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說起“垂簾聽政”,首先想到的,便是清朝那位權傾朝野的慈禧太后。這個醉心權術的女人將清政府與皇權玩弄於股掌之間,是晚清時期實際統治者。或是她的光芒太過耀眼,讓人們逐漸淡忘與慈禧太后一同“垂簾聽政”的她。

看似諸多朝政皆有慈禧太后出面發號施令,實際上,在慈禧太后頒佈命令之前,還需經過慈安太后的點頭同意。這個在世人眼中軟弱無能的慈安太后,才應是當時最高統治者,若非慈安英年早逝,或許晚清的歷史就是另一個結局。

慈安太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既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生於柳州府(今廣西柳州市),咸豐帝的第二位皇后,贈一等承恩侯晉贈三等承恩公、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開戶大臣額亦都八世孫女。

根據鈕鈷祿氏族譜記載,慈安太后的太祖父車爾格為額亦都第三子,清初任戶部尚書,封騎都尉又一雲騎尉:慈安太后的烈祖父巴喀任護軍參領,原配與續絃都是宗室氏;玄祖父永壽為巴喀第六子,任筆帖式;高祖父遵住為永壽長子,任筆帖式,妻子為大學士尹繼善的侄女;慈安太后的曾祖父策普坦為遵住長子,仕至總兵:慈安太后的三弟傅森仕至戶部尚書。

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慈安太后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詔封貞嬪;五月二十五日詔晉貞貴妃;六月初八詔立為皇后,十月十七日行冊立禮。慈安太后是清代晉升速度最快的繼後,由嬪到皇后僅花了40天,如果從行冊立禮來算也僅花了六個月。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駕崩後,載淳繼位,為同治帝,尊為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慈安‘’。

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崩於鍾粹宮,葬於普祥峪定東陵。

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慈安太后出生於廣西柳州,她是咸豐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同時也是清朝歷史上,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其速度之快,無人能與她相比。很難想象,在清朝後宮中竟有人能做到平步青雲,二月因選秀入宮,四月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十月正式被立為皇后。只用四個多月的時間,便從默默無聞的妃嬪,躍升至冠寵後宮的皇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慈安太后的一生中並沒有子嗣,這完全是依仗咸豐皇帝的信任和寵愛。

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這位年輕的皇后,之所以能在後宮眾多妃嬪中脫穎而出,一定是個頗具智慧和計謀的女子。而咸豐皇帝死後,慈安太后能壓制住慈禧太后使她不敢逾越,兩位太后能和平共處,共同垂簾聽政。這充分表明,慈安絕非只是個深居後宮的平庸娘娘,而是一個懷有遠見的人,是晚清政局中不可缺少的關鍵人物之一。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咸豐帝看著曾經的大好河山,如今烽煙四起,而自己卻無能為力,在自暴自棄中揮筆寫下“且樂道人”四字。看著皇帝越發頹廢,大臣和妃嬪們都焦急萬分,卻怕觸及黴頭而無人敢去勸說,唯有慈安上前苦口婆心的勸說咸豐,希望他振作起來。

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自古帝王大多心機深沉,旁人難以窺其一二,但慈安在咸豐皇帝眼中卻是個特例。在彌留之際,他將慈安召至身旁,交給她一道密旨,讓她在關鍵時刻有權處置任何人。

隨後,咸豐又交給慈安一枚“御賞”印,任何政令的頒佈實施,都需蓋有此印方能生效。能被皇帝授予最高的殺伐大權,這恰好體現出,慈安在咸豐皇帝心中的分量,更是讓她在今後,得以牽制慈禧和朝中大臣的重要支撐。

在咸豐皇帝駕崩後,慈安開始接手國家政務,原本對女子攝政報以偏見的朝臣,很快被她的政治頭腦和謀略所折服。在同治皇帝即位後,東西宮兩位太后,正式開啟垂簾聽政的政治生涯。

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在撫養年幼的同治帝的問題上,慈安太后主動提出不再按照老規矩辦,她邀請慈禧太后與她同住養心殿,二人共同撫養皇帝。

這樣的做法讓慈禧深感意外,慈安太后解釋道:兩宮太后同居一處,坦誠相待,方能杜絕奸人的挑撥離間、搬弄是非,進而影響國家大事。

但在“嫡庶之分”的禮制約束下,即便二人同為太后,野心勃勃的慈禧,也不敢有所逾越。凡是處理朝中大事,慈禧都會與慈安事先商量好再發布時令,不敢擅作主張。在垂簾聽政期間,慈禧對慈安太后所體現出的,胸懷氣度和大局意識,都十分欽佩。

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在兩位太后的共同治理下,清朝朝中湧現大批優秀賢臣,讓同治年間出現“中興之象”。除了治國有方,慈安太后也有著殺伐果敢的一面,她曾下令誅殺臨陣脫逃的何桂清、驕奢貪淫的勝保等貪官汙吏。慈安太后的行政作風很快贏得世人的認可,在民間有著“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說法。

而慈禧的心腹太監安德海,仗著自己受寵,在朝中胡作非為,引得朝中大臣和同治帝都對他忌憚三分,還曾以前往江南置辦龍衣的緣由,大肆招搖的出宮,最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拿下上報朝廷。審訊期間,慈禧有意袒護他,但忍耐安德海多時的慈安依舊下達“立命誅之”。

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慈安太后離世後,從兩位太后垂簾聽政,轉變成慈禧獨攬大權,開啟她唯我獨尊的政治生涯,此後清政府更是每況愈下,最終走向覆滅的結局。

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慈安太后出身高貴,受過良好的教育。雖然談不上有什麼大才,但是“德容言工”俱全,是封建社會理想婦女形象的典型。她也不是傳說中懦弱怕事,凡事依賴慈禧的太后。相反,慈安太后非常果斷,這點可以由她與恭親王奕?合力透過丁寶楨誅殺慈禧寵信的太監安德海、一點也沒給慈禧面子,得到印證。兩宮皇太后垂簾初期,慈禧不敢自作主張,事事都要與慈安商量。慈安頗為倚重恭親王奕?,所以在奕?的全力主持下,內政外交均能得人,因此才有“同治中興”局面的出現。慈安去世後,奕?逐漸失勢,政權逐漸落入西太后慈禧手中。

但是慈安本身也有違背祖制的行為,比如清東陵慈安陵寢建築也有“鳳壓龍”這種雕飾,後世也認為這是慈禧慫恿的結果。因為慈安如果不同意兩宮太后各有各的明樓和碑刻、地宮,慈禧實在難以修建豪華的定東陵。所以慈安太后越格修建自己的陵墓,給慈禧後來的越軌之舉憑添了藉口。

晚清的最高掌權者是她,並不是慈禧,而她的段比慈禧還狠

慈安太后英年早逝,如果她得知在慈禧的獨裁統治下晚清每況愈下,看到她傾覆心血換來的“同治中興,”最終卻是那樣的結局,那麼,慈安內心一定會有何無限感想。

若是慈安太后安在,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平衡未被打破,那麼,清朝最終也許會走向不同的結局。

作為一個太后,慈安皇太后可以說已經非常稱職了,東太后這個“東”字不是白給的。作為一個沒有子女的皇后,慈安一點都沒有被生育了咸豐獨子同治皇帝的西太后慈禧壓制過。換句話說,慈禧太后一直在慈安太后的控制之下。

TAG: 慈安太后慈安慈禧咸豐垂簾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