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不要臉,可以脫褲子、耍流氓。

但脫了褲子、耍了流氓,卻突然要臉了。然後,就來了一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啥意思?

簡單說就是:我沒脫褲子、我沒耍流氓,但確實是因為我,你們噁心了。對於兩晉豪族精英,只能讚歎他們一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真實的指令碼,應該是:我以為伯仁不救我,所以我殺了他;然後發現我錯了,而且大錯特錯,原來是伯仁救了我,所以我殺錯了。

評論這麼多,主要是因為這句話太氣人。還是講一下這個故事吧。

三國歸一,司馬建晉。但司馬家的優良基因到司馬昭為止,從司馬炎開始,就是要多惡劣有多惡劣。於是,八王之亂搞出了五胡亂華,天下重新大亂。

歷代王朝總要在臨死之前掙扎一番,而且司馬家並沒有到死透了的程度,但司馬家以及豪族們集體不要臉,連掙扎都不掙扎,直接衣冠南渡。

但,司馬家的基因太差,大部分宗室王爺都沒跑了。只有一個旁支司馬睿跑了過去。於是,在南遷的王氏家族支援下,司馬睿在建康建立了東晉朝廷。

司馬炎的西晉,豪族們就敢蹬鼻子上臉,罵皇帝。所以,東晉這個流亡政府,就更別說了。所謂王與馬共天下,但皇帝司馬睿見到王氏兄弟都要起立、行注目禮,就差跪地上叫爸爸了。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老王家的大族長王導,在內號令朝堂;老王家的二號人物王敦,在外專掌征伐。東晉朝堂多一半的官,都跟姓王的有關。這就是老王家的實力。

所以,對老王家,別說司馬宗室要畢恭畢敬,就是皇帝司馬睿也得叫聲叔,如稱王導為“仲父”(父之弟曰仲父)。

但是,也別以為在東晉只有老王家牛,其他豪族也不差。漢末以來的豪族們,可不是村霸鄉霸那麼簡單,差一點兒的是縣級豪族,一般的都是郡級豪族。所以,衣冠南渡,是豪族們舉縣、舉郡的部曲和財富一起大搬家。江東本地的豪族,自然也不差,因為強龍南壓地頭蛇,所以任誰都得看一下這夥人的臉色。就是這種局面,你說司馬家能有啥地位?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司馬家沒膽跟北方胡人搞戰爭,但有膽跟本朝豪族搞鬥爭。

於是,晉元帝司馬睿就準備彰顯自己的存在了,必須打擊一下豪族的囂張氣焰。而氣焰最囂張的,就是琅琊王氏,具體是王導、王敦這一對堂兄弟。朝廷裡有四分之三的官,跟老王家有沾親帶故。這時候你不打擊老王家,就沒人可打擊了。

於是,皇帝司馬睿任命劉隗為丞相司直,委以刑憲之任。丞相司直是丞相府屬官,主要任務是糾察不法,但實際是皇帝安插到丞相身邊的眼線。所以,這個位置大體可以對標為廷尉和大理寺等司法官員。同時,還任命刁協為尚書令,跟劉隗一起搞所謂的“刻碎之政”。簡單說就是加強皇權、以法制臣、抑制豪族。具體手段,就是豪族士大夫所不齒的小人手段,瞅誰不順眼就參誰、然後參誰辦誰。這兩個傢伙,也是相當賣力,建康城裡的豪族,主要是老王家,能收拾的就收拾。但放心,肯定誰也收拾不死,只是在氣勢上壓一壓。沒別的原因,就是豪族太牛,你根本收拾不動。

即便就是這樣,老王家也不幹了。不幹就得動刀子,在朝的王導肯定沒法動刀子,因為沒刀可動。但荊州領兵的王敦可是要刀有刀要兵有兵,於是帶著軍隊就奔著建康殺了過來。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王敦這傢伙早想自己篡位當皇帝了,所以“刻碎之政”正好給了這口實。王敦帶著兵,就從荊州殺奔了建康。但這時候,你哥王導可在建康城裡啊。所以,到這個時候,就千萬不能在高估王敦的智商了,這傢伙就是一個敢想敢幹的二愣子。

聽聞王敦起兵,王導趕緊帶著一大家子人,跑到皇宮門口跪著請罪。這才是生死關頭,造反最害怕的不是拿刀的王敦而是拿筆的王導。王敦造反成功,老王家可能被司馬睿殺了出氣;王敦造反失敗,老王家可能被司馬睿殺了株連。這時候王導腦袋頂上早就飛過了一群群的黑烏鴉:王敦你這孫子,造反也不提前通知一聲,你倒是讓你哥先跑出來啊。

王導等人正跪著的時候,周顗(yǐ)進殿面見皇帝司馬睿。周顗,也就是伯仁,伯仁是他的字。他這時候的職位應該是護軍將軍。外面搞造反,周顗肯定要進來彙報工作。這時候,王導跟抓住救命稻草一樣,對著伯仁就喊:伯仁,以百口累卿。伯仁大哥啊,我家上百口的人就麻煩你求情了。

但周顗這傢伙就跟沒看到王導一樣,大搖大擺地就進殿了。而且應該是彙報得比較開心,見完皇帝就哼著小曲出來了。門口的王導還在那跪著呢,於是立即哭喊:伯仁你到底求沒求情啊。但周顗這傢伙仍舊不搭理王導。而且,一邊走一邊跟左右隨從說:今年要殺賊立功,換個斗大的金印帶帶。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到這時候,王導肯定怒了,也恨了。我們老王家和你們老周家都是南遷豪族,咱倆還同朝為官,平時交情也不錯,我這落難了,你連聲安慰都沒有嗎?哪怕你現在騙我一下,也好啊。

其實,周顗進宮面見司馬睿,就是專門為王導一家求情的。這時候的形勢,就不能殺王導,殺他一點兒意義都沒有。造反的是王導的堂弟王敦,不是王導,你殺他幹什麼?王敦一個大活人,而且手握重兵,連皇帝都控制不住,王導這個堂兄也控制不住。

但周顗為什麼不搭理王導呢?兩個原因,一個是避嫌,這時候就不允許跟王導拉拉扯扯;另一個是清高,豪族士大夫都要臉,不能用這事向王導買好。大機率是兩種原因兼而有之,後者的成分更大。魏晉豪族士大夫,就好清高這口兒,因為清高而丟了性命的,也不止他周顗一個。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周顗回家之後,也沒閒著,趕緊寫了篇奏疏,以正式公文的形式勸諫皇帝不殺王導。這麼做,實際上就是給自己留後路。到時候王敦殺進建康,也能讓老王家知道:當初自己救過他們。所以,周顗為啥不跟王導說實話的原因,也就好推測了,就是豪族士大夫的清高。

最後,王敦造反成功了,帶著兵殺進了建康城,隨後自然是搞清算。當初那些個搞“刻碎之政”的奸佞小人,逮到就弄死,比如刁協就被隨從殺了邀功;沒逮到的也別想在東晉呆,比如劉隗跑到了後趙。當然還有那些效忠司馬睿,帶兵跟自己作對的,殺頭的殺頭、免官的免官。

但,王敦也不能太過分。因為琅琊王氏是當軸士族,也就是士族領袖,而其他士族,特別是江東本地士族,這些人的力量也不弱。大家團結起來一起造反,老王家也扛不住。後來王敦失敗,就是因為開罪的豪族太多,導致群起而攻之了。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這時候,就有兩個比較重要的人,王敦需要讓王導拿主意,一個是周顗、一個是戴若思。這兩個人的名望太大,周氏家族是北方大族、戴氏家族是南方大族,堪稱南北之望。所以,王敦拿出了三個意見,一個意見是聯盟合作,許以三司高官,相當於丞相的級別,這麼高的職位,這倆人一定合作;一個意見是籠絡打壓一下,許以尚書令或尚書僕射,相當於部長級,雖然低了一級,但也算拿到好處;最後一個意見就是直接殺了了事,因為不給官或給的太小,這倆人肯定清高不幹,而不幹就要鬧事。

王導啥反應?王敦一連三問,而王導卻一問也不答、一句也不說。不說話等於預設,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了。王敦幹得可是造反的勾當,權力洗牌的時候,聯盟不能搞、拉攏不能搞,那就只能搞屠殺了。

於是,周顗和戴若思就一起被推出去砍了腦袋。人也殺了、權也掌了,老王家憑擁立之功獨霸東晉朝堂,再憑鐵血造反幹慫司馬皇室。重掌朝堂的王導,後來發現了周顗當初為自己開罪的奏表。

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

到這個時候,王導終於意識到自己殺錯人了。周顗並不是沒救自己,而是真把自己當朋友來救的。而自己呢?卻因為一時銜恨,預設王敦殺掉了自己的好友。於是,對子孫說了這樣一句話: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但,周顗周伯仁,真得不是王導殺的嗎?拿刀當劊子手的,肯定是王敦。但掌握生殺大權的,卻是王導。只不過他沒有說出殺這個字而已。而之所以不給回答、不說殺人,就是因為清高,自己這麼高貴的人怎能沾血。

這是另一個曹孟德和呂伯奢的故事。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不是追悔莫及,而是厚顏無恥

曹孟德也殺錯了。然後呢?錯就錯了,我認了,我就是小人一枚。於是,曹孟德敞開胸襟、露出本性,說了一句:

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三國的小人曹孟德,雖然小人,卻不會自比君子。而且,明告訴大家:哥的私德真心不善良,但哥的公德卻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而兩晉小人呢?雖然小人了,卻還要自比君子。而且,還恬不知恥地告訴後人:人不是我殺的、鍋我不能背,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好人還是因我而死。

三國的道德水準是:幹了不要臉的事,那就當婊子;兩晉的道德水準則是:幹了不要臉的事,卻要立牌坊。

這個諺語典故,除了能證明豪族士大夫的厚顏無恥,還能給出什麼警示呢?

一個是做好事得留名,你得讓別人知道你對他好,別裝,也沒啥可裝的。裝不是君子,而是小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一個是別清高,清高導致溝通不暢、資訊不對等,真能害了自家性命,很多誤解不是因為你把別人孩子扔井裡了,而是別人以為你把人家孩子扔井裡了。

一個是能用愚蠢解釋的就別用惡意、能用無知解釋的就別用愚蠢、能用情有可原來解釋的就別用無知、能用未知原因來解釋的就別用情有可原。否則,就會犯下曹孟德殺呂伯奢、王導殺伯仁的大錯。

還有一個就是:錯了就要認、捱打要立正,寧願做曹孟德那樣的真小人,也別做王導那樣的偽君子,整一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虛偽託詞,忽悠不了別人。

TAG: 王導王敦豪族司馬周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