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對自己使用綠營平定叛亂十分自得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乃是出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口。金朝崛起後,十年滅遼,兩年滅北宋,七百多年後女真改名滿洲後又借力打力接盤了明朝。然而,到了康熙年間,情況卻有了變化,我來簡單聊一聊。

三藩叛起的時候,康熙帝仍以八旗軍為主力,部署討吳陣容,各路統帥皆命以諸王、貝勒。聲稱“所以遣王等者,非謂諸將才能不足。念諸王、貝勒皆朕懿親,指揮調遣無可牽制,守禦征剿足增威重。”

然而八旗軍已今非昔比,入關後優裕的生活環境使之喪失了創業時英勇善戰、所向披靡的銳氣,新一代王公沒有臨戰經驗,老一輩軍功勳舊諸王又多已故去或不能再執干戈。

清聖祖對自己使用綠營平定叛亂十分自得

愛新覺羅·玄燁

戰爭一開始,八旗兵的弱點便暴露出來,突出表現為怯戰並進軍遲緩。如清軍始抵荊州,便遲滯不前,以致常德、澧州相繼失守。未能實現清聖祖“進遏常德”的作戰計劃。

順承郡王勒爾錦身為荊州統帥,卻鼠輩無能,大軍初至,先說馬未肥,又說天熱多雨難行,按兵不動。康熙手諭順承郡王不止一次,授以機宜,又兩遣侍衛去前線傳達,但未見回奏。清聖祖很是不滿,責之曰:“若何進戰,一在於王,今所在蠢動,豈不可虞?大將軍出征,進止排程,必待中旨,於古未聞。”

失望之中,清聖祖始以八旗軍難以負起平叛重任為憂,遂開始重用和信任綠營官兵,實行滿漢聯合作戰,終於取得戰爭的勝利。全域性形勢好轉後,以張勇等綠營將領“紓朕西顧之憂,功尤懋著”,頒旨嘉獎,晉張勇為一等侯、襲十次;王進寶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襲八次,授奮威將軍,兼管平涼等處提督事務,孫思克為一等阿達哈哈番、涼州提督。

康熙皇帝對自己倚重綠營兵穩定三邊局勢頗為自得,他在後來給張勇的上諭中說:“自古漢人逆亂,亦唯以漢兵剿平,彼時豈有滿兵助戰哉?”言外之意,以“漢人平漢人逆亂”,是康熙皇帝用兵的高明之處,法國人耶穌會士白晉也稱讚說,康熙帝以“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彌補了他力量的不足”。

TAG: 清聖祖八旗綠營一等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