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唐中宗李顯窩囊死了,其實他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武周神龍元年(705),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等五人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登基。從此政權又從武週迴到了李唐,因為有改朝換代的因素,所以此次事件史稱“神龍革命”。

這次政變是由張柬之等五人主持,身為最大受益者,按道理李顯應該對五個老頭心存感激,委以重任才對。張柬之等人忠於李唐,擔著身家性命的干係革命,最終的下場卻並不好。有人說是因為李顯昏庸懦弱,有人認為是張柬之等人政治幼稚,其實,這兩種認識非但錯誤,而且是錯的離譜,但凡是作皇帝的哪個不是心機深沉之輩?能把武則天這樣的女皇帝拉下馬的大臣,會是政治幼稚嗎?

都說唐中宗李顯窩囊死了,其實他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張柬之等五人的下場,其實是李顯做出的政治妥協,犧牲而已。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仍苟延殘喘,武氏家族勢力在朝堂間仍不可小覷。尤其武三思官居輔政,位尊權重。李顯從貶地回到洛陽重新作了皇太子,但每天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生存計,主動與武家之聯姻,將一個女兒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另一個女兒(安樂郡主)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個侄孫武崇訓,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兒媳。晚年武則天做的最多的是調和武家與李家之間的矛盾,稀釋仇恨,李顯主動與武家搞好關係,讓她很是滿意。

都說唐中宗李顯窩囊死了,其實他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敬暉等大臣認為唐室中興,應一不作、二不休,削去諸武王爵,徹底清除武氏在朝中的勢力。中宗“柔昏不斷,又素畏太后,且欲悅安之”,因此只同意降封一級,武三思“量減實封二百戶”,不久又尊武則天遺制復其所減。

武三思自然明白張柬之等人的心思,對幾人恨的要死,建議李顯“外示優崇,實奪其權”,採取明升暗降的辦法,封崔玄暐博陵郡王;張柬之為漢陽郡王;敬暉平陽郡王;桓彥範扶陽郡王;袁恕己南陽郡王,剝奪了五人宰相之職。緊接著武三思又透過兒子、兒媳譖毀構誣張柬之、敬暉等人謀反。李顯立即將五人盡數貶出朝堂:“……暉可崖州司馬,柬之可新州司馬,恕己可竇州司馬,玄暐可白州司馬……”

都說唐中宗李顯窩囊死了,其實他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不久,敬暉赴任崖州不久就被殺。張柬之在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病死,桓、袁二人則被李顯派遣的使者殺害。

中宗李顯恩將仇報,急於做出藏弓烹狗之事,並不完全是出於武三思的慫恿,而是出於藉機政治清洗,牢牢掌控朝局的目的。

神龍革命後,張柬之五人因功拜相,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也因功封安國相王、鎮國太平公主。而後,東宮舊人楊再思、祝欽明、韋安石、魏元忠、唐休璟等人也相繼入相,李顯這樣做,明顯是想在朝堂上構建屬於自己的政治勢力。

都說唐中宗李顯窩囊死了,其實他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但要迅速樹立君威,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李顯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從廬陵王到皇太子,再到皇帝,李顯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班底。張柬之等五人復辟有功,但並非他的親信,如果聽從幾人建議清除武氏集團勢力,可能在朝堂會形成五人獨大的政治局面。基於此考慮,李顯非但不會同意,反而會有意無間地利用武三思在朝堂間的影響力制衡張柬之等人。相王李旦表面謙遜讓出了太子位,但他居朝多年,在朝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力量。太平公主雖然是女流之輩,但表現出對權勢異乎尋常的熱情也令李顯坐臥不安。借用武三思的力量,把有擁立之功的張柬之等人逐出朝堂,在最短時間內將東宮舊人安排在重要崗位上,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都說唐中宗李顯窩囊死了,其實他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與李旦相比,武三思算是過氣的人物,對皇權的威脅性遠不及李旦。神龍年間長安大旱,武三思代武則天前往乾陵祈雨,果然大雨沛然,這樣的異象令李顯對母親既驚且畏,武三思在宮中升御床與韋氏雙陸,中宗竟親自為之點籌以為歡笑,其中既有對韋氏“誓不相禁忌”的一面,也有對武三思姑息縱容的原因。李顯的如意算盤是安插東宮舊僚到中樞,哪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年唐休璟就致仕,祝欽明被貶,李懷遠去世,東宮僚屬並沒有形成一支有力的政治力量支撐。

李顯無奈只得退而求其次,選擇借重武三思和妻子韋氏的後族力量鞏固皇權。哪知事與願違,韋后染指權力後,利慾薰心公然賣官鬻爵,禍亂朝綱,到最後索性毒死丈夫,想要依樣葫蘆學習武則天了。

TAG: 李顯張柬之武三思五人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