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武力不亞文丑,卻不跟袁紹混?他投靠公孫瓚,暗藏一個苦衷!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在烽火連天,刀光劍影的東漢三國時期,趙雲出場是最為獨特,獨特到在《三國演義》中趙雲第二沒人敢爭第一,那就是救民於危難。

趙雲第一次出場時便是一個高大威武的形象,這個光輝且高尚的形象未非趙雲自己所描述,而是透過命懸一線的公孫瓚所見(公孫瓚為文丑所追殺)。觀其貌,一副救人於危難的外表。可外表美醜卻不能代表內心善惡。而後透過與公孫瓚的對話,知道趙雲的內心世界,一下子讓趙雲的忠君愛民的高大形象達到表裡如一。

《三國演義》是這樣記載趙雲的原話: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棄彼而投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對趙雲這翻話,毛宗崗給了八字極高的評語:子龍立志,高人一等。

趙雲武力不亞文丑,卻不跟袁紹混?他投靠公孫瓚,暗藏一個苦衷!

趙雲一語三關,表面上是說袁紹無忠君愛民之心,實質上卻是在恭維公孫瓚有天下為公之為,甚至在向公孫瓚表明自己有天下為已任的志向。共同理想追求,一下子就縮短與公孫瓚的距離,拉近與白馬將軍的地位。

忠君愛民,對一個諸侯,一個軍閥而言,不僅是嘴上時時掛住,而是要見實際行動。但對趙雲這樣一個即無名聲又無品級的平實老百姓,竟然也有忠君愛民之心,足見其志氣之高尚和純潔。與其說趙雲救公孫瓚而力拼文丑,是改換門庭的投名狀,倒不如說向天下人表明態度,向天下人徵尋志同道合的明主。自古以來,只有伯樂相千里馬,而未見千里馬擇伯樂。然而趙雲就開創千里馬擇伯樂的先例,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趙雲武力不亞文丑,卻不跟袁紹混?他投靠公孫瓚,暗藏一個苦衷!

趙雲之所以另闢蹊徑,選擇明主,是由於如下三點原因。

即其一,趙雲出身低微,上升渠道很窄。

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甚至是民間流傳,趙雲的出身都是一個謎,沒有一個確切的定性,甚至連父母何許人也未記載,只知有一個名字不詳的兄長。由此可見,趙雲祖上名不見經傳,出身一定不高,不僅與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紹有天壤之別,還與起家織蓆販履的劉備截然不同。一句話,趙雲出身低微。出身低微的人,在以察舉製為主的漢代人才舉薦方式中很難步入上層。特別到東漢後期,察舉制逐漸成為世族的專門渠道,甚至是達官貴族結黨營私、把持政治的工具。趙雲這樣的出身根本就沒有機會透過察舉制步入仕途,更不用說是上升到上層,簡直是天方夜譚。

其二,趙雲沒人推薦,無法結識功勳。

寒門出身,無名師教導,無名人評議的人,在講究門閥制度的東漢時期根本無出頭之日。更何況趙雲是三樣齊全,想出人頭地,根本是黃粱美夢。劉備雖出身不咋樣,但也是師出大儒盧植,與貴族公孫瓚同窗多年。曹操即使是贅閹遺醜,也被舉孝廉,還得到過評論大伽許劭點評,甚至孤身刺殺宦官張讓。趙雲啥都不是,啥也沒幹,註定其無法認識達官貴胄,更不會被人察舉、徵召和闢除。

趙雲武力不亞文丑,卻不跟袁紹混?他投靠公孫瓚,暗藏一個苦衷!

其三,社會等級制度。

東漢後期,門閥制度日益流行,門閥士族在政治上、經濟上有著重要的身份地位,從而出現“士庶之際,實自天隔”的雲泥之別以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森嚴等級。在這樣的制度下,以趙雲這樣的身份地位,想出人頭地,步入上層,充其量是痴心妄想,白日做夢。門閥制度,這種特殊的封建等級制,就成為寒門中人進步最大的絆腳石。

總而言之,在封建等級制度下,出身低微、無人幫扶,空有滿腔忠君救民和一身頂尖本事,終究是籍籍無名,掙扎在社會的最低層中,窮其一生也無所作為。

筆者按:趙雲,一個出身低微的少年英雄,為了實現忠君救民的抱負,採取獨特,非同一般的投名狀,在一個特別的地方,特別的時間,力拼河北名將文丑,救下了九死一生的公孫瓚,一舉實現改換門庭的目標。

TAG: 趙雲公孫瓚出身低微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