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較高呢?魯桓公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相比現代人來說,古人常常更加的愛惜他們的名聲,做什麼事情都會想一想這樣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對自己的名聲的影響,因此相對來說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較高。那麼為什麼古人會對自己的道德有這麼高的要求呢?這就不得不說說古代的“春秋筆法”了。

所謂春秋筆法,就是孔子寫《春秋》時採用的寫作方法,簡短明確,而又好惡分明,左丘明寫道:

為什麼古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較高呢?魯桓公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

孔子在《春秋》裡面對正義的人和事一點兒也不吝嗇歌頌,對於不正義的人和事則是一點兒也不吝嗇地抨擊、嘲諷。而這一點,在魯桓公這個“反面教材”的身上又體現得淋漓盡致。

魯桓公這個人,可以說他的出身就是一個錯誤,也是一個時代道德敗壞的產物。魯桓公的爸爸給他的哥哥魯隱公娶了一個宋國的女子,但是魯桓公的爸爸看到宋國女子非常的漂亮,於是還沒有等到魯隱公來迎接新娘子,就自己佔有了她,然後生下了魯桓公。所以說,魯桓公的出身就有一定的問題,這也可能是他後面一系列奇怪行為的根源之一。

為什麼古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較高呢?魯桓公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因為魯隱公比魯桓公大了很多,所以後面過人就讓魯隱公代掌魯國,魯隱公也一直想著把政權還給他的弟弟,不過最後魯隱公還是被群臣和魯桓公勾結而殺了,所以歷史記載為:

“元年春。王。桓無王,其曰王何也?謹始也。其曰無王何也?桓弟弒兄,臣弒君,天子不能定,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

所以在這裡史官就透過短短的幾個字把魯桓公的卑劣上位手段給寫得清清楚楚了。

然後魯桓公這個人也還是比較有雄心壯志的,一上臺就想著要建功立業,在當時的社會來說,建功立業的最好辦法就是組織或者參與其他各國的會盟,魯桓公也是這麼想的。於是桓公二年,他與齊國、陳國、鄭國,以謀求透過戰爭來獲取宋國的土地,於是《穀梁春秋》這樣記載道:

為什麼古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較高呢?魯桓公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於稷,以成宋亂。以者,內為志焉爾,公為志乎成是亂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辭而加之焉。於內之惡,而君子無遺焉爾。”

什麼意思呢?就是咱這個桓公,一天沒想什麼好事,就想著去把宋國搞亂,即“以成宋亂”,咱們這些記載史書的人,對這種昏君是的錯誤行為是一個都不會落下的,即“於內之惡,而君子無遺焉爾。”

等到桓公與盟國打敗了宋國,並且拿出來從宋國搶過來的戰利品,《穀梁春秋》又惡狠狠的寫到:“桓內弒其君,外成人之亂,受賂而退,以事其祖,非禮也。”

一句話,魯桓公在內弒殺自己的哥哥,在外又擾亂宋國,他雖然打了勝仗拿來戰利品祭祀祖先,但這是不符合禮制的,也是得不到祖先的承認的。

為什麼古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較高呢?魯桓公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桓公三年的時候,他娶了齊國王室女子作為妻子——這個妻子讓他倒黴的人生更加倒黴,而且《春秋》裡面的記載也很有意思:

“九月,齊侯送姜氏於言雚。禮,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門,諸母兄弟不出闕門。”

意思就是齊侯送這個女子出嫁違背了禮制,一個男人不合禮制的送一個女人送這麼遠,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大家也能想到吧,不過《春秋》還是替魯桓公有所遮掩,並沒有直接記載齊侯和魯桓公老婆的姦情。

雖然《春秋》儘可能地替魯桓公遮掩這件醜事,但是遮掩不住了也就不遮掩了。最後魯桓公就是因為他這個老婆“齊姜”與齊國國君偷情而死,《左氏春秋》記載:

為什麼古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較高呢?魯桓公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公會齊侯於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於車。”

齊姜與齊侯偷情,被魯桓公責罵,齊姜就向齊侯告狀,然後齊侯就想辦法殺了魯桓公。

因為父親偷情而產生的魯桓公,最終又因為老婆偷情而死,而他一輩子弒君謀國的故事也被史書記載得清清楚楚,他這輩子不僅活著沒過幾天正經的好日子,死了還要遭受千古唾罵!想到這裡,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古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特別高呢?

因為史書會把你做的壞事記得清清楚楚,然後千年之後也會有人唾罵你的一生。所以,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TAG: 魯桓公齊侯宋國春秋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