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崇禎十五年的時候,朝廷既沒有兵也沒有錢了,最後連李自成打到哪裡,兵部尚書都不知道,崇禎問他作為兵部尚書為何不知道,他很光棍地說:已經沒有錢派人去偵查了。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形勢更加嚴峻,明朝江山大廈將傾,崇禎是個十分好面子的皇帝,這次實在是危機當頭,不得不放下身段,拉下臉面來向臣子們“借錢”,為了維護僅存的皇帝尊嚴,名義上是“捐錢”。

結果如何呢?

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君臣不一心,各有各打算

皇帝號召大臣捐款這事,他哥天啟皇帝就做過。天啟五年(1625),命令張問達捐錢十萬兩銀子資助軍事建設。不久,張問達去世。因巡撫張維樞的請求,減免捐款的一半。張問達家由此破產。

除此之外,南京北京的文武官員們,也沒少捐錢,南京吏部等衙門孫瑋等各捐俸一年助餉、在京尚書以下在外州縣正官以上俱捐俸薪一年、在京各衙門捐俸犒兵銀通共二萬七千九百六十九兩。這些記錄都出自《明熹宗悊皇帝實錄》。

崇禎朝,不論文臣還是武將,對皇帝的信任度都很低。明史裡說朱由檢: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

據統計,崇禎在位十七年裡,撤換內閣大學士50人、六部尚書67人、都察院御史132人,為歷史之最;還統共殺掉7個總督、11個巡撫、7個兵部尚書。凌遲處死薊遼總督袁崇煥;認定孫傳庭是詐死潛逃,不給予贈蔭。

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孟子》中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人心換人心啊!這樣折騰的最終結果就是沒人給他賣命,君臣離心。

1644年春天,當李自成大兵壓境時,崇禎皇帝號召大臣捐錢充作軍餉,大臣裝聾作啞,視如未見,不願意再效忠崇禎。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天下要變天了,但就算王朝更替,換了人做皇帝,也需要他們來幫著維持新朝的穩定。只要把手裡的錢攥緊藏好,等下一位皇帝坐穩了,自己依然能站在朝堂之上。

所以出現了李自成攻破京城,首輔魏藻德跑去宣誓效忠時,李自成問道:“你為什麼不跟皇帝殉死?”魏藻德回覆:“方求效用,那敢死?”他的意思就是,還準備為新朝廷效力,怎麼敢死。

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捐款過程中,外戚們百般抵制

崇禎發出捐款號召後,朝堂的文武貴戚們,開始用各種招數抵制。

崇禎帝關係最近的外戚就是他的幾位老丈人,周皇后的父親周奎、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袁貴妃父親袁祐,崇禎想讓他們三人給帶個頭。因為相比文武大臣,他們外戚的命運與皇帝休慼與共,按理說他們應該極力支援皇帝女婿才對。崇禎雖然對文武大臣刻薄,但對他們外戚來說,可是待遇不錯。

袁佑為人一向是膽小謹慎,凡事不冒頭,田弘遇為人驕縱,周奎則是生性吝嗇,庸碌無為。但不管怎樣,三人在捐款一事上,能夠達到驚人的一致,就是:沒錢!

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先說崇禎的正牌老丈人周奎,他原先是一普通老百姓,天啟六年,他女兒被選為還是信王的朱由檢當王妃,明朝的妃嬪出身都不高,他沾了女兒的光,被授予南城兵馬司副指揮。朱由檢即位,升為都督同知,後又升為右都督,崇禎也把周家舅哥一同升為都督同知。周皇后兒子被立太子後,周奎被封為嘉定伯。靠著身份便利,周奎迅速積攢了巨量財富。

崇禎第一個想到了老丈人周奎,告訴去往周家籌錢的司禮監太監徐高,這次一定讓老岳父拿出五萬到十萬來。崇禎不白要錢,讓徐高帶著聖旨去,加封周奎為嘉定侯。結果徐高吃了個閉門羹,周奎一口咬定自己沒錢,氣的徐高拂袖而起,說道:“老皇親如此鄙吝,大事去矣,廣蓄多產何益?”

周奎沒辦法,扣扣索索地擠出了一萬兩上交。崇禎對這個數字很不滿意,命令再加一萬。周奎這次說什麼也不拿了,跑到宮裡跟女兒周皇后哭窮,無奈的周皇后,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錢,給了他五千兩,沒想到周奎在中間吃了回扣,貪下二千兩,只給崇禎三千兩。

總共捐了一萬三千兩的周奎,害怕崇禎不依不饒,乾脆叫人買了發黴的大米,對外宣稱家中都把錢捐了,生活已經貧困不堪,家裡只能吃黴米度日了。

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再看另一位外戚,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沾女兒的光,擔任遊擊將軍、錦衣衛指揮,封左都督。後來女兒死了,待遇就不如從前了,於是把陳圓圓劫奪入京,有意獻給崇禎而沒能成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重新找靠山,就把陳圓圓獻給了吳三桂。崇禎帝派太監催捐款,好說歹說,才跟周奎一樣,拿出了一萬兩,之後一個子也不掏了。

還有天啟皇帝的張皇后父親太康伯張國紀,也只拿出了一萬兩。

文武大臣有樣學樣,個個藉機逃避

外戚們不肯利索掏錢,那底下的大臣們更是精明。

在京的大臣們班也不上了,紛紛擼起袖子,叫上僕人,湧上京城街頭,開始擺地攤,公開叫賣自己家的東西。有的甚至在自家大門上掛起出售房屋的公告,真是“舍家為國”啊!有的大臣看情形不對,跑路走人了,離開京城,避開這次捐款。

前首輔陳演說自己是清官,沒有銀兩可捐。事實上他二月份辭職時,崇禎還給了他一筆退休金,自己家裡更是藏有鉅富。明史對此人下了四個字的評語:既庸且刻。不僅庸碌,而且刻薄。接替他的內閣首輔魏藻德,捐了500兩,這點錢與其說是助資,還不如說是寒摻崇禎帝呢。

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被文武大臣瞧不起的太監,反而是在這次捐款活動中,拿出了大頭。太監王永祚、王德華、曹化淳幾個老實人各捐五萬兩,太監王之心家中最富,但很吝嗇,沒有多拿,只捐了一萬兩。

京劇《明末遺恨》中,就有關於崇禎發起捐錢的生動演繹。

崇禎對周奎與另一內閣重臣陳演說:“國丈太師呀!你二人各捐上十萬紋銀。”

這兩人回答:“臣等俱是窮官,哪裡捐得許多?”

崇禎說:“你們的景況,孤是曉得的。捐不起也要捐!快來寫上!”

於是周奎唱道:“十萬銀如同是要了老命。”陳演唱:“萬把鋼刀刺心頭淚滿衣襟。”

崇禎帝在一面勸京城發起捐款運動外,還讓每一位大臣,從自己家鄉推薦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最終的結果只有南直隸和浙江各推薦了一人,“餘省未及舉也”,剩下的省份沒搭理他。

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這次捐款運動中,唯一一抹溫暖色彩反而是一位平民捐款者。

北京城內有位60多歲的平民老頭,得知訊息後,來到了戶部,一次性捐出了自己畢生積攢的400兩銀子。崇禎得知後,很是感動,馬上下令給他賞了一個“錦衣千戶”之職。但歷史上沒有留下這個人的名字。他的這個錦衣千戶之職也就當了一天,北京城就被攻破了。

崇禎帝發起捐款活動,達官貴戚花式哭窮,一位平民反而拿出畢生積蓄

最後結局: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由一位太監王繼恩陪著,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一棵歪脖子樹上上吊自殺。死時“以發覆面,白夾藍袍白細褲,一足跣,一足有綾襪”,藍袍上血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那些等著換皇帝繼續享福的達官貴戚們,終被李自成抄走了財富。有相關史料記載,李自成軍共得銀七千多萬兩。

TAG: 周奎崇禎捐款皇帝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