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八大將入座畫像

鴻門宴的出現,總是伴隨著殺機四伏的觥籌交錯畫面,在我國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曾發生過不少經典的“鴻門宴”,這背後大多隱藏著悲壯和殘酷的底色。

清朝時期這場精心準備的鴻門宴,物件是太平天國中有名的八大將,只是還未將酒杯端起,這八名大將早已身首異處。這頓還未開始便已結束的午餐,成為太平天國覆滅的導火索。

太平天國的興起 連戰連捷的起義之路

太平天國這場由農民發起的起義,註定了八大將領被殺的悲壯色彩。清朝末年,洪秀全在地裡勞作,一本充滿了西方思想的小本子映入眼簾,從此,拜上帝會的宗教理念在洪秀全心中滋生開來。由此開啟了一段從廣西金田村發動的農民起義,矛頭直指清王朝。

其中,陳玉成和李秀成,是這支隊伍中重要的領導人物,他們是太平天國中的英王和忠王,在對抗清朝軍隊中,這兩大名將起到了決定性的戰略效作用。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清朝軍隊節節敗退,直到曾國藩率領的出現,才扭轉了整體局勢。這其中,曾國荃、李鴻章愛國將領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役中功不可沒。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的的發展之所以如此之快,是因為它起源於農民,作為草根出身的洪秀全更清楚農民的需求,這也是他能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籠絡民心的重要原因。

但是別忘了,正是由於太平天國是由農民發起的,它的侷限性同樣顯露無疑,至少在軍隊紀律方面,它遠沒有清軍的治軍之道。

1861年,安徽安慶,兩支隊伍不期而遇。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此遇上了陳玉成帶領的隊伍,兩隊人馬展開激烈廝殺,冷兵器時代的戰場,到處充斥著血腥與暴力。

當雙方激戰正酣之時,由李秀成帶領的部隊直取南蘇州、杭州等城市,此地為清軍鎮守的薄弱地區,很快太平軍佔據上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太平軍連戰連捷,清軍潰不成軍,最終,太平軍佔領了蘇州、杭州等地,成立了蘇南根據地。

彼時的蘇杭,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其富饒的水土資源和繁榮的商業資源,是太平軍引以為傲的根據地。在這裡,太平軍休養生息,蘇杭之地,自古以來是魚米之鄉,太平天國的隊伍再次得以不斷擴大。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曾國藩

清政府對這片富饒之地的丟失,一直耿耿於懷。慈禧太后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勢要收復失地。湘軍是大清王朝重要的“門面”,曾國藩深知此次東征對於大清王朝重塑威望的戰略意義,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此時的湘軍,如同大戰之後的“雄獅”,雖然戰績彪炳,架不住作戰過程中的人員耗損。曾國藩經過仔細對比後,發現湘軍的實力和太平軍相比並不佔優。

曾國藩更不願為了滿足慈祥太后一時的爽快,而讓自己的將士們白白送死。曾國藩深思熟慮後,向慈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議待部隊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待兵強馬壯時,再出戰勝率更大。

聽了曾國藩的建議後,慈禧也感到無可奈何,畢竟雙方的實力對比擺在眼前。可此時李鴻章卻站了出來,主動請纓,申請帶兵直取蘇杭兩地,並在慈禧太后面前立下戰功。

李鴻章並不是魯莽之人,清朝最早提出洋務運動的正是李鴻章本人。早年間,曾多次遊歷各國,見識到了外國軍工技術的先進特點,對於後來他發起的洋務運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慈禧太后

要知道,在當時的政局下,得到慈禧太后的重視是平步青雲的重要途徑,李鴻章此舉可算是順水推舟之事。

打贏了更好,如果真的打輸了,自然可以將雙方勝敗歸咎於湘軍的“不作為”畢竟上萬名劍士吃著軍糧,卻不打仗,早已惹得慈禧太后心生倦怠。

李鴻章的平定之路 強攻與智取的結合

李鴻章並不是個魯莽之人,他不打無準備之戰。在此之前,他動用大量資源在家鄉補強兵馬草糧,很快便建立起了多達六千多人的淮軍。

不僅如此,在各國考察期間,李鴻章結識了當時英國人戈登,此次派上大用場。在戈登的支援下,各類洋槍洋炮源源不斷運入中國,並配上數量驚人的歐洲兵團一同南下。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李鴻章

李鴻章所帶領的淮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擊潰了鎮守太上海周邊的太平軍,他們馬不停蹄地直攻崑山、無錫等地,李鴻章的目標很明確,直取太平天國位於蘇州的根據地。

此時的太平軍正身陷混戰之中,聽聞李鴻章部隊步步逼近,李秀成帶領太平軍連夜趕回蘇州,兩軍幾乎在同一時間趕到蘇州,一場近乎於慘烈的戰爭在蘇州城內迅速展開。

除了李秀成的部隊外,太平軍還有將近三萬人的部隊囤與蘇州,此時李秀成與李鴻章激戰正酣,正是增援的關鍵時刻。不料鎮守蘇州境內的黃子隆並未理會李秀成的增援命令,而是眼睜睜看著李秀成的部隊被吃掉。

吃了敗仗的李秀成率部隊倉皇逃出蘇州,在逃亡路上,更令李秀成憤怒的是,此時的蘇州境內竟然到處是太平軍的鎮守部隊,這些部隊兵強馬壯,可在兩軍交惡之時,卻遲遲不肯出兵。

這些被譽為八大將的太平軍將領中,雖然知道李鴻章帶領的淮軍已殺到蘇州,但他們並不打算與淮軍正面相遇。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李鴻章帶領的淮軍

李秀成離開蘇州之前,曾悄悄叮囑過還算忠心的譚紹光,這八個人極有可能出賣太平軍,一定要看住他們,萬不得已時,一個都不能留。

其實這八大將,本來就不是從廣西金田打出來的隊伍,他們更像是順勢而為的部隊,甚至在信仰上,他們都不算是拜上帝教的教徒。

李秀成看透了八大將,甚至在臨走時,希望譚紹光能夠和自己一同離開蘇州,畢竟真正處於危難之時,所謂的八大將是不會出兵援助的。

從中不難看出,太平天國的侷限性。其實只有少部分從廣西金田村起義的農民是拜上帝教,他們的忠誠毋庸置疑。但如果要求那些隨後加入的農民也信教,自然不太容易。

沒了共同信仰的軍隊,只要稍微遇到抵抗,便開始繳械投降。反觀清軍的紀律嚴明的軍紀,膽敢叛逃,當場軍法處置。兩軍相比,便能看出太平天國最終的結局。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李秀成劇照

譚紹光是何許人也,他是李秀成手上的驍勇善戰的勇士。殺紅了眼而定譚紹光並不打算活著離開戰場,也絕不向淮軍投降,他早已決定在蘇州和淮軍一決生死。

萬般無奈之際,李秀成只能含淚道別,臨走之際,還囑咐譚紹光保住性命,待他從無錫拉來援軍,便可形成裡應外合的攻勢。忠王李秀成的離開,譚紹光雖然在名義上頭銜最高,可在真正用兵之時並不管用。

此時的譚紹光,早已掌握了八大將與李鴻章的書信來往,他已經猜測到八大將的早有投降之意。只是譚紹光依然自信地認為,憑自己的能力可以讓他們迷途知返,重新回到抗擊清兵的統一戰線。

幾乎在同一時間,李鴻章的部隊的進攻腳步逐漸放緩,並不是因為碰到阻礙,而是李鴻章在英國人戈登的建議下,將原先強攻的思想慢慢轉變,和不易招安的方式,和這些鎮守蘇州城內的八大將談判。

比起忠王李秀成,這些半路出家的太平軍的忠誠度更低,嘗試招安或許是價效比最高的方式。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左一:戈登 左二:李鴻章

八大將領的鴻門宴 叛亂者最後的午餐

李鴻章曾設想過招安計劃的種種困難,想不到現實卻出人意料的順利。

很快,以郜永寬為首的八大將不但沒出現任何抵抗情緒,反而配合著淮軍的安排,順利走到了談判桌上。

戈登作為外國人,表示願意作為此次談判的擔保人。保證他們在歸順朝廷之後,能夠獲得應有的獎勵。本就軍心不定的八大將,看到有外國人肯站出來做擔保,自然覺得高枕無憂。

八大將領對外國人有近乎於崇拜的思想,太平天國發家的理念是從西方傳來的拜上帝教,這些半路出家的太平軍面對外國人戈登的保證,心中預設的談判成功率自然增加不少。

可這其中,唯一一個不安定因素就是忠王手下的猛將譚紹光,這位誓死效忠李秀成的拜上帝教教徒,曾“苦口婆心”地勸八大將穩定軍心,不要向清軍投降。

八大將深知他的存在勢必會影響整個談判的順利進行,八大將領權衡流弊之後,最終決定以譚紹光的首級作為談判的砝碼。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鴻門宴

按照雙方在書信上約定的那樣,八大將領合力除掉了譚紹光,並很快交出了蘇州城的守備。李鴻章也按照事先約定的條約,為他們準備好了官服。八大將領如同披荊斬棘的英雄般與李鴻章會面。

此時的八大將領,早已在內心規劃好今後成為官員後的幸福生活,就連娶幾個老婆他們都想好了。就這樣,他們不帶任何兵馬,八人風塵僕僕地赴宴了。他們並不知道的是,這趟“鴻門宴”嗎,成為他們人生中最後的午餐。

當他們看著滿桌的酒菜,心中早已心猿意馬。在宴席中央,整齊擺放著八件官服,他們連聲道謝,齊齊舉起酒杯,準備感謝李鴻章時,突然被一擁而上計程車兵團團圍住,還沒等八大將領開口,士兵們手起刀落,八個鮮活的人全部落地。

他們帶著驚愕的表情看著眼前的一切,也許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八大將領都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死。

除了赴宴的八大將領外,跟隨他們一同投降的幾萬名太平軍,毫無例外全部被清軍亂箭射死。

這段不被重視的歷史,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太平天國必將走向滅亡而定結局。從廣西金田村起義的農民僅佔了整體太平軍不到五分之一,那些沒有堅定信念的太平軍實在難堪大任。

晚清一頓殘忍的午飯,八大將高興入座,筷子沒動卻人頭落地

廣西金田村“金田起義”

從太平軍八大將領的投降,再到後來太平天國因為內訌導致分裂,最終被清剿的結局來看,它發展的源頭註定了太平天國走不遠。

小農思想的侷限性成為禁錮內部發展的主要原因,同時失去了宗教信仰的色彩,太平軍無法平定軍心,即便李鴻章不設這次“鴻門宴”,他們也必定在淮軍的衝擊下潰不成軍。

從古至今,出賣組織、出賣國家的人,註定不得善終。當個人利益凌駕於集體利益之上時,終究逃不過命運的摧殘。與之相比,曾經誓死效忠李秀成的譚紹光,雖然不幸遇難,他卻具備了八大將領所缺失的骨氣。

TAG: 八大李秀成太平軍李鴻章太平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