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傑各自的下場是什麼?為何只有張良得到善終?

幾乎每個王朝在剛剛建立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相當不錯的班底,比如:秦朝有王翦、王賁、李信、李斯、蒙恬等人才;三國時期的蜀國有諸葛亮、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等人才;而唐朝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才。

但筆者我私人認為,最強的人才班底,應該屬於漢朝劉邦麾下三傑,不為別的,就是覺得這三個人實在是太牛逼了,在各自的領域內都能夠達到第一檔次,又能夠彼此相輔相成,缺少任何一個,劉邦都終將難以戰勝項羽。

首先,先來說說兵傑韓信這個人。韓信這個人,我大膽猜想現代人們對其瞭解,主要是來自於五個典故,一是胯下之辱,二是多多益善,三是暗渡陳倉,四是背水一戰,五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胯下之辱,表明了韓信早年的窮困以及其心中的遠大理想;多多益善,則表明韓信是帥才,而非將才,他不是那種像項羽那般個人武力值拉滿的強悍武將,而是一個能夠統帥數十萬大軍,進行戰略大作戰的帥才;暗度陳倉和背水之戰,則充分展現出了他高超的領軍水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則大致展示了韓信的個人歷程和最終結局。

我們都知道,韓信早年十分窮困,時常得厚著臉皮跑到別人家裡去蹭飯,但與此同時他一個年輕小夥子長得年輕力壯的,既不下田耕種,也不從商,整日就知道揹著把劍在街上瞎流浪,很多讀者可能不太能理解,為什麼韓信明明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卻非要去蹭飯呢?

漢初三傑各自的下場是什麼?為何只有張良得到善終?

在我個人的理解裡,這其中的道理是十分淺顯的,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機會是難逢的,無論你是種地和從商,都會佔掉你大部分時間,與旦時間沒有了,很多機會就在你身旁流失掉。從韓信時常揹著一把劍,這一點就能夠看出來,他的志向,絕對不是種田和從商,而是當將軍,當一名能夠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

韓信不肯種田和從商,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多的機會去等待那個能夠發現他才華伯樂。韓信曾經在項羽的麾下幹了兩年,但最高也只是做到了一名貼身護衛,但乾脆轉而投奔了劉邦。但即便是在漢王劉邦的麾下,也只是做一些小官而已,心灰意冷的他,也準備離劉邦而去。好在蕭何出現,他一眼看中了韓信必定是一個非凡的人,便連夜孤身騎馬把他追了回來。可以這麼說,蕭何就是他韓信的伯樂,沒有他蕭何在劉邦面前力薦,也就沒有他韓信大將軍日後的暗渡陳倉和背水一戰。而後來韓信之所以會死,也是死與蕭何的計謀,這也便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典故的來源。

漢初三傑各自的下場是什麼?為何只有張良得到善終?

至於蕭何這個人物可以說他是一個精明的人,也可以說他是一個有識人之明的人,不僅兵傑韓信是他帶來,早在劉邦還是個草根的時候,便看中他的器宇非凡,便屢次主動對他施以援助。在劉邦的幾次戰役,不乏被打得丟盔卸甲,幸虧每次蕭何都能夠徵發到一定量的關中兵,去補充到前線去,如果這個時候他選擇背叛的話,劉邦可以說基本上是毫無翻盤的可能。但蕭何並沒有這麼做,他一眼看中了劉邦是做真龍天子的料,便死死地追隨著。

在後勤方面,蕭何何謂是做得無可挑剔,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項羽的後勤,用亂成一團麻來形容也不會過。正是因為雙方在後勤方面的差距是如此的大,以至於項羽在和劉邦對抗的過程中,項羽的兵是越打越少,劉邦的兵是越打越多。最終逼得項羽於烏江自刎,結束了這場戰爭。

漢初三傑各自的下場是什麼?為何只有張良得到善終?

楚漢戰爭過後,劉邦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定蕭何為首功,食邑最多,准許他穿鞋帶劍上殿,列眾卿之首。蕭何在當丞相期間,諸多為百姓著想,贏得百姓的諸多稱讚。但漸漸地惹得漢高祖劉邦不高興了,時刻都在擔心著蕭何會不會造反。

為了打消疑慮,蕭何不惜自汙名節,但即便做到這份地步,也還曾經被劉邦下獄,雖然旋即過後便被放了出後,但此後整日都在惶恐中度過,直到去世。

而張良這人他身為韓國貴族的後代,其家族中有好幾代人都在韓國擔任國相,只不過等他這一代人的時候,韓國已經亡國了。身為落魄貴族的張良,便把所有的一切都歸咎於秦國,因此反秦和復國也就成為了他人生中的兩大目標。

漢初三傑各自的下場是什麼?為何只有張良得到善終?

早期,張良最為出名的一件事莫過於在古博浪沙刺殺秦始皇,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也使得他的名氣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後來,在投奔劉邦後不久,便跑到復國後的韓國去但丞相去了。在此期間,韓國每每打下一座城池,旋即過後便又要被秦兵奪了回去,因此基本上是毫無收貨可言。

後來,項羽、劉邦分兵伐秦,劉邦率軍一路西進,不久後便與韓王和張良會面。劉邦讓韓王自己留守在陽翟,而自己待著張良繼續西進。在張良多次計謀的幫助下,劉邦成功打入咸陽。縱觀張良這一生所有的計謀 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下邑奇謀了。

漢初三傑各自的下場是什麼?為何只有張良得到善終?

那個時候,劉邦剛剛經歷了彭城之戰的慘敗,十分的心灰意冷,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張良站了出來,向劉邦建議道:“英布、彭越這兩人與項羽頗有嫌隙,你可以想辦法把他們拉攏過來,而韓信這人領兵能力很強,可以放心地將軍隊交給他。”後來的整個歷程走向,基本上就跟張良所預先想的一樣。

後來,劉邦統一天下後,深知敵國破、謀臣王道理的張良,生怕自己會落得和淮陰侯韓信、英布、彭越等人的下場,在封功行賞的時候,張良以自己復國和反秦兩大心願已了多次辭封,最終只得到了一個虛名的留侯。

TAG: 劉邦韓信張良項羽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