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這位丞相80歲拜相,食人乳活到104歲

公元前176年(漢文帝四年),御史大夫張蒼終於升任丞相。

漢朝這位丞相80歲拜相,食人乳活到104歲

連環畫《通俗前後漢演義》中的漢文帝和張蒼

在西漢,御史大夫又被稱為“副丞相”,是當丞相的必經之路。張蒼是最後一位入相的漢初功臣,時年已80歲。需考慮幾個因素:

首先,有根基:張蒼在秦朝便是高官;

其次,有師承:張蒼是李斯、韓非子的師弟,同拜大儒荀子為師;

其三,資歷深:劉邦起兵不久,張蒼便投靠了他;

其四,文武雙全:張蒼不只是文臣,且有戰功;

其五,忠誠度高:深得劉邦信任,曾被派去“打入敵後”,監視張耳父子;

其六,有政績:漢初許多政策出自張蒼之手。

其七,全能型人才:張蒼是經學、天文歷算專家,曾校正《九章算術》,推動中國古代數學體系形成。

擁有如此豪華的履歷,卻晚年才入相,從知名度看,尚不如自己的學生賈誼,張蒼多少有些憋屈。然而,張蒼奇蹟般地活到104歲(可能更長),相比於劉邦的61歲,呂后的61歲,張良的61歲,蕭何的64歲,陳平的60多歲,周勃的75歲……堪稱笑到最後。

張蒼能長壽,有運氣的成分,也有深得儒學真傳的成分。

在劉邦手下混了個“老資格”

張蒼生於何年,《史記》未載,但肯定在秦滅周之前。即以東周末代君主周赧王退位時(公元前256年)算,張蒼也活了104歲。

司馬遷說:“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歷。”成年後,張蒼拜在荀子門下,他和荀子都是三晉人。戰國時,三晉“以醫言政”風氣濃烈,學者們堅信“上醫醫國”,故師徒二人均通醫道。

張蒼後至秦國任御史,“主柱下方書”,即掌管奏章、檔案、圖書等,以備君主諮詢。此職位又稱“柱下史”,老子(即李耳)在周朝曾任此職。張蒼的師兄韓非、李斯受秦國重視,張蒼可能搭了順風車。但不知為何,張蒼不久又犯了罪,只好逃走。

公元前209年,劉邦起兵,經長達2年的逃亡與積累,終成一方豪強。公元前207年,劉邦遠征南陽,張蒼來投。故張蒼雖非勳舊,但也算“老資格”。

楚漢爭霸時,為分化項羽軍力,劉邦派親信分頭把持各諸侯。張蒼被派到趙國當丞相,“輔佐”趙王張耳、張敖父子近4年。派張蒼去,一是劉邦非常猜忌張耳父子,必須找個信得過的人來監督;二是張耳父子闇弱,需能人相助,任職期間,張蒼曾領兵作戰,堪稱出將入相。

張敖喪失利用價值後,劉邦命韓信滅趙國,張蒼隨韓信參加了赫赫有名的“背水一戰”(即井陘之戰,陘,音如行),徹底消滅了陳餘實力,立下戰功。

劉邦不喜儒生,重用張蒼,因為他的相貌異常,且有吏能。

長得白竟然能免死

先說相貌異常。

張蒼投奔劉邦後,曾“坐罪當斬”,王陵(後任漢朝丞相)見張蒼“身長大,肥白如瓠”,“怪其美士”,便向劉邦求情,饒了張蒼一命。

張蒼膚白、個兒高,屬“奇貌”。

秦漢戶籍中,有膚色一項,在出土文獻中,絕大多數人是黑色、黃色,極少白色。司馬遷說,張蒼的父親身高不足五尺,張蒼卻八尺餘,張蒼的兒子也是大個兒,所以二人都當了侯。張蒼的孫子僅六尺,後因罪被免。

可見,“奇貌”是秦漢時上位的重要條件。劉邦便以左腿有72顆痣而自豪,他未發跡時,呂公善相,稱劉邦有“奇貌”,將女兒呂雉嫁給了他。

王陵能說服劉邦,因二人同鄉,王陵年長且富,劉邦曾以兄視之。

再說吏能。

秦法以吏治國,漢隨秦法,懲於秦法苛酷,致二世而亡,初期傾向於“長者之風”,以嚴刑峻法為基礎,執行時適度放寬。

蕭何、曹參都主張“無為而治,堅守清靜,復返自然”,但不接受儒家式仁政,儒生難得重用。可秦漢戰爭剛結束,蕭何便任張蒼為計相,主持稅收和上計工作(古代地方官員定期報告地方治理狀況,被稱為上計,中央靠此來管理地方),同年被封為北平侯。

漢初將相大多出身布衣,張蒼熟讀秦檔案,且通算學。利用秦檔案,張蒼完善了地方法律、制定出新的賦稅標準、調整了兵役安排。劉邦曾遷關東六國豪強十餘萬口,入關中定居,這是秦始皇用過的手段,應從秦檔案中學來。

然而,張蒼長期未進入權力的核心圈。

這一等就是20年

劉邦統治後期,到呂后篡權8年,張蒼被派到諸侯國當相國,在淮南王手下便待了16年。與西漢開國功臣比,張蒼的戰功太少,只能默默等待。

先是劉邦,死於公元前195年。劉邦在平定黥布叛亂時中流矢,呂后請良醫診治,醫生稱可治,劉邦卻罵道:“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不許施治,但賜醫“金五十斤”。醫在當時屬方技,與祝由術、巫醫並列,會診多是方技醫與巫醫協商,所以許多人不信醫。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30個是巫方。

接著是蕭何,死於公元前193年。在劉邦堅持下,蕭何被認為是西漢開國“第一功臣”,壓倒了將領們支援的“第二功臣”曹參。曹參被長期外派到齊國當相國。為討好劉邦,蕭何大修未央宮,還與呂后合謀冤殺韓信。蕭何心思重,事必躬親,積勞成疾而死。

繼而是曹參,死於公元前190年,史書未記生年,推算應60歲出頭。曹參好飲酒,加速了他的死亡。

然後是張良,死於公元前189年。張良年輕時曾領兵作戰,投靠劉邦後,身體多病,只能“常為畫策臣”。為治病,張良採用春秋時便風行的導引法,即用特殊動作,配合呼吸,加上辟穀術(拒食穀物,因“食谷者智而不壽”),來強身健體。導引法初期似有成效,楚漢戰爭後,張良曾隨劉邦平叛,後因長期辟穀,瘦弱不堪,張良長年無法外出。

最後是呂后,死於公元前180年,她被狂犬傷腋,誤信巫師之言,未進一步治療,4個月後發作而死。

張蒼等了20年,終於等到故人皆凋零。

沒躲過漢文帝下的套

公元前180年,陳平、周勃政變,殺諸呂,迎代王劉恆登基,即漢文帝。

漢文帝對陳、周頗疑懼,入長安當晚,便撤換南北禁軍和宮廷內衛負責人。提拔張蒼為御史大夫,因他雖屬開國功臣,但與陳、周等往來少,且張蒼已76歲,威脅較小。

周勃、灌嬰相繼罷相後,張蒼順位而上,一下當了15年丞相。張蒼主張“清淨不事”,讓急於作為的漢文帝不滿。漢文帝更喜張蒼的弟子賈誼,賈誼性格峻急,主張用儒家哲學徹底改造西漢政治,引起功臣集團不滿,周勃、灌嬰、馮敬等輪番詆譭,漢文帝只好疏遠賈誼。

公元前163年,漢文帝暗中指使公孫臣上書,提出漢朝屬土德,將有黃龍出現,應改正朔服色制度。

當時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周屬火,秦屬水,漢屬土,後者克前者;另一是劉邦起家初,流竄於芒碭山中,此地屬楚,民風尚赤,所以編出斬白蛇的故事,自稱赤帝子。

登基後,劉邦意識到當年臨時編的說法與五德理論不合,改稱秦太短,沒繼承水德,所以漢朝屬水德,皇帝著裝外黑內赤,黑代表水,赤代表赤帝子。

漢文帝變水德為土德,可能是圈套,引誘反對者出擊,並徹底幹掉他們。張蒼本不反對,但按水德, 10月為一年之始,預算、徵稅等皆以此為標準。改土德,則以1月為一年之始,行政上很麻煩。所以張蒼駁回公孫臣的動議,稱不信黃龍會現身。

第二年,“黃龍”果然“現身”,95歲的張蒼被罷相,這標誌著功臣集團從此淡出。可惜賈誼不久在長沙病死,未能施展抱負。

自有一套養生法

張蒼是北平侯,據西漢制度,罷相後需回封地。張蒼在北平(今河北滿城)又住了近10年,比漢文帝還晚死5年。

晚年張蒼牙齒盡落,每天只食人乳,後人誤以為這是長壽秘方。其實,儒家以“仁者壽”為核心,本有一套成熟的養生法。

首先是節慾慎疾。不僅“八不食”,連睡覺也要“寢不屍”“曲肱而枕”,即側身睡,別像屍體那樣躺著。

其二是重視體育鍛煉。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釣魚、打獵不為收穫,只為健身。

其三是注意心理健康,提出“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注意陶冶性情。

其四是終身學習。保持頭腦活躍,又契合“養生之道,常欲小勞”。

儒家也認為“靜”能養生,創造了獨特的打坐方法,代代傳承。孔子活到73歲,孟子活到84歲,荀子活到75歲,李斯橫死時,也已76歲。張蒼作為儒家弟子,自然學過這些方法。

在“誠心敬意”上,張蒼下過一番功夫。為感謝王陵救命之恩,張蒼一生父事之。張蒼在官場幾經沉浮,始終保持內心的平和、開朗,體現了儒家“養德、養生無二術”的觀念。

此外,孔子提出的“八不食”中,有“不得其醬不食”,即專菜配專醬,否則不吃,減少了鹽的攝入量。

張蒼可能有長壽基因,他的兒子也很長壽,但據現代科學研究,長壽基因只能起17%的作用,生活方式佔60%。看來,張蒼創業的本事不如蕭何等人,長壽的本事卻大大勝出。

TAG: 張蒼劉邦漢文帝蕭何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