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子野心”比喻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最早竟然源自一個嬰兒

“狼子野心”比喻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最早竟然源自一個嬰兒

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一日,主人晝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齧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此事從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暱,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自貽患耶?

註釋

1、畜

:養。

2、稍

:逐漸。

3、頗

:很。

4、廳事

:住所的堂屋。

5、俟(sì)

:等待。

6、伺

:守候,等待。

7、遁逸

:逃走,此指隱藏起來。

8、何取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足稱許。

9、貽患

:留下禍患。貽,遺留。

譯文

一個有錢的人家偶然得到兩隻小狼,把它們和家裡的狗混在一起飼養,小狼也能和狗平安相處。兩隻狼逐漸長大了,還是很馴服。主人竟然忘了它們是狼。

有一天,主人白天在堂屋裡睡覺,聽到群狗嗚嗚地發出發怒的叫聲,他被驚醒起來四周看看,沒有一個人。再次躺下準備睡覺,狗又像先前那樣狂叫起來。他便假裝睡覺等待著,發現那兩隻狼是想等他睡去沒有察覺時,咬他的喉嚨,狗阻止兩隻狼,不讓它們上前。這個人就殺了狼,剝了它們的皮。

這事是我的侄子虞惇說的。狼兇惡的本性難以改變,確實沒有誣衊它們啊!然而兇惡的本性只不過是被隱藏起來罷了;表面上裝作很親熱,但背地裡卻心懷不軌,更不是隻有兇惡罷了。禽獸並不值得說什麼,這個人為什麼要給自己留下禍患呢?

“狼子野心”比喻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最早竟然源自一個嬰兒

文言知識

“狼子野心”比喻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最早竟然源自一個嬰兒

說“頗”:

“頗”的

本義是“頭偏”。

“頗”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指“偏,不正”。

如《楚辭·離騷》:“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指“不公正”。

如《左傳·昭公二年》:“君刑已頗,何以為盟主?”

指“很,相當地”。

如上文中的“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指“略微,稍”。

如“頗識幾字”。

文化常識

上文出自清代紀昀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紀昀,字曉嵐,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我們經常會在影視作品中看到他。

“狼子野心”比喻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最早竟然源自一個嬰兒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在六十多歲時所編寫的短篇志怪小說,主要記述了各種流傳的狐鬼神怪故事,共歷時十年。

“狼子野心”的由來:

“狼子野心”

的意思是狼崽子雖幼,卻有兇惡的本性。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出自《左傳·宣公四年》,當時竟然是用在一個嬰兒身上。

春秋時期,楚國的司馬斗子良生下了一個兒子,起名叫鬥椒。

斗子良的哥哥斗子文,在楚國擔任令尹。

“狼子野心”比喻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最早竟然源自一個嬰兒

斗子文在見到鬥椒後,大吃一驚,急忙找來斗子良,對他說:“這個孩子有熊虎的形狀,豺狼的聲音,千萬不能留啊!他長大以後必然是我們的禍害。諺語說:‘狼崽雖小,卻有兇惡的本性。’這是條狼啊,你千萬不能留下他,快拿定主意把他殺了。”

斗子良心疼兒子,沒有同意。斗子文一再勸說,也未能奏效。

斗子文對此事憂心忡忡,在他臨終之時,警告族人們說:“千萬不能讓鬥椒掌權,一旦他得勢,你們就趕快離開楚國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斗子文死後,他的兒子鬥般當了令尹,鬥椒也接替斗子良做了司馬。

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鬥越椒趁楚莊王北伐之時,城中守備空虛,率領鬥氏一族發動叛亂。後來楚莊王平定了這場叛亂,鬥氏也慘遭滅族。

最終,斗子文的預言得到了應驗。

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啟發與借鑑

“狼子野心”比喻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最早竟然源自一個嬰兒

這個富人把兩隻小狼養大,被狼馴服的表象所矇蔽,對狼放鬆了戒備。殊不知兇殘是狼的本性,這個本性是難以被馴化的,自己也險些命喪狼口。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狼總是要吃人的,只要有機會,就會露出它們的本性。而對一些人、一些國家來說,又何嘗不是呢?

對於窮兇極惡之徒,我們不能抱有幻想,只要發現苗頭就應果斷採取措施,以絕後患。

TAG: 斗子本性紀昀兇惡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