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訪古運》連載(三十五):走進鎮江(上)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訊息 《千里訪古運》是一本紀實類的文化著作。作者對大運河沿途的考察調研,對人情風土的描寫,再現了大運河的風貌。

作者撰寫該書源於她初見國畫長卷《京門九衢圖》。該長卷對老北京歷史文化的記載之詳細,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動了她。之後,她參與《古運回望圖》的創作。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長卷是在費孝通、胡潔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澤民等專家指導和支援下,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組織製作完成。

如果說《古運回望圖》是用國畫描繪古運河全貌,那《千里訪古運》則是用筆來描述大運河的滄桑歷史。此處對《千里訪古運》進行連載,以饗讀者。本期繼續跟隨作者走進鎮江。

《千里訪古運》連載(三十五):走進鎮江(上)

(《古運回望圖》鎮江段運河,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鎮江山雖不高,卻有北方山嶺雄偉、險峻,南方峰巒的清雅、幽秀,它是江南水鄉的起點,一江橫陳,驚潮澎湃,氣勢萬千,江河交匯,波光舟楫,旖旎動人。距今約3000年前,即公元前10世紀,周康王改封虞侯矢為宜侯。據郭沫若、唐蘭、李學勤等著名學者考證,宜即今丹徒、鎮江一帶。這是鎮江有文字記載的開始。

春秋時期,鎮江名為朱方,屬吳國。古代長江南岸鎮江河段,是處有良好水上通航、避風、靠泊條件的優良天然港灣。自今龍潭至鎮江的河段,沿線靠寧鎮山脈北麓,相當平直。鎮江處於該河段的凹岸,沿岸分佈著深槽,河床邊界的抗衝能力較強,凹岸深槽受其控制,長期保持穩定。長江鎮江河段不僅地質、地貌條件良好,而且地理位置優越。春秋時期,它北對邗溝、南鄰太湖流域,更兼秦以前已鑿有古丹徒水道,溝通南北,連線長江與江南運河,成為江南地區與中原地區往來的交通要道。鎮江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與這條交通要道息息相關。

《千里訪古運》連載(三十五):走進鎮江(上)

(專家學者參觀《古運回望圖》,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秦統一六國後,非常重視這條交通航線,秦始皇命人鑿斷高峴山東南的長崗,開通丹徒水道第二入江口——京口,使其北注主長江,丹徒水道擁有了京口、丹徒口(丹徒鎮)兩個入江口,北通江北邗溝的距離縮短,南接太湖水系。鎮江成為太湖流域與江淮平原的連線點,丹徒水道成為中國早期航運幹線中的重要河段,鎮江水路交通的地位初步形成。

京口的經濟特別是商貿經濟在六朝時期得到極大發展,六朝為京口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經濟發展條件:地位顯要。鎮江是建鄴以東的又一政治、軍事、文化要地;人口眾多——僑民、土著居民有數十萬之眾,是南方最大的僑民之鄉;交通便利——地處長江與江南運河交匯處,特別有利於物資交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具備一定的基礎——可為經濟發展提供保證。由於京口自身的消費量很大,經此轉運的貨物又多,沿江河一帶形成很多名鋪、商市,京口市面上物資豐富,商業逐步發展起來。

南朝後期統治黑暗,為隋滅,京口也隨小朝廷的解體一起納入南北一統的封建王朝。隋朝設潤州。唐代浙江西道治所駐在潤州,所轄常、蘇、湖、睦、杭、潤六州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區。

北宋升潤州為鎮江府,轄丹徒、丹陽、金壇三縣,鎮江之名沿用至今。

《千里訪古運》連載(三十五):走進鎮江(上)

(《古運回望圖》創作採風圖片,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南宋時期,鎮江在為南宋半壁江山的北大門東線抗金前沿。元、明、清三朝,鎮江一直保持著交通樞紐和商業貿易城市的性質。長達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中,江河之濱的鎮江依靠自己突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形成並發展了獨具特色的漕運經濟,成為國內較早通商大埠之一。

鎮江交通樞紐地位的確立始於隋朝。隋結束南北分割離亂的局面以後,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但此時南方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南方原本自然條件良好,加上社會相對安定,經過勞動人民長期的辛勤勞作,成為全國的米糧倉;新興手工業、商業發達,財物豐富,湧現出許多繁榮、富饒的城市,成為新興的經濟中心。隋朝統治者自然不會忽略這塊重要的土地,隋煬帝楊廣著手貫通大運河,以改善南北交通,加強對南方的統治。為了調運南方的糧食和財富,他首先疏通了北方的通濟渠、邗溝和永濟渠,又拓寬江南運河,公元610年(大業六年),“敕穿江南運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官、草頓,欲東巡會稽。”至此,大運河實現了南北貫通,潤州則雄踞江河交匯處。運河在潤州穿城而過,匯入長江,再從北岸的揚州伸向華北腹地,潤、揚兩州自然成為運河與長江航運的樞紐城市,在中國以後一千多年的農業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潤州的命運與運河航運的興衰有著密切的關係。

《千里訪古運》連載(三十五):走進鎮江(上)

(《古運回望圖》創作採風圖片,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隋唐以後,途經潤州的運河航運被賦予新的重大使命——運輸漕糧。

由於北方不斷髮生戰亂,經濟難以維持政府所需,而江南經濟相對比較穩定,持續發展,逐漸取代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歷代政府對南方依賴性加大,政權的正常動作必須靠南方的財物支援,安史之亂之後更是形成了“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南糧北運漸成定製,史稱為漕運。

一般情況下,太湖地區,錢塘江地區的漕糧、貢賦,都是由江南運河至潤州,再轉運北方,甚至兩廣地區的許多物資也從潤州中轉,潤州是這條漕運路上的重要中轉口岸,也是封建王朝運輸生命線上的咽喉。宋《嘉定鎮壓江志》也說,國賦所貢,軍需所供,聘介所往來,與夫蠻商蜀賈,荊湖閩廣,江淮之舟,湊江津,入漕渠,而逕至行在,所甚便利也。北宋在鎮江設立轉船倉,南宋在鎮江設立大軍倉,將鎮江建成為糧食倉儲中心,使之能夠與糧食運輸相配套。

漕運的貨物最初以漕糧為主,後統治者多欲於南方,貨物種類繁多,有布帛、細緞、鐵器、茶葉、鹽、魚等,再後來各地進貢皇帝的貢品也在此集結北運。《瓜洲伊婁河棹歌》中描繪了此處漕運盛景:

糧艘次第出西津,

一片旗帆照水濱。

穩渡中流入瓜口,

飛章馳驛奏楓宸。

《千里訪古運》連載(三十五):走進鎮江(上)

(《古運回望圖》創作採風圖片,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一千多年的漕運深刻地影響著鎮江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發展態勢,形成了鎮江頗具特色的漕運經濟——即以港口為依託,交通運輸業發達,商業、貿易繁榮的港口經濟特色。

到了明清時期,鎮江港除了城區的主港之外,還在運河沿岸形成了一個呈帶狀排列的港口群,包括丹徒縣的商資港、洪信港、七里港、三里港、柳溪等;丹陽縣的羅卜港、吳家港、蕭港等,規模大小不等,分擔和增強了鎮江港船隻停泊、貨物轉運的功能。

《古運回望圖》編者介紹

《千里訪古運》連載(三十五):走進鎮江(上)

(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谷建華,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政協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委員。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劍橋翰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中國網大運河頻道原主編。

《千里訪古運》作者介紹:

馬王,名字源於父母姓氏,自幼生長於老北京皇城根下的女作家,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她的小說,刻意求新,細膩深摯,優雅醇美,語言明麗而含蓄,流暢而有餘韻,頗具特色,擅長紀實類題材。

《千里訪古運》連載(三十五):走進鎮江(上)

(企業供圖,央廣網發)

《古運回望圖》簡介

該圖以大運河鼎盛時期的明代中興時期為歷史背景,以反映大運河上下督運盛況為主線,以精心刻畫沿線著名人文景觀、民風民俗為描寫物件。全卷長210米,寬0。83米,以中國畫兼工帶寫的方法創作,淺絳小青綠,從北京皇城、通州八里橋、燃燈塔及張家灣碼頭開始,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至餘杭結束。全卷以大量翔實的歷史資料為依據,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市井、民風、民俗、建築、商業、貿易、環境、風景名勝等多側面描繪六百年前大動脈的繁榮景象和明代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百業興旺、萬國來朝的盛況。以生動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為題材,著力刻畫當時南北漕運的全過程,構築典型場景及人間百態,突出當時的船文化、製造業、工商業、服飾特色及南北貿易,描繪運河兩岸的壯麗風光。

整個畫面設25個段落,共涉及風景名勝100餘處,南北貫通,起伏跌宕,風情各異,美景連珠。各類船隻千餘艘,官、宦、士、農、工、商、縴夫、船伕、搬運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類人物數萬人。長卷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自然成趣、藝術精湛,堪稱一件“一條運河貫穿南北,半壁河山盡收畫卷”的長篇鉅作。

TAG: 鎮江望圖大運河潤州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