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是何意?蘊含深刻哲理

孝道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孝道是父子親情的最好體現,子女被父母撫養長大,父母年老體弱,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子女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免除父母年老的後顧之憂,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在遵循的一種很好的行為模式。

俗語: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是何意?蘊含深刻哲理

但是盡孝是一種心意,這包含了子女對父母的很厚的感情,這是無法用語言代替,也無法用金錢代替的,這是一種感情的回報。

古人說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甚至連動物都能感恩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何況一個人呢?所以自古以來不管什麼人,都會對自己的父母盡孝,如果不孝那是要受到社會輿論的批評的,甚至是法律制裁。

很多人因為誠心盡孝而名垂青史,比如著名的二十四孝圖的故事中記載的那些孝子,雖然有很多封建糟粕,但是也不能否定這些人的孝心的確是非常赤誠的。

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人都要按照二十四孝圖的樣子去做才是孝順,古人很客觀地看待孝順這件事,並不苛求什麼,而是明確地指出,“孝子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意思是孝心盡到就行了,不要在物質上苛求什麼。

俗語: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是何意?蘊含深刻哲理

如果苛求物質或者事功,那古往今來世界上就沒有孝子,二十四孝圖裡的故事有不少都是很窮的孝子,比如說郭巨埋兒,郭巨家裡很窮吃不上飯,為了贍養父母,郭巨決定把自己的兒子活埋了,把糧食節省下來贍養父母,結果就在郭巨挖坑準備活埋兒子的時候,從土裡挖出了金子,一下就解決了貧窮的問題,這是上天對郭巨的孝心的獎賞。

但是這個故事看上去還是血淋淋的,這個故事讓人感到恐懼,這樣的孝心太殘酷,這樣的做法太野蠻,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怎麼樣才能夠盡孝,是整個故事的核心思想,在無法兩全的情況下,只能犧牲子女保住老人。

這是封建社會特定的歷史時期形成的,保護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的利益的一種思想,目的就是培養逆來順受的順民,古代人把家和國是等量齊觀的,家長在國家層面就是皇帝,為了維護皇帝的利益可以犧牲一切,家天下嘛!

整個國家都是皇帝家的,所以皇帝可以隨意處置。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在社會上要忠於皇帝,這兩樣是一體的,不能割裂,所以封建社會的所謂忠孝是為了最後一個終極目的——維護皇權而提倡的。

俗語: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是何意?蘊含深刻哲理

從古至今有哪個皇帝能像郭巨埋兒一樣盡孝呢?做不到的,連皇帝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對於一般的百姓而言就更難做到了,所以孝順父母只是一種心意,一種感情,重在情感上的交流和關愛,並不是要把物質方面的供養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

這是符合社會實際的,如果人人都要在盡孝上攀比物質層面的贍養,那誰也比不過皇帝,但是皇帝的孝心就真的比一般人大嗎?那倒不一定,郭巨的孝心就超過了所有皇帝。所以盡孝是一份心,為啥要叫孝心呢?就是這個道理。

TAG: 郭巨盡孝孝心皇帝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