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氏子孫在兩宋過著怎樣的生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趙宋,又稱炎宋,分為北南兩宋,在這一期間,中國的經濟、文化、思想、科技等等得到飛躍發展,這得追溯到趙匡胤建立北宋的前因後果。趙匡胤出於內心的愧疚不安和現實統治的需要,竭盡所能地拉攏人心,讓大部分人滿意,從而安穩下來。而趙匡胤奪取柴氏天下,對待曾經對自己不薄的先主的子孫,自然會善待,但到哪種程度呢?

柴氏子孫在兩宋過著怎樣的生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柴榮在位期間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四州,南滅南唐得十四州,北伐契丹克復兩州,同時著手對北方屏障燕雲十六州收復。當漢人政權開始再次的統一征程,柴榮不幸去世,彌留之際換下後周最精銳的禁軍頭子張永德,也是自己的妹夫,將他安排到地方,由忠厚老實的趙匡胤任禁軍首領。

可就是這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的,奪走了柴氏後周天下。柴榮死時留有四子,分別是:周恭帝柴宗訓,以及他的三個弟弟曹王柴熙讓、紀王柴熙謹、蘄王柴熙誨。柴榮去世時,最大的孩子是柴宗訓,年僅七歲。後周滅亡,趙匡胤登基,柴宗訓降封為鄭王,曹王柴熙讓不知所終(野史稱其為躲避追殺改姓寧),紀王柴熙謹被宋將潘美收為養子,並改名潘惟吉,蘄王柴熙誨被岳父盧琰(娃娃親?)收養為義子,改名盧璇。

柴氏子孫在兩宋過著怎樣的生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樣的結局算是善終嗎?當然不是。柴氏子孫得免死的丹書鐵券,賜其永生永世富貴。柴宗訓20病逝,爵位由柴永崎繼承,改為鄭國公,此後再無這一脈記載。柴熙讓不知所蹤,眾說紛壇,沒有確定的事實答案。柴熙誨柴熙謹都被人收為義子,改名改姓,長大得知自己身世後,也並沒有改回。

趙匡胤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厚道,變相地屠絕柴氏子孫,只是沒動刀殺罷了。趙匡胤所謂銘刻皇宮只有後世皇帝才可觀看的祖訓,並沒有“善待柴氏子孫”這一條,最多最多就是“藝祖有誓約藏之太廟,不殺大臣及言事官,違者不祥”,和柴氏子孫毫無關係。(《宋史·曹勳傳》)

柴氏子孫在兩宋過著怎樣的生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宋朝祖訓的“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只是南宋陸游所著野史《避暑漫抄》中的內容。寄託著後人對隱晦難知的現實的美好期待,殘酷的歷史並未按照他們的意願改變。

柴氏子孫在趙匡胤朝之後便再無歷史記載,直到一百餘年後的北宋仁宗皇帝,柴氏族譜的旁支中找來一個,賜封“崇義公”,由他這一脈擔任祭祀後周柴榮等人。當然也給了一些特權和物質,但這和柴榮幾乎沒多大的血緣傳承關係,不過是粉飾太平,安撫人心的吉祥物。

柴氏子孫在兩宋過著怎樣的生活?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崇義公”一脈在兩宋也未過上橫著走的日子,只是個富家翁,根本沒《水滸傳》中的柴進那麼厲害。

參考文獻:《宋史》《避暑漫抄》

TAG: 柴熙柴氏趙匡胤柴榮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