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對外的正式國號是什麼?有些名字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很多在看到這個問題肯定會很驚訝,這個問題只要稍微懂點歷史的不就知道嗎?清朝的正式名稱不就是清朝嗎?那麼這答案是對的嗎?應該意義來說是錯的,清朝只是後來的史學家的俗稱。它並不是清朝的正式名稱,那麼清朝的正式名稱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在對外上清朝的正式名稱一直都在變化著,比如大清、大清國、清國、中華大清國、大清帝國、中國等等。可以說終清二百餘年它對外的正式名稱都在一直變換著。這裡澳古君我就為大家一一說明。

清朝對外的正式國號是什麼?有些名字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大清

《清史稿。本紀三》載“崇德元年夏四月乙酉,祭告天地,行受尊號禮,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清。”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清朝的正式名稱就是“大清”。後在康熙年間,清朝與沙俄在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時候,也是自稱“大清”。條約中說到“大清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可以說清朝第一個對外的正式名稱就是“大清”。

當然在《尼布楚條約》中清朝還自稱為“中國”,條約中有這麼一段話“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中國,嶺北屬於俄羅斯。”。也就是說實際上在當時清朝在對外的國書上是“大清”和“中國”混合使用的。在當時大清等於中國,而中國也等於大清。

清朝對外的正式國號是什麼?有些名字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而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朝用的正式名稱都是“大清”。在清朝與英國簽訂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清朝用的也都是“大清”。比如條約中說到“茲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來之不和之端解釋,止肇釁,為此議定設立永久和約。”。

不過在這個時候列強對於清朝的稱呼大多使用“中國”。在清朝與英國所簽訂的《五口通商章程》中就寫到“凡應嚴防偷漏之法,悉聽中國各口收稅官從便辦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列強對於清朝大多都採用了“中國”的名稱。

清朝對外的正式國號是什麼?有些名字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中華大清國

“中華大清國”曾經短暫地出現在清朝的對外稱呼上。在1844年清朝與美國簽訂的《望廈條約》中,就有寫到“茲中華大清國、亞美理駕洲大合眾國欲堅定兩國誠實永遠友誼之條約及太平和好貿易之章程”。當然在這份條約中也還出現了大清、中國的稱呼。比如“嗣後大清與大合眾國及兩國民人,無論在何地方,均應互相友愛,真誠和好,共保萬萬年太平無事”。又比如“合眾國來中國貿易之民人所納出口、入口貨物之稅餉,俱照現定例冊,不得多於各國。”

而再比如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中也出現了“大清國”的稱號。條約中說到“茲中華大清國與大亞美理駕合眾國因欲固存堅久真誠友誼,明定公正確實規法”。當然這份條約也跟望廈條約一樣,也同時先後出現了大清、中國等名稱。可以說在當時中華大清國、大清和中國都是混合使用的,三者之間都是代表著清朝,且各國也都認可。

清朝對外的正式國號是什麼?有些名字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大清國

大清國的名稱最早也是出現在1844年,這一年清朝除了跟美國簽訂條約外,還與法國簽訂了《黃埔條約》,而在這份條約中就出現了“大清國”。條約中說到“今大清國與大佛蘭西國以所歷久貿易、船隻情事等之往來,大清國大皇帝、大佛蘭西國大皇帝興念及妥為處置”。

而後在光緒年間,清朝預備派往各國考場憲政的大臣們準備攜帶的送與各國君主的國書中也都是寫著“大清國”,比如準備送往法國的國書就寫到“大清國大皇帝敬問大法國”。

清朝對外的正式國號是什麼?有些名字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大清帝國

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1895年清朝與日本所簽訂的《馬關條約》當中。條約中說到“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為訂立和約”。不過也同樣在條約中也都相繼出現大清和中國兩個稱呼。其實從以上的內容來看,基本上可以明確的是在當時清國對外的名號並不固定,甚至很雜亂,很隨意,沒有一個固定的國號。

當然以上的名稱只是對外而言,對內清朝幾乎不會用到什麼國號。在當時清朝只是明確了“大清”這一國號,其餘的大清國、大清帝國、中華大清國等等這些國號都是在與西方等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後才開始出現的,可以這麼說這些國號在當時就是中國的恥辱,它們一個個都是出現在一份又一份的不平等條約上,這些國號的出現都意味著當時的中國將失去大量的土地和權力。

TAG: 清朝大清大清國條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