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項羽的叔父,項伯為何鴻門宴上保護劉邦,以至於放虎歸山

很明顯,項伯缺乏洞查未來的能力。鴻門宴,是楚漢雙方的殊死搏鬥。但這個觀念,是後人才有的。而在當時,暴秦剛剛滅亡,天下義軍紛起,各路諸侯爭霸。置身其中,並沒有幾個人能夠清醒地意識到,天下之主會在劉邦與項羽之間擇一產生。

身為項羽的叔父,項伯為何鴻門宴上保護劉邦,以至於放虎歸山

各路諸侯之中,項羽的實力無疑是最強的。但是從政治、輿論的角度來說,項羽並不佔有優勢。因為當初大家曾有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就作“王”。而先攻入咸陽的,恰恰是劉邦,不是項羽——項羽與秦軍主力決戰,雖然獲勝,但是耽誤了時間。在實力最強、輿論不利的情況下,項羽在做“西楚霸王”,要做天下諸侯的領袖(不是主人),他需要的,是安定人心、爭取支援,而不是急急忙忙地打擊劉邦這樣一個已經表現出臣服態度的人。

身為項羽的叔父,項伯為何鴻門宴上保護劉邦,以至於放虎歸山

而寬容劉邦,可能對其他諸侯有好的影響:原來項羽是個寬容的人,那我們都可以臣服於他。這個觀念,是項伯、也是項羽的共識,甚至是大家的共識。反對的只有范增。而范增的理由是:“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范增當然是對的。但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我們站在今天,已經看到了楚漢戰爭的結果。而站在當時,僅僅因為劉邦“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就斷定他“志不在小”,也太兒戲了吧?況且“志不在小”的人多了去了,哪一位諸侯沒有“彼可取而代之”或者“大丈夫當如是”的壯志?劉邦就憑“志不在小”,就能成為項羽的對手嗎?至於“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就更玄妙了。你說五采就五采,我怎麼看不出來?

身為項羽的叔父,項伯為何鴻門宴上保護劉邦,以至於放虎歸山

幸虧這時項羽與范增感情很好,否則懷疑他“與劉邦有宿仇,想借我手除掉劉邦”也是很自然的事。總之,范增有遠見,但他在項羽集團中,是少數派。如果舉手表決,他肯定佔不了上風。而佔多數的,恐怕是項伯這一類的人。包括項羽,在兩種意見中搖擺一番,還是走向項伯一方。以至於放虎歸山。站在歷史的後端,可以任意批評古人,因為你知道結局。但是設想一下,如果項羽殺死了劉邦,也許會威懾其他起義軍首領,不敢與項羽合作,甚至聯合起來反對項羽。項羽集團的覆滅,說不定比歷史還早。

TAG: 項羽劉邦項伯范增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