期先後得到了三位知遇恩人的賞識和鼓勵,才得以破格提拔,受到重用,成為了封建制度下科舉選才的一個特例。而這位被多人視為奇才的左宗棠,報答三位恩人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左宗棠的三位知遇恩人之一:因聯而識 忘年之交年邁託孤

一、陶澍:因聯而識 忘年之交年邁託孤

陶澍是清代道光年間的封疆大吏、幹國良臣,他與左宗棠相識是從一副對聯開始的。1833年(道光十三年),左宗棠第二次赴京會試落第,只好仍執教鞭,1836年,就任醴陵淥江書院山長(相當於校長)。同年9月,醴縣知縣得知兩江總督陶澍赴安化省親路過,特意準備了館舍,並請左宗棠寫了副對聯,以示歡迎和敬仰。陶澍一到館舍,立刻被這副對聯所吸引:“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上聯描述的是,道光皇帝去年底對陶澍的召見,詢問陶澍的家庭狀況和成長曆程,並特賜御筆“印心石屋”匾額,下聯借陶澍先人陶侃掌督八州軍事的典故,引出陶澍遠祖的光榮歷史,並展現出家鄉父老對陶澍榮歸故里的期盼。此聯對仗工整,寥寥二十六個字就將陶澍及祖先歷史、榮耀全部囊括,頌揚與敬仰之情溶於其中。陶澍對此聯大為賞識,並要求一見寫聯人。

陶澍覺得左宗棠雖是位教書先生,但舉止軒昂、談吐不凡,視為奇才。左宗棠也是湖南人,自幼孤傲不羈,常以“孔明第二”自居,他對陶澍能詩善對的才情、鹽政海漕的政績早有耳聞,難得地對陶澍由衷敬佩、仰慕已久。湖南自古人才稀少,以陶澍為首的湘系經世派開始在政壇嶄露頭角,並得到上至帝皇,下至百姓的一致肯定。兩人談古論今,越談越是投機,不知不覺地竟談至深夜。後來,陶澍還特意在澧縣多逗留了一天,以便和左宗棠深入長談,勉勵他多研究些經世致用的文章,最後還嚀囑道下次赴京考試歸時可到南京再聚。這一年陶澍59歲,左宗棠25歲。

左宗棠的三位知遇恩人之一:因聯而識 忘年之交年邁託孤

1838年(道光十八年),左宗棠北京會試再次落第。失意的左宗棠如約專程到南京的兩江總督署拜見陶澍。陶澍安排左宗棠在館舍住下後,就沒和他見面了。兩個月過去了,左宗棠有點憋不住了,強壓怒火,一大早去總督署告辭而去。陶澍剛好起床,才穿好一隻襪子,聽報說左宗棠要走,連另一隻襪子都沒來得及穿就追了出去。原來陶澍是有意試探左宗棠的耐心,想更加全面地瞭解他,磨練他。陶澍一直追到轅門,邊說邊挽左宗棠回到廳堂,並讓他坐上位,左不肯。陶澍認真地說:“賢弟當坐此位,他日名位將在我之上”。左宗棠對這突如其來的恭維不知所措,但見陶澍說得如此真誠,感動得差點掉下眼淚。陶澍挽著左宗棠的手,安慰他說:“這次會試落第,不要灰心,要多學些經世致用的學問,將來對國家將大有用處,國家很需要有真才實學、能辦實事的人才啊!”陶澍說到這裡深深地嘆了口氣,接著說:“我人老了,有一事相托,不知左賢弟可答應?”左宗棠忙打躬道:“大人相托,豈有不應命之理!”

原來陶澍雖有多房妻室,子女不少,但只有晚年所生的兒子陶桄存活,現年七歲,視如掌上明珠,其餘皆為閨女。陶澍對左宗棠真切地說:“如我有不測,就把陶桄這孩子交託給你培養如何?”左宗棠欣然應允,陶澍就進一步說:“賢弟的大小姐小陶桄一歲,我們就結為親家,等他們成人了,由你操辦,我拜託了。”陶澍邊說邊深深地作了個揖,左宗棠誠惶誠恐,趕忙起身回禮。

左宗棠的三位知遇恩人之一:因聯而識 忘年之交年邁託孤

三次會試落第的一介布衣,竟與當時享富盛名、位高權重的陶澍結為忘年之交,並定為親家,這是處在人生谷底之時的左宗棠萬萬沒有想到的。

1939年6月2日

,陶澍病逝在兩江總督任上。左宗棠沒有辜負陶澍託孤之情,於次年從湘陰老家赴安化小淹陶澍的府第,盡心盡力地執教,直到陶桄十六歲,又攜他到長沙深造成才。在小淹的8年裡,左宗棠加深了對陶澍的瞭解,並在陶府裡讀了許多書籍,為日後的才華展現奠定了基礎。(本文改編自《解密總統府》)

TAG: 陶澍左宗棠落第會試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