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主父偃畫像

叔本華說:“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夠滿足就會痛苦,滿足了就會無聊。人生,就像是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所以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得不到,卻沉溺於其中。沉溺於權利並不斷追求權利,正是主父偃一生的真實寫照,我們接下來詳細介紹一下主父偃的一生。

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縱橫家蘇秦和張儀

開始

主父偃,出生於齊國臨淄,從幼年開始學習縱橫家的學說,

希望能夠恢復縱橫家的光輝

,但是時代不同了,戰國的時代終究是逝去了,沒有了諸侯國之間的相互兼併,現在的漢朝需要的是穩定,縱橫家的學說有些不合時宜。主父偃也明白這個殘酷的現實,於是改學易、春秋、百家言,以希冀能夠在時代的都自己需要的權利。

學成之後,開始在齊魯大地遊歷,齊魯大地的儒生並沒有接受這個半道而來的縱橫門徒,不斷的排擠他,更不會讓他有什麼好的待遇

(齊諸儒生相與排擠,不容於齊)。

既然齊國容不下自己,那麼自己便離開吧,主父偃如是想。

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李斯: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

向北方遊歷燕國、趙國、中山等地,然而得到的卻是和齊國一樣的待遇,史書記載:“

皆莫能厚遇,為客甚困。”

李斯曾言:“

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

。”主父偃大概會有同樣的感嘆吧。於是向西入關中,不是自己一身所學埋沒於世。

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崛起

主父偃到了關中之後,剛開始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多次把他介紹給皇帝,皇帝也沒有召見。長安居,大不易,在長安待久了,資用已經不足了,而諸公賓客多厭之,可謂是山窮水盡的地步。於是上書闕下,上書表達自己對於國家大事尤其是對匈奴的看法。皇帝看到之後,就召見了他,說:“

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

。”你們都在哪裡呀?為什麼見的這麼晚。便拜主父偃為郎中。前面多次被引薦而不見,現在又說相見之晚,天子之虛偽可見。所以說

天下之交在於利,有利則交,無利則退。

不久又被升為中大夫,一年之中升遷四次,可謂崛起矣。

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漢武帝

衰亡

自從主父偃升職為中大夫之後,又給漢武帝上書推恩策,在尊立衛子夫為皇后,查詢燕王劉定國不法之事上都有功勞,朝中的大臣都害怕他的口舌,經常給他賄賂(大臣皆畏其口,賂移累千金)。有的人對他說太橫了。主父偃回答說:

“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曰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主父偃明白自己的現狀,

其禍不遠矣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主父偃可謂明矣。

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公孫弘

主父偃年輕的時候曾經遊歷過趙國,等到他發達之後,趙王害怕他報復,所以就想要上書給皇帝說主父偃的壞話,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等到主父偃去做齊國相的時候,立刻告主父偃收受諸侯王的賄賂,剛好趕上齊王自殺,皇帝立即將主父偃下獄。公孫弘上書說主父偃是首惡,不殺不足以謝天下(

主父偃本首惡,陛下不殺主父偃,無以謝天下

),主父偃便被族滅了,

帝王之心竟狠若斯

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影視中的主父偃

主父偃富貴的時候,門下賓客幾千人,等到他死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收屍的人,真的是悲哀。司馬遷寫道:“

主父偃當路,諸公皆譽之;及名敗身誅,士爭言其惡

。”所以說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

主父偃的血淚:人的交往難道不是因為利益嗎?

莊子

縱觀主父偃的一生,其有自知之明,知道

與人交往不過因利而已,但是卻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就如同今天我們依然追求富貴,鄙視貧賤,明知道因利而已,卻一往無前。莊子曰:

“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

,”主父偃的一生正是這樣的寫照,

後世君子,不可不慎。

TAG: 主父縱橫家上書齊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