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滅吳有僥倖成分,且並未繼續擴張導致未能躋身戰國強國之列

越王勾踐是春秋時代的最後一位霸主,然而其霸業卻如曇花一現,在勾踐去世後,越國的光芒就褪去,終於在戰國時代默默無聞,沒能躋身於戰國七雄之列。這是為什麼呢?

越國滅掉吳國,實有很大的僥倖成分

在春秋時期,越國只是僻處東南的小國,地小人稀,文明落後,國力也並不強大。實際上,在吳越爭霸戰中,吳國基本上是壓著越國打的。吳國曾經一度把越國打得差點亡國,如果不是夫差犯了一個錯誤,勾踐是沒有翻盤的機會。夫差的錯,在於沒有斬草除根,沒殺了勾踐,而是把他當奴僕以羞辱。但是勾踐能屈能伸,忍辱三年,成功騙過夫差,重新返回越國。

勾踐滅吳有僥倖成分,且並未繼續擴張導致未能躋身戰國強國之列

夫差

此後,勾踐以范蠡、文種之計,以財貨、美女賄賂夫差,以弱其志,並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夫差後期任用奸臣,伍子胥被殺,孫武離去,而他猶妄自尊大,忽視勾踐的威脅,卻一味想著與晉國爭霸。在夫差帶著十三萬大軍北上黃池,與晉國爭奪霸權之際,勾踐突然從背後下手,突襲空虛的吳國。這是越盛吳衰的關鍵一役,此後,勾踐越戰越勇,最終完成滅吳的大業。

平心而論,以國力來說,越國與吳國並不在一個水平。勾踐能取得驚天成就,主要是吳王夫差犯一系列不可饒恕的錯誤。因此,越國的非凡成就,更多應歸功於勾踐個人的能力,而非越國的國力有多強大。

越國滅吳後,並沒有大肆擴張

勾踐滅吳,主要是一場復仇之戰。在滅吳之後,周元王封勾踐為伯,伯就是侯伯,也就是諸侯之長。其實此時的周天子已經全然沒實權,所謂封伯,象徵性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勾踐滅吳有僥倖成分,且並未繼續擴張導致未能躋身戰國強國之列

勾踐

越王勾踐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對自身實力的估計還是比較合理的。滅吳之後,勾踐不失時宜地會齊、晉諸侯于徐州,並致貢於周。對於所佔領的吳國之地,勾踐只吞併一部分,為了巴結鄰國,他把淮上之地劃給楚國,把吳國侵佔的宋國土地歸還宋國,把泗水以東六百里之地劃給魯國。從這裡可以看出,越王勾踐實際上並沒有稱王稱霸的意圖。

應該說,勾踐的做法還是明智的。古代政治與今天的政治並沒有很大不同,當吞併一個強國時,很容易引來鄰國的恐慌,而這往往導致災難。比如戰國時代的齊國在吞併宋國後,就引來五國伐齊,最後齊國差點滅亡,從此一蹶不振。勾踐吸取夫差的經驗教訓,在國際上保持低調,主要還是考慮到自身的實力,與晉、楚、齊這些老牌強國,還是不在一個檔次上。

范蠡出走,文種被殺,越國初現衰落之徵兆

越王勾踐是一位偉大的英雄,但他的猜忌心也是很強的。

最能洞悉勾踐內心的,當屬謀臣范蠡。范蠡輔佐勾踐二十餘年,功勞赫赫。但是在勾踐滅吳大業完成後,范蠡卻選擇急流勇退。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你辛辛苦苦奮鬥圖個啥呢,不就是為了功名嗎?但范蠡有自己的看法,跟隨勾踐這麼久,看清勾踐猜忌心是很強的。像勾踐這樣的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盛名之下,難以久居。於是他便急流勇退了。

勾踐滅吳有僥倖成分,且並未繼續擴張導致未能躋身戰國強國之列

范蠡

范蠡是不是多慮了呢?事實證明,他的選擇完全正確。范蠡的好友,越王勾踐的另一位大功臣文種放不下功名二字。范蠡曾寫信警告他:“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但是文種不相信,自己功勞這麼大,能力這麼強,怎麼會沒有容身之所呢?

果然如范蠡所料,勾踐的猜忌心日甚一日,當年文種為滅吳提出九策,而勾踐僅用其三策便大功告成,他不能不提防著文種以同樣的手段來對付自己。勾踐的一席話暗藏殺機:“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並賜送一柄屬盧之劍,文種明白越王欲置己於死地,最終只得以伏劍而死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生命。

范蠡出走,文種被殺,本來就缺乏人才的越國就無以為繼了,而其走向衰落,似乎是必然的趨勢。周貞定王四年(前465年),越王勾踐去世。越王勾踐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天才,他意志頑強,堅忍不拔,在失敗面前能臥薪嚐膽以圖東山再起。像勾踐這樣的人,幾百年也不一定出得了一個,因此,我們不能奢望其繼承者有他那樣因坎坷而磨礪出的堅強品質。因此,勾踐之死,就意味著越國的衰落,其文化與國力不足以支撐強國的地位,在戰國時代逐漸被邊緣化,理固宜然。

TAG: 勾踐越國范蠡文種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