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分封諸侯,為什麼沒人幫助他?這個人的舉動讓劉邦感到很失望!

慾望是一個萬丈深淵,往往會把人拖入怨恨、爭鬥的漩渦。

今天,我們來說說項羽的分封諸侯。

在結束了秦的嚴苛統治之後,項羽分封了十八個諸侯,把既得利益分配給了各路諸侯,但是在他和劉邦的楚漢戰爭時,為什麼沒有人出來幫助他呢?

公元前209(秦二世元年)九月,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天下呼啦啦颳起了抗秦大風。浙江會稽太守殷通心底一陣盪漾,他也計劃起兵,希望項梁和桓楚能夠在他手下為將。這時候,項梁舉薦了項羽。

人手正缺,殷通很是器重項羽。然而,危險也來到了殷通的身邊。

項羽分封諸侯,為什麼沒人幫助他?這個人的舉動讓劉邦感到很失望!

就在殷通和項梁商議尋找桓楚的時候,項梁安排項羽立即斬殺殷通。當項羽提著殷通的腦袋出現在殷通部下面前的時候,太守府裡的守兵大驚失色。殺!項羽毫不手軟,斬殺百人,手下“眾乃皆伏”。一時間,當地各路豪強紛紛投靠過來。

和歷史上任何一個英雄人物的成功一樣,項羽靠著一股劍氣贏得了名聲。

公元前208年,點燃秦末戰火的陳勝走到了生命的終點,項梁項羽走到了歷史的前臺。

而下一步怎麼辦?項梁和范增研判局勢之後,認為當前還不足以震服天下,為了掩人耳目,確立了一個傀儡——楚懷王。

隨後,各路人馬在多條戰線上與秦軍開戰。經過兩年的拼殺,秦軍主力被消滅。公元前206年十一月,劉邦攻入咸陽,隨後,項羽也率兵入關。

儘管當年劉邦和項羽有“先入咸陽者為王”的盟約,但是劉邦的幾萬人馬和項羽的四十萬人馬相比,沒有任何比較優勢。劉邦收起鋒芒,暫時蟄伏,項羽分封諸侯。

徵得楚懷王同意,並被尊為義帝后,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把天下分為十八個板塊。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為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英布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為燕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

項羽分封諸侯,為什麼沒人幫助他?這個人的舉動讓劉邦感到很失望!

在反秦的過程中,如果大家還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奮鬥的話,那麼,隨著秦的消亡,新的不平衡很快就出現了。

項羽封王看似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實則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論打仗,項羽是一個高手。而論治政,項羽簡直就是一個小孩子,他的短板暴露無遺。

正像劉邦說的那樣,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在反秦的過程中,項羽走的都是順風路,幾乎沒有挫折,自己拿不住了。他雖有匹夫之勇,卻不能任屬賢將。換句話說,項羽就沒有揣摩人心,任用賢良的基本素養。

其實,項梁死亡後,項羽口中的“亞父”范增絕對是一個可以委以重任的人物。

但是,范增一而再,再而三地勸諫,項羽就是聽不進去。項羽自恃手握重兵、武功高強,不相信會有人覬覦自己的位置。然而范增卻很清楚當時的狀況,不斷建議項羽果斷下手,鞏固地位。

自以為是,剛愎自用,項羽註定要栽跟頭。劉邦反間,項羽輕信,他疏遠了范增。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 這既是范增的怒罵,又是范增的無奈。

分封天下本身就是一個禍根,更是項羽人生的拐點。

自立為西楚霸王,把自己置身於諸王之上,實際上就等於把自己擺在了大家的對立面。

項羽分封諸侯,為什麼沒人幫助他?這個人的舉動讓劉邦感到很失望!

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讓項羽始終缺乏危機意識。鉅鹿之戰結束後,項羽唱了一出鴻門宴大戲。作為主角,項羽把范增的建議置之腦後,在張良的幫助下,劉邦成功逃脫,項羽失去了很好的絕殺機會。就是在這場勝券在握的宴會上,面對趙、燕、齊、魏、韓等國諸侯王,項羽一人獨大,用對待臣子的態度對待大家。

同甘苦易,共患難難。地位還沒有鞏固,項羽用自己的行為把大家推遠了。

假如再有什麼風吹草動,誰還願意幫助他呢。

項梁死了,范增走了,項羽沒有了智囊團隊,他成為孤家寡人。

狼虎伺環的日子很快到了,新一輪攻伐開始。當年分封的諸王沒有人幫他,劉邦走向巔峰,項羽烏江自刎。一曲《霸王別姬》,既是項羽的輓歌,更是剛愎自用者的哀歌。

TAG: 項羽范增項梁劉邦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