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乾隆三十六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像往常一樣批閱著一份份奏摺,突然看到了一份重要的摺子。乾隆將這份摺子看了幾遍,本想拿起筆在上面批些什麼,卻轉而搖搖頭又將筆放下了。

原來這份摺子是直隸總督楊廷璋上奏的,內容與一項水利工程的修建有關。從這份摺子中乾隆皇帝得知由於這一年雨水過多,南運河有可能會再次決口,楊廷璋建議在天津芥園修一座減水壩以備洩洪。

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南運河靠近京杭大運河的北端,南起山東省四女寺,流經河北省的吳橋、東光、泊頭、滄縣、青縣,北至天津靜海縣。

這段運河最早是中國東漢末年曹操命人挖的一條運糧河。從隋唐時期開始它逐漸成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為了與天津以北的北運河相對應,天津南至山東四女寺這段運河便被稱為南運河。

那麼修建減水壩只是一項不大的水利工程,乾隆皇帝為什麼會如此重視呢?原來中國明清時期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已經成為官方漕糧的主要運輸通道,北京城內的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之父和民食調劑基本都要靠徵收江南各省的漕糧。漕運水道自然成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如果南運河決口導致漕運中斷,就會切斷這條經濟命脈,朝廷勢必會陷入被動狀態。乾隆皇帝認為在南運河修建分洪設施非常有必要,但修建的地點不能在天津。天津與京城距離太近,若在天津設定水壩一旦洪水擋不住,京城必定會陷入危機。應該另找一個地方修壩。在幾番商議過後,乾隆皇帝決定親自帶隊外出考察。

乾隆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帶著一行人從北京出發,一路沿大運河向南行進,邊走邊對沿岸地勢做著勘察。

當他們沿運河來到河北滄縣一處叫捷地的地方時,乾隆皇帝停了下來。在研究過捷地的地形地勢後,乾隆皇帝與眾位大臣決定就在這裡修建減水壩了。

滄縣如今是河北省滄州市的一部分,位於南運河的中游。作為入京前的咽喉要道,滄縣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運河上至關重要的一站。

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滄州市博物館大運河展廳內就儲存有許多從南運河滄州段打撈出來的文物,其中既有燒造精美的碗碟盤罐,也有供船員或官員們在乘船途中娛樂時使用的骰子、棋子、骨牌以及梳子、菸袋等生活用品。

經過實地考察,乾隆皇帝認為南運河上的分洪設施不用重新修建,只要將興濟、捷地兩條減河上的分洪閘改為減水壩就可以了。

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其實捷地分洪閘是個有意思的工程,它建於明弘治三年,起初為壩,後來從壩改成閘,又由閘改成壩,往復了不止一兩回。

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捷地分洪閘坐落於河北省滄縣捷地鎮西南,它是捷地減河的重要工程。歷史上的南運河水患頻繁,明弘治三年,朝廷選擇在運河進入京津之前的咽喉要道滄州捷地挖了一條專門用於分析運河洪水的人工河道——捷地減河。

除了減河以外,自明弘治三年起,朝廷還反覆嘗試透過滾水壩、分洪閘等水利工程來控制運河水位,防止洪澇災害發生,但結果卻並不理想。

乾隆三十六年,在乾隆皇帝的指揮下,捷地分洪閘又被改為了減水壩。改造工程結束後,乾隆皇帝親筆題寫了一首《壩工紀事》七言詩,並在每一句詩的後面都用小一號字型做了解釋,詳細的記載了當時南運河水患的治理背景、君臣商議以及朝廷決斷的整個過程。

後來,當地官員將這首七言詩刻在石碑上,並將石碑立在了滄縣南郊的南運河邊上。

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這塊乾隆玉石碑高1。79米,寬1。25米,厚0。3米,分為碑座、碑身和和碑帽三部分。碑座由青石雕琢而成,周邊刻有云朵圖案,碑身為漢白玉材質,碑帽上裝飾有四條盤繞的虯龍。碑上除了刻著乾隆皇帝題寫的《壩工紀事》七言詩以外,還有一首五言詩。

捷地減水壩完工後,乾隆皇帝也不確定自己的決策是否正確,於是在工程結束後曾多次詢問減水壩的分洪效果。

十七年後乾隆下江南路過捷地,又實地察看了減水壩,並留下了一首五言詩。後來當地官員又命人將這首五言詩刻在了乾隆御詩碑的另一面。

經過歲月侵蝕,碑身上的字跡已經很難辨認。但透過相關記載可以得知,捷地工程竣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南運河都沒有再發生水患。

乾隆皇帝去世後人們對捷地分洪設施的改動並未停止。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捷地減水壩先是被改為溢流堰,而後再改成八孔分洪閘,分洪效率進一步提高。

南運河河段彎道非常多,經統計僅南運河滄州段就有八十多道彎。彎道多,險工險段也不少。一旦洪水猛烈的來襲,彎道處便會受到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強大沖擊力,這時候如果彎口抵擋不住衝擊,就非常容易發生決口危及周邊的村莊。

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興濟、捷地減河修建後有效緩解了南運河的水患。然而到了清朝末期,由於疏於管理,減河河道變得越來越淤。一場嚴重水患發生了,洪水淹沒了南運河沿岸的幾十個村子,有大批災民陷入絕境。

就在大家瀕臨絕望的時候,一船船糯米沿著運河自南而來。當地有一位姓謝的鄉紳發現這一年的雨水尤其多,擔心年久失修的壩體無力抵抗洪水侵襲,提前出資從南方購買了上千袋糯米,果不其然這一年的雨季洪水沖毀了堤壩引發了水患。

在謝鄉紳的組織下人們自發加入工程隊,將糯米湯與白灰、黃土灰夯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堤壩,從此這處位置再也沒有發生過絕口。為了紀念謝姓鄉紳,堤壩的名字便被命名為了謝家壩。

大運河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水利工程

謝家壩全長218米,寬3。6米,高5米。根據近幾年當地文物部門勘察,謝家壩為灰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築。夯土以下為毛石墊層,基礎為原土打入木樁,壩體穩定性非常好。即使在歷經百年滄桑之後,謝家壩壩體也依然堅固異常。

如今謝家壩已經成為大運河河堤防洪設施的典型代表,也是南運河結構儲存最好的夯土壩之一。

清朝末年,清政府釋出停漕令,撤銷大運河統一管理機構。運河個別河段由於泥沙堆積逐漸枯竭斷行,但堅固的捷地閘、謝家壩等水利工程仍靜靜的矗立在大運河邊,為人們繼續講述著運河水勢滔滔的年代他們曾發揮過的重要作用。

TAG: 南運河捷地乾隆皇帝水壩分洪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