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經歷過元末農民戰爭,擊敗眾多競爭對手,驅逐蒙元而建立的大明王朝。在建國之初就與歷史上眾多封建王朝一樣,在太祖朱元璋以及成祖朱棣坐穩江山後,開始進入休養生息階段。其後更是在明仁宗與明宣宗時期,將大明的國力推上了頂峰,此時的大明,西北控大漠,西南收雲貴,東北至外興安嶺,東南興工貿,周邊屬國,連年朝貢,其影響力冠絕東亞,史稱——仁宣之治。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但正是這個看似光鮮無比的仁宣之治,為明朝的衰落埋下了深深的隱患。今天,今古就為大家來好好說說,為什麼看似無比繁榮的仁宣之治會成為明朝衰落的真正根源。

首先,重用宦官,為宦官擅權埋下隱患

在中國歷史上,宦官為禍最為嚴重的朝代當屬東漢、唐朝和明朝這三個朝代。而明朝在建國之初,原本太祖朱元璋為杜絕宦官干政,曾特意立“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鐵牌,成祖朱棣雖然任用了一部分宦官,但是對宦官還是採取著謹慎的使用原則。但這種情況到了宣宗時期,則開始出現變化。

宣宗繼位後,由於重用“三楊”等文臣輔政,促進了明朝內閣制的出現。但是隨著內閣制度的出現,明朝文官集團勢力得到極大提升,為了更好的平衡各方勢力,維護皇權,明宣宗開始大力扶持宦官勢力。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賦予宦官讀書權

要扶持宦官勢力,使之成為皇帝的得力助手,就必須提高宦官團隊的整體素質。為此,明宣宗特意在宮廷內建立專門的宦官教育機構“內書堂”,用以培訓宦官讀書識字,這明顯與朱元璋規定宦官不得讀書識字的祖制相違背。

“宣宗始立內書堂,教習內官監也……至是開書堂於內府,改刑部主事劉祤為翰林修撰,專授小內使書,選內使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讀書其中。其後大學士陳山亦專是職,遂定翰林官四人教習以為常。”

賦予宦官批紅權

由於明宣宗建立了內閣,這變相的增強了文官集團的勢力,為保證內閣

勢力的平衡

,維護皇權。那麼已經識字讀書的宦官們無疑成為了皇帝最親近也是最為放心的選擇。

為此,宣宗特意規定了內閣與宦官為代表的司禮監共同輔政的執政體制,具體運作流程是由內閣對國家相關政務進行奏議,並提出適當的意見,這被稱為“票擬”,其後由皇帝進行最終的決策,被稱為“批紅”。

司禮監原本只作為檔案傳遞整理的工作,但是隨著有知識的宦官逐漸增加,宣宗為減輕自己的處理政務壓力,逐漸將批紅權下放給司禮監,使得明朝相關事務的處理,逐漸形成了“內閣之票擬,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的內外臣平衡局面,極大的提升了宦官在中央的權力地位,但也為

宦官專權埋下了隱患。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宦官充斥明朝各處機要

除了在中央決策層中開始大量使用宦官以外,宣宗還在出使、專征、監軍、分鎮、情報等方面沿襲了成祖朱棣委派宦官擔任這些重要職務的行為,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期間他在全國十三個布政司都設有鎮守中官,即我們俗稱的鎮守太監坐鎮,嚴重干預地方軍政事務。同時大批宦官被皇帝安排到了蘇州等富庶之地進行宮廷採買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地的正常經濟秩序。

透過這一系列的

培養及安排

,為明朝皇帝建立了一群只忠於皇帝的宦官團隊,這雖然提升了皇權的統治地位。但由於這些宦官只聽命於皇帝,且只有皇帝有權裁決,便使得部分掌握權力的宦官,為貪慾所掌控,背靠皇權,擅權亂政,出現了諸如劉瑾、魏忠賢等迫害為禍一時的宦官,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明末黨爭的出現,並進而推動了明朝的衰落。

其次,奴兒干都司內遷,放任蒙古與女真勢力的壯大

眾所周知,奴兒干都司自明太祖時期就是以奴兒干衛的形式在東北地區,行使著明朝的統治權力。其後由其子成祖朱棣將其升格為奴兒干都司,加強了明朝對東北地區的直接管理,並以此形成對蒙古勢力的半包圍攻擊態勢,在政治及軍事意義上具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保守收縮的被動防禦政策,放任蒙古勢力統一做大

但自明成祖朱棣死後,仁宗與宣宗開始選擇放棄明朝對蒙古勢力主動進攻的戰略,轉而開始進行保守收縮的被動防禦政策,這使得在明朝初年對蒙古勢力具有極佳戰略意義的東北奴兒干都司地區逐漸成為明朝統治者心中的雞肋,為此最終選擇將原本位於黑龍劍流域的奴兒干都司內遷至遼寧開原,給了蒙元殘餘勢力以喘息的機會,為瓦剌統一蒙古創造了不可多得的外部有利環境,最終也為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原本在明朝建立初期,受到朱元璋和朱棣的持續打擊,蒙古各部落勢力大多撤往漠北,但自宣宗放棄奴兒干都司的同時,也將長城以北地區原有的漠南草原給予了放棄,這使得諸如河套地區及內蒙古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狀態,而由於奴兒干都司的內遷,蒙古諸部在東部側翼的明朝軍事壓力瞬間變得蕩然無存,這使得漠北蒙古諸部開始放心大膽的向南遷移,期間透過兀良哈三衛南遷、北虜入套、左翼蒙古南遷這三個階段之後,在嘉靖末年最終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進而改變了明朝中後期西北邊疆的原有格局。

也正是奴兒干都司的內遷,使得瓦剌逐漸崛起,促使蒙古形成了統一的局面,並得以再次南下襲擾明朝北部邊疆。牽扯並消耗了明朝大量的軍事實力與人員物資。

放棄直接管理女真各部,使之勢力逐漸膨脹

與此同時,奴兒干都司的內遷,也使得明朝對整個東北地區的控制力大幅度下降,最終促使了後金滿族勢力的崛起。

由於外興安嶺地區在明初,屬於奴兒干都司的直接管理之下,女真各部落類似於明朝下屬的村落管理,不具有較高的軍事自主權力。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但是,在將奴兒干都司內遷至遼寧開原之後。明朝對這一地區的管理由原先的直接管理轉變為間接管理,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大多被轉變為衛所進行委任統治管理。

這就使得原本擅長漁獵的女真各部落,開始向軍事化部落轉變,就好比原來各女真部落的青壯原本直接被徵募打散進入明軍中服役,而此後女真各部落直接就可以自成一軍,這樣就使得各部落軍事力量開始膨脹,進而開始發展出部落兼併戰爭,最終於明末崛起反叛大明,成為拖垮明王朝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之一。

第三,放棄交趾,大明痛失南洋橋頭堡與交趾糧倉

交趾即今天的越南北部地區,古稱安南,原本在明成祖朱棣年間,安南內部發生叛亂,朱棣順應安南陳天平王子的請求派軍平叛,但在平叛大軍到達時,王子被叛軍刺殺,朱棣才決定平滅叛軍,順道將安南收歸大明。

安南在成為大明一部分之後,被明成祖朱棣設立為交趾布政使司。期間,雖然有過叛亂,但是隻要明朝大軍出動,基本都能解決。透過二十年的建設,交趾早已歸化成為大明的一部分,現在越南現存的中華文化傳承,大多為這個時期所產生。

但是,在宣德二年。交趾再次叛亂,其叛亂首領黎利謊稱原交趾陳氏王族有後,要求重新恢復交趾獨立,宣宗明知對方所述不實,但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依舊選擇了放棄交趾,自交趾撤離軍民官吏,廢除交趾布政使司。使交趾叛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復立交趾國。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而後叛軍更是於次年,稱交趾陳氏王族後人已死,請封黎利為交趾王,這件事情無疑打臉宣宗,為此宣宗沒有批准這場冊封,但也沒有發動大軍奪回交趾,直到明英宗時期,英宗迫於交趾獨立已成定局,最終冊封黎利之子黎麟為安南國王。

放棄交趾,不僅僅讓成祖時期,大明二十年建設交趾的心血付諸東流,同時也使得明朝喪失了進軍南洋的橋頭堡以及糧食農產品基地。對南洋地區的政治影響力也降到了低點,其後明朝在南洋中南半島毗鄰交趾國的西南土司相繼叛亂丟失,外藩也自此大多不來朝貢。

繼失去東北、蒙古之後,再次失去南洋,使得明朝在之後面對小冰河時期所帶來的天災人禍時,失去了足夠的轉圜空間,並最終在內憂外患之中消亡。

第四,停止下西洋,明朝大洋擴張之路自此斷絕

鄭和下西洋,本就是明朝初期對外探索發展,具有極為重要意義的里程碑事件。憑藉著明成祖的支援,鄭和在西方地理大發現以前,就組織起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船隻和船員最多、航行時間最長的遠洋航行。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期間,明朝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得到了極大提高。不僅造出了可承載千人的寶船,還在天文航海以及地文航海等方面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航海技術,正是基於此,鄭和船隊衝破重重大洋的阻隔,最遠甚至航行到了非洲。

而他們為此還在東南亞建立了舊港宣慰司以及麻剌伽(即今日的馬六甲)等補給站。可以說,如果明朝的遠洋航海行動繼續開展下去,必然帶動整個明朝的航海事業的發展,而遠早於西方開展地理大發現的明朝,必然將航海事業走的更遠、走的更好,並極有可能在半個世紀後,在與西方地理大發現產生接觸的過程中,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然而,當明成祖朱棣去世以後。宣德五年,宣宗皇帝最後一次命令鄭和出師海外。這不僅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也是明朝最後一次西洋遠航。自此以後,明朝再也沒有組織過一次大規模船隊遠洋航行活動,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也自此停滯不前。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之後的明朝文官集團出於維護自身利益考慮,以重開海禁通西洋耗資靡費、勞民傷財為由,阻止明朝重開海禁,全方位開放對外貿易活動。期間,更是在成化年間,由車駕郎中劉大夏一把火將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資料付之一炬。而他們所代表的東南沿海地主階級則大肆開展著對外壟斷貿易,攫取著鉅額的利潤。並不斷阻止明朝提高商稅,導致明朝仕富而國窮的可笑局面。

結語

仁宣之治,看似光鮮。但這是明朝在採取了一系列被動保守防禦策略的情況下,得到的一種表面繁榮,初看起來,好似這些做法使國家減少了外部矛盾和軍事風險,社會矛盾得到了緩和,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但是由於明朝選擇了放棄長城以北蒙古及奴兒干都司等地區,使得蒙古及女真勢力得以做大,原本希望減少在這些地區的軍事投入,結果反倒培植起了更加強大且統一的蒙古和女真勢力,使明朝中後期反而投入了更多的財力、物力到這些地區,並最終拖垮了明朝的財政。

看似光鮮的仁宣之治,緣何成為明朝衰落的根源所在

而重用宦官的選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皇權與文官集團之間的勢力平衡,使得皇權在明朝得到了極大膨脹,但缺乏完善的監督體制使得這一勢力群體,在明朝中後期頻頻出現干政擅權的情況出現,並進而激化了與文官集團之間的爭鬥,為明末的政治亂局、黨爭不斷埋下了伏筆。而停止下西洋的行為,更是將明朝對外開放的格局轉變為保守閉塞的環境之中,成為了一個固步自封的落後國度,斷絕了明朝走向世界的腳步。

透過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到,看似繁榮的

“仁宣之治”

,其繁榮的根本原因,不過是放棄了先輩的擴張事業,減少了部分國家開支。在當時看來或許是節省國家財力的好辦法,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卻是

“雖盡東海猶有邊”

,為了避免邊疆叛亂,而在明朝全盛時期選擇放棄邊疆的行為,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與放任宦官勢力的發展形成黨爭,斷絕對外發現的航海事業一樣,為明朝種下了滅亡的隱患。

參考文獻:

《明史》

《明史紀事本末》

《明實錄》

《明通鑑》

TAG: 明朝宦官交趾奴兒干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