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信書,不如無書”原意到底指什麼?

全文共

3895

字 | 閱讀需

5

分鐘

活學活用的亞聖,並不是一個死讀書、讀死書的老學究。

有沒有那麼一個時刻,你和對方就一個話題進行激烈的爭論,正當你引經據典馬上使對方無法還言時,對方突然說出一句“盡信書,不如無書”,把你引經據典的合理性連根拔起。

那麼,“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具體語境是什麼,它的原意是告誡我們讀書時需要保持懷疑精神嗎?

1

“盡信書,不如無書”出自何處?

這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下》,如果加上標點符號,它的意思可能會更加容易理解,即“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盡信書,不如無書”原意到底指什麼?

可見,孟子所指的“書”,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普遍文字,而是特指《書》,也就是《尚書》。

這句話大意是說,“完全相信《尚書》,還不如沒有《尚書》。比如我看《武成》一文,對其的內容,只取信二三策罷了。仁者在天下是無敵的,仁慈像周武王那樣的人,去討伐最不仁慈的商紂王,怎麼會造成血流漂杵呢?”

嚴格來說,孟子時代還應該稱其為《書》,而非《尚書》。《莊子·天運》篇中假借孔子之口說:“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此時仍然是《書》,而非《尚書》。

那麼《書》如何變成了《尚書》呢?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尚書》是西漢早期伏生為《書》取的新名字。秦始皇焚書坑儒,所焚之書殃及《(尚)書》。因此在秦及漢初時期,《尚書》一度失傳。直到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頒佈《除挾書律》。此後,民間藏匿或據經師記誦、筆錄的《尚書》才陸續出現。最先重新傳授《尚書》的是濟南伏生,據《史記》記載: “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晁錯用當時的文字將伏生口授的《尚書》記錄下來,這就是後世所謂的“今文《尚書》”。因為當時伏生的年齡比較大,口齒不清,再加上口音嚴重(晁錯是河南禹州人,伏生是山東濱州人),晁錯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內容無法理解,只能夠意會。因為是“上古之書”,所以伏生將其改名為《尚書》。

今文《尚書》形成之後民間發現的另一種重要的《尚書》文字,是孔子舊宅藏本,即“古文《尚書》”。所謂古文是指它是用早於小篆的先秦和六國所用的大篆或籀文等字型寫成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原意到底指什麼?

遺憾的是,西晉八王之亂致使“京華蕩覆,渠閣文籍,靡有孑遺”,今、古文《尚書》都散亡了,連石經也遭到了破壞。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是《今文尚書》與《偽古文尚書》的合編。目前學術界已公認它是一部偽書。

簡單介紹了《尚書》,我們再來說一說孟子所說的《尚書》中的《武成》篇。《武成》共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出在《偽古文尚書》。另一個版本出自《漢書·律曆志》,完整版即《逸周書·世俘》。其中的“血流漂杵”一句在偽古文中出現,“罔有敵於我師,前途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孟子當時就是針對這句話進行了批判。

孟子的邏輯是仁者天下沒有對手,以周武王這樣的至仁討伐商紂王這樣的至不仁,應當是兵不血刃的,怎麼會流血漂杵呢?所以,完全相信《尚書》,還不如沒有《尚書》。簡言之,孟子不相信武王伐紂造成了流血漂杵的慘劇。按孟子所想,武王伐紂應當是兵不血刃的。

2

武王伐紂到底是“流血漂杵”還是“兵不血刃”?

“流血漂杵”可能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當然也不一定,中外史書中關於戰爭或屠殺致使血沒腳踝的慘劇比比皆是,楚漢相爭時也有“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的恐怖場面。我們這裡將“流血漂杵”理解為形容戰爭慘烈的一種形容。那麼,武王伐紂究竟是《武成》中形容的“流血漂杵”,還是孟子所想的“兵不血刃”呢?

我們先來大體介紹一下武王伐紂的整體情況。武王之所以能夠在牧野之戰中一戰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季歷和周文王打下的良好基礎。特別是周文王在取得商紂王信任的情況下,攻克多個諸侯國以及部族,如西方的犬戎及密須,東邊的耆國(在今山西長治西南),邘(在今河南沁陽),崇國(河南登封市嵩山附近),為伐紂掃清了周邊障礙。特別是攻克崇國以後,文王遷都於豐都(今陝西省西安市戶縣灃河西岸),距離商都僅一步之遙。

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在呂尚(即姜尚)、周公、召公等人的輔佐下,率領兵車三百,虎賁軍三千,甲士四萬五千人奇襲商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在牧野(今新鄉市北部地區)大破商紂大軍。牧野之戰勝利後,武王揮師南下,相繼攻克了效忠殷商的南方軍事力量。

“盡信書,不如無書”原意到底指什麼?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武王伐紂的過程應當是相當慘烈的戰爭場面,而非孟子期待的兵不血刃。

證據一:周武王充滿殺氣的戰前動員

《尚書》中有一篇名曰《牧誓》,就是武王伐紂的戰前動員。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於商郊。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爾所弗勖,其於爾躬有戮。”大意是說,“希望你們個個威武雄壯,如虎如貔、如熊如羆,前進吧,向商都的郊外。在戰鬥中,不要攻擊制服從敵方奔來投降的人,要用他們為我們自己服役。奮勇前進啊,將士們!你們如果不奮力向前,你們自身就會被殺。”從這個充滿鬥志和殺氣的戰前動員中我們能夠看出,當時的周武王要求戰士們奮力殺敵、勇往直前。因為你如果不殺死敵人,敵人就會殺死你。由此可見,周武王一方並非是想透過仁義教化的感召贏得戰爭的勝利。

證據二:商紂王身邊有一批效忠他的勇武之士

商紂王身邊並非都是隻知道阿諛獻媚的無能大臣。《墨子·明鬼下》中記載: “昔者殷王封貴為夭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費中、惡來、祟侯虎。”可見,上述三人皆以“勇力”而聞名。雖然戰爭的結果是殷紂王身邊的百餘名心腹戰敗被俘(包括費中、惡來、祟侯虎),但可以想見,在被俘之前這些“勇力之人”應當與西周的將士進行了殊死的拼殺。因此,牧野之戰交鋒流血是不可避免的。

證據三:古籍中對於戰爭的側面描述

實際上,很多古籍都對武王伐紂的戰爭場面和結果進行了側面描寫。例如《逸周書·克殷》中記載:“武王使尚父與伯 (百) 夫致師。王既誓,以虎賁戎車馳商師,商師大敗。”“大敗”一詞可以推測當時戰爭的場面比較宏大。《尚書大傳》還有對商紂王軍隊的描寫,“武王與紂戰於牧之野,紂之卒輻分,紂之車瓦裂,紂之甲魚鱗。”《太平御覽》中更是有“牧野之戰鬼哭”的說法,可以想見戰爭中犧牲的軍士數量之多。

“盡信書,不如無書”原意到底指什麼?

證據四:後人的考證

顧頡剛透過繁密的考證,不僅證明“血之流杵”的記載是真實的,還詳細統計出伐紂過程中所殺人數、征伐國數以及俘虜、兵車、獵物、犧牲、器物的詳細數目。他說:“武王克殷時大量殺戮殷方的人民,掠奪殷國的財富,以及祭祀上帝和祖先時的極度鋪張和殘酷,都明明白白地放在我們的面前。”

3

孟子為何不相信武王伐紂造成了“血流漂杵”呢?

從上面的的各項證據中我們能夠得出結論,武王伐紂的過程應當是相當激烈的。那麼,孟子為何不實事求是,而是反問 “仁者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呢?

實際上,孟子的這種說法與儒家的政治主張密切相關。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不斷下降,諸侯們的實力卻日益強大,各國之間攻伐不斷。孟子對當時的政治形勢提出的明確主張是君主要實行仁政,用孟子的話說就是 “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儒家追尊周武王為聖人,所以作為儒家的重要代表,孟子自然會主張“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流漂杵”之論。實際上,到了荀子上面的說法又進一步演繹成為“武王伐紂,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兵不血刃”。孟子和荀子的言論甚至對史學家也產生了影響,自司馬遷之後,歷代書家多沿用這種說法。

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是其“仁政”思想的價值核心所在。因此,孟子對於典籍的態度就變成了符合仁政思想的取之,不符的舍之。孟子對於《尚書》的態度就是“取二三策而已矣”,準確來說就是取支援孟子政治觀點的二三策而已矣。“血流漂杵”顯然是與孟子仁政思想不相符的,因此孟子不顧歷史事實,將其捨棄。

有舍就有取。孟子在與齊宣王的對話中就曾引用《(尚)書》中的原句作為自己觀點的證據支援,“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徵,自葛始。’……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徯我後,後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徵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由此我們能夠得出更加明確的結論,孟子是從自己的政治觀點出發看待歷史事實與歷史典籍的,合則“取之”,不合則“棄之”。

4

古今人士對孟子的說法產生過質疑嗎?

實際上,古往今來多位學者對孟子的“兵不血刃”說提出質疑。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就曾說:“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戰,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與漢、秦一實也……漢誅王莽,兵頓昆陽,死萬數,軍至漸臺,血流沒趾。而獨謂周取天下,兵不血刃,非其實也。”王充以秦漢和兩漢交替之際,對牧野之戰作了橫向比較,認為兵不血刃不足為信。

梁啟超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也說: “如《孟子》因《武成》血流漂杵之文,乃嘆盡信《書》不如無《書》,謂以至仁伐至不仁,不應如此……其實孟子理想中的仁義之師,本為歷史上不能發生之事實,而《逸周書》敘周武王殘暴之狀, 或反為真相。吾儕所以信《逸周書》之不偽,乃正以此也。”

“盡信書,不如無書”原意到底指什麼?

梁啟超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信與不信,關鍵在於是否“合意”。這樣看來,活學活用的亞聖,並不是一個死讀書、讀死書的老學究。

此句的原意是孟子為了支援、弘揚自己“仁政”的政治思想,對歷史典籍進行的選擇性相信。後來,卻成為我們讀書時需要保持懷疑精神的提醒,給那些死讀書者、讀死書者敲響了警鐘。

參考文獻

楊寬,《西周史》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

顧頡剛,《逸周書 · 世俘篇》校注寫定與評論

蘇東鵬,關於牧野大戰與《尚書》二三事之探討

張玉春,武王伐封 “兵不血刃 ” 說質疑

胡治洪,《尚書》真偽問題之由來與重辨

張荷群,朱熹對孟子 “不尊周室”的辯護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TAG: 孟子尚書武王伐紂兵不血刃血流漂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