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為何有七位霸主入選?到底以哪個名單為準?

“春秋”時代得名於魯國史官所著的編年體史書《春秋》,具體而言,它指的就是從周平王東遷到三家分晉這段歷史時期。因為周天子權威的日漸削弱,諸侯們在這時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霸,而亂世當中,先後有數位國君成為當時的霸主,他們被合稱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為何有七位霸主入選?到底以哪個名單為準?

奇怪的是,按理說既然叫做五霸,就應該是五個人才對,可根據不同的說法,春秋五霸的人選共有七位,這就很讓人疑惑了。實際上,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史記索隱》和《荀子》兩部文獻當中對於春秋五霸的解釋有所不同。那麼,兩本書的作者是基於怎樣的考慮才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兩本書中分別有著怎樣的主張。《史記索隱》由唐代史學家,有著“小司馬”之稱的司馬貞所著,是對《史記》進行的補充和註解。在此書當中,司馬貞認為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而在《荀子》一書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才是春秋五霸的正確人選。

春秋五霸,為何有七位霸主入選?到底以哪個名單為準?

透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儘管兩種說法存在差異,但都承認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的歷史地位,可見他們三人的入選是毫無爭議的。誠然,齊桓公九合諸侯、得到周天子的賞賜,是公認的“春秋首霸”;晉文公平定周王室動亂,在踐土與齊、魯、宋等國家會盟,也被承認了霸主地位。至於楚莊王,他在位期間曾大勝上一任霸主晉國,還留下了“問鼎中原”的著名典故,能夠入選五霸也是順理成章的。

既然兩種說法都對齊桓公、晉文公和楚莊王的入選並無異議,那麼顯然剩下的四個人選就是兩種說法的差異所在了。《荀子》成書於戰國後期,距離春秋五霸所處的年代並不算十分久遠,而書中認為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才是組成“五霸”的最後兩塊拼圖。

春秋五霸,為何有七位霸主入選?到底以哪個名單為準?

闔閭在位期間以伍子胥為相,以孫武為將,而這一時期吳國曾經數次擊敗楚國,甚至攻破楚國首都郢都,逼得楚昭王倉皇出逃。不過,隨著秦國派兵援楚、自己的弟弟又自立為王,闔閭沒能更進一步,也沒有進行主持諸侯會盟這一宣示霸權的重要儀式。

相比於闔閭,勾踐無疑更加著名,儘管有著“兔死狗烹”這樣被人詬病的行為,但他臥薪嚐膽的毅力和重用范蠡、文種等賢臣的識人之明還是值得肯定的。在位期間,勾踐不但透過隱忍消滅了仇敵吳國,兼併了其土地,還為了更好地參與中原逐鹿而遷都琅琊。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經與齊、晉、魯、宋等諸侯會盟于徐州,這是稱霸的重要標誌。

春秋五霸,為何有七位霸主入選?到底以哪個名單為準?

對於《荀子》中的觀點,相信身處唐代的司馬貞是有所瞭解的,不過他卻認為能夠躋身五霸的不應該是位於東南一隅的闔閭、勾踐,而是秦穆公和宋襄公。秦穆公在位期間重用賢相百里奚,對內推行仁政,而對外方面,他曾幫助流亡在外的晉文公返回國內即位,與之關係和諧,後來兩國頻繁聯姻,更是留下了“秦晉之好”的佳話。值得注意的是,後來秦穆公打算向東進取,但數敗於晉,於是只好向西攻打諸戎、向南討伐古蜀,從而締造了“獨霸西戎”的局面。

春秋五霸,為何有七位霸主入選?到底以哪個名單為準?

如今人們在提起宋襄公時,往往會因其在面對楚軍時堅持“仁義”,不趁對方渡河時襲擊,結果遭遇大敗還病重身亡而加以嘲諷。客觀來說,在諸侯們逐漸開始不顧禮法展開爭霸之時,宋襄公卻依然思維刻板、行事陳舊,再加上他在位期間並沒有讓宋國參與到爭霸行列中,反而是屢戰屢敗,要將他加入五霸之列,實在有些牽強。

如果僅從能力、成就上來看,顯然打過許多勝仗的闔閭、勾踐遠勝秦穆公、宋襄公,但司馬貞將後兩者列為五霸其實也並非是毫無根據。首先,闔閭、勾踐都是在沒有得到周天子許可的情況下就使用“王”這一爵位,而穆公、襄公則嚴格使用著周天子賜予的爵位“公”;其次,穆公、襄公都主張仁政治國,並不崇尚戰爭,而相比之下闔閭、勾踐都算得上是喜愛透過戰爭增強實力的君主。

春秋五霸,為何有七位霸主入選?到底以哪個名單為準?

因此,或許我們可以把《史記索隱》的說法當作是作者司馬貞基於個人情感和統治階級需求而提出的。與之相對,並不需要顧及諸多額外因素的《荀子》一書則可以根據春秋時期諸侯們的實際功績和取得的成就進行更加符合如今觀念的評選。如此這般,才會導致春秋五霸有了七個人選,且各種說法都有一定的依據。

TAG: 五霸春秋勾踐晉文公宋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