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作者:李大奎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據說,秋瑾女士是提出“男女平等”的第一人,有“民族英雄”之譽。近代詩人陳去病在大作《鑑湖女俠秋瑾傳》中評其為:“讀書通大義,嫻於詞令,工詩文詞,著作甚美。又好劍俠傳,習騎馬,善飲酒,慕朱家郭解之為人,明媚倜儻,儼然花木蘭、秦良玉之倫也。”

宋慶齡先生對秋瑾女士也作了高度評價:“秋瑾之詩文,有`秋風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馬攜槍,曾東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萬代儔俠名。”

可見,能文能武的民國奇女子秋瑾對近代革命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那,秋瑾有哪些“俠義”之舉,得獲此殊榮?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一、秋瑾其人

1875年出生於福建雲霄的秋瑾,乳名玉姑,初名閨瑾,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原本來自官宦世家,有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保障。

爺爺秋嘉禾、父親秋壽南都是滿清官員,父親還官至湖南郴州知州,母親單氏也是浙江蕭山望族之後。

故秋瑾從小就得到極好的家庭教育,兼之自幼好文史,喜詩詞。15歲時隨表兄單宗勳學騎馬,學拳術,練棍擊劍。久而久之,秋瑾便成長為能文能武的奇女子。

不過,秋瑾的家庭條件雖說不錯,父母相對來說也算開明。但那時仍然是在濃厚的封建思想籠罩下,父親秋壽南母親單氏突破不了根深蒂固的桎梏。秋瑾在小時候仍要“裡小腳”,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還得依從父母的包辦。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故秋瑾在19歲時,也只得遵照時任湘鄉縣督銷總辦的父親安排,遠嫁湖南有錢人家的公子,在湘潭開設“義源當鋪”的王廷鈞。

1900年,王廷鈞出錢捐了“戶部主事”的官後,便帶著秋瑾到京城增長見識。在京城,秋瑾閱讀了大量進步報刊,思想得到極大解放。

但不久,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侵華。為避難,秋瑾只好又隨夫回到雙峰縣荷葉鎮。

期間,秋瑾與思想進步的唐群英、葛健豪往來十分密切,三人情同手足,親如姐妹,經常集聚,或飲酒賦詩,或對月撫琴,或下棋談心,過了一段快樂美好的時光。時稱“瀟湘三女傑”。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二、倡導女權

1904年7月,時年29歲的秋瑾因家庭變故,遂決定離開夫家,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先入東京日語講習所補習日語,畢業後,轉入清國女子速成師範專修科。

期間,曾與陳擷芬發起成立婦女運動組織共愛會。

1905年初,秋瑾為籌措繼續留學費用回國。當年秋,二次赴日本,入青山實踐女校。

從此以“鑑湖女俠”為筆名,倡導女權女學思想,發表了《演說的好處》、《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警告我同胞》、《勉女權》、《敬告姊妹們》等系列文章,宣傳“女子不興,種族不強”;“女權不振,國勢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當有學問,求自立,不當事事仰給男子”等等追求女子自由進步的主張,以此抨擊落後陳腐的封建禮教之醜惡。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尤在《敬告姊妹書》中將舊時的女子生活狀態表達得淋漓盡致:

“我的二萬萬女同胞,還依然黑暗沉淪在十八層地獄,一層也不想爬上來。足兒纏得小小的,頭兒梳得光光的;花兒、朵兒,扎的、鑲的,戴著;綢兒、緞兒,滾的、盤的,穿著;粉兒白白,脂兒紅紅的搽抹著。一生只曉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著男子,身兒是柔柔順順的媚著,氣虐兒是悶悶的受著,淚珠是常常的淌著,生活是巴巴結結的做著: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馬。試問諸位姊妹,為人一世,曾受著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

1906年,31歲的秋瑾再次回國,先在紹興女學堂代課,不久去潯溪女校任教。暑期離職到上海創辦中國公學。

1907年1月,又創刊《中國女報》,以“開通風氣,提倡女學,聯感情,結團體,併為他日創設中國婦人協會之基礎”為宗旨,號召女界當為“醒獅之前驅”、“文明之先導”。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三、投身革命

秋瑾在東渡日本短暫的求學期間,受中國留學生激情澎湃的革命思想的浪花洗禮,其追求民主自由獨立的心性得以火熱迸發,從而投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革命事業。

她除了在校學習外,常參加留學生大會和浙江、湖南同鄉會集會,登臺演講革命救國的道理,還與魯迅、黃興、宋教仁、陶成章等志士仁人密切往來,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

與劉道一、王時澤等人結為秘密會,以“反抗清廷、恢復中原”為宗旨,以月刊《白話》為宣傳工具。得到孫中山先生的建議:“依據此特長,利用宣傳工具,報告時事,解決實事,效果越越直接越迅速越好。”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後來還參加洪門天地會,受封“白紙扇”(軍師)。

1905年初短暫回國時,在紹興會晤革命黨人徐錫麟(後與之並陶成章,三人時稱“辛亥三傑”),在徐介紹下,加入光復會。

1905年7月,經三合會的馮自由介紹,又加入同盟會,受任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期間,秋瑾寫下“眾局如斯敢惜身,願將生命作犧牲”、“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等大量革命詩篇(收入《秋瑾集》)。

1906年秋瑾再次回國後,往返於浙滬執教辦學期間,即與尹銳志、陳伯平等人以“銳進學社”為名,聯絡革命黨人與進步人士,積極準備浙江方面的起義工作。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四、英勇就義

就在籌備起義事宜時,因母親突然過逝,秋瑾旋即回紹興奔喪。

料理完母親喪事後,秋瑾應邀留在紹興大通學堂主持校務。以此為掩護,依舊往來於杭、滬之間,運動軍學兩界準備起義。

秘密編制光復軍制後,遂與徐錫麟秘定於1907年7月19日在紹興、安慶同時發動起義。

只可惜,因訊息走漏,徐錫麟不得不於7月6日提前起義,奈何腐朽黑暗的清末統治“死而不僵”,徐錫麟匆促的起事被殘酷鎮壓,秋瑾在紹興這邊的起義也隨之暴露。

拒絕離開紹興的秋瑾表示“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遣散完進步學生後,毅然留在大通學堂等待山陰縣令李鍾嶽帶三百士卒來此抓人。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7月13日,秋瑾被捕,15日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在被捕受審時,秋瑾沒有吐露任何革命資訊,只留下“秋風秋雨愁煞人”這七個字。

秋瑾之才情及臨刑受審大義凜然的壯舉,讓主審官李鍾嶽大為感動,無奈迫於上命,不敢違禁放人。留下“餘位卑言輕,愧無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諒之也”的絕命之言後,僅隔104天,便懸樑自縊。民國成立,秋瑾案真相大白,李鍾嶽因義殉秋瑾也名垂青史。

事實上,既是俠女又是烈女的秋瑾早已做好犧牲自己的準備。死時,年僅32歲。

難怪她要以清朝詩人陶宗亮的《秋暮遣懷》中的“秋雨秋風愁煞人”為絕筆之言,藉以表明自已不畏寒秋裡的風刀霜劍,為了“辛亥革命”的勝利甘願獻出生命警醒世人!

壯哉,秋瑾女士。

秋瑾為何有“鑑湖女俠”之稱?審斬秋瑾的李鍾嶽為何也名垂青史?

【作者簡介】李大奎,七O後,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TAG: 秋瑾紹興革命女權徐錫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