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有免死鐵券的一種殺法”

“大臣有免死鐵券的一種殺法”

01

大約在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的時候,明成祖朱棣遇上了一樁頭疼事兒。

這事兒,說來不小:家國天下,宗法立長,也該確定太子人選了。

說白了,即立儲,敲定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

萬一哪天出點啥事,自己崩了,薨了,也好有主事的,不至於皇權旁落。

彼時,主要候選人有兩個。

一是長子朱高熾,生性沉穩,儒雅仁愛,深得皇祖父朱元璋喜歡。

要說缺點嘛,那便是身胖腿瘸,眼神也不濟。

簡言之,顏值不高;

另一位,則是漢王朱高煦,形象氣質俱佳,帥哥一枚,且在靖難之變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單項選擇,非此即彼,到底該立誰呢?

沉思之中,朱棣想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便是《永樂大典》的總編、時任內閣首輔的解縉解大紳。

“大臣有免死鐵券的一種殺法”

解縉

02

在大明鼎盛時代,解縉的確是個非常牛掰的人物:出身書香世家,自幼聰明絕頂,素有“神童”之譽。

據傳,尚在襁褓(1369年出生),他娘便教他咿呀識字,半點都沒輸在起跑線上;

7歲便能誦詩作文;

到了12歲,啥四書五經,全背得滾瓜爛熟。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此時解縉18歲),江西鄉試,解縉輕鬆晉級,摘得解元;

轉年殿試,更是與兄長解綸、妹夫黃金華,聯手創造了“一門三進士”的佳話。

“縉以冗散自恣耶。”

朱元璋非常器重他,點為翰林學士,天天帶在身邊,不離不棄宛如一雙好基友。

且在私下抱腰摟肩道,“大紳(他的字)啊,我和你明面上是君臣,其實,我一直拿你當兒子看呢。你對我應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別怕得罪人,我賞你一塊免死牌。”

解縉聽罷,自是感動涕零,次日便上呈萬言書,緊接著又來了個《太平十策》。

朱元璋大讚,果然是我大明第一才子!

及至明成祖朱棣繼承大統,同樣很瞧得起他。

“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語出清人張廷玉著《明史解縉傳》)這可是朱棣的原話,絲毫沒添油加醋。

所以,立太子這等大事,有必要聽聽老謝的意見。

一日,朱棣召解縉進宮,說起這事兒,且有意立老二朱高煦為太子。解縉一聽,直接就將腦袋搖成了撥浪鼓,引經據典好一通嘚啵:

——“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

意思是說,按祖宗禮法,自古至今,都應該立長子為太子。皇太子朱高熾重仁重孝,是不二之選。

如果舍了他,非得用老二,你就瞧著吧,老二可是惹禍根苗,將來麻煩事多著呢。

聽著聽著,朱棣不覺皺了眉,走了神。

03

事實上,朱棣皺眉,走神,並非在考慮解縉的諫言,而是在心裡嘀咕他呢:

你個老傢伙,難怪我爹說你“以冗散自恣”,恃才傲物不知天高地厚。

想當初,我爹誅殺韓國公李善長,你就上書叨叨叨,活該被貶。

如今,我升任大明掌門人,我想立誰,能沒主見?

跟你商量商量,是看得起你,讓你別站錯隊。

再者,這是我們老朱家的家事。

你個外人,還真拿自己當盤菜,扯上長篇大論了。

面對唾沫橫飛的解縉,朱棣甚是不悅。

而這話,不知怎麼就傳到了漢王朱高煦耳中。

漢王恨得牙癢,自然視解縉為眼中釘肉中刺,暗中找機會,誓要拔了他當牙籤用。

至此,如果解縉退一步,陪個笑臉,說句軟話,也許就能化干戈為玉帛。

可他偏不信邪,偏要誓死捍衛宗法禮制,力保朱高熾,還一而再再而三,得空就嚮明成祖朱棣打小報告。

今兒說,漢王飛揚跋扈,裝老大;

明兒說,漢王僣用乘輿器物,逾規越矩;

後天又白話,漢王偷偷招募鐵匠,打造兵器呢…

婆婆媽媽,聒噪多了,明成祖煩了,也翻了臉:

你解縉算老幾,總操心我家的事兒幹啥?

不管咋樣,朱高煦都是我老朱的種,親兒子。

子不教,父之過,你嘚啵嘚,沒完沒了,這不擺明了損我教子無方嗎?

再嗶嗶,老子杖斃了你。

恰恰在這當兒,東南亞出事了:

安南(今越南)叛亂,烽煙四起。

漢王朱高熾等上書明成祖,要求舉兵鎮壓。

解縉則堅決站隊反對派,聲稱殺戮會招惹天怒人怨,還當以安撫為主。

至此,早已煩死他的明成祖“啪”的拍了龍案:

真特麼不知好歹,貶!

04

永樂四年,一道聖旨,徑將解縉貶往彼時還荒涼偏僻的廣西,降任為布政司參議官。

臨行,與他素有舊怨的禮部郎中李至剛又落井下石,上了一封誣告信。朱棣看罷,樂了:

繼續貶,去交趾吧,督餉化州!

一轉眼,到了永樂八年(1410年)。

這年,解縉跋山涉水,回京嚮明成祖朱棣彙報督餉情況。

可前腳剛抵達南京,便得知朱棣御駕親征,率領50萬兵馬遠征韃靼去了。

見不著皇上,閒得沒事幹,解縉便溜溜達達,去了太子府和朱高熾敘舊。

按說,解縉做過朱高熾的老師,師生見個面,喝喝茶聊聊天,倒也無可厚非。

可恰是這個看似再尋常不過的舉動,卻引來了殺身之禍:

皇位之爭,日趨白熱化。你個貶臣卻趁聖上遠征之機,私見朱高熾?啥意思?

該不會圖謀不軌,意欲篡權奪位吧?

等到朱棣班師回朝,漢王朱高煦便籠絡一幫大臣,添枝加葉,添油加醋,扇陰風點鬼火,啪啪啪,往解縉腦袋上扣了無數只屎盆子。

朱棣龍顏大怒,當場詔令錦衣衛逮捕解縉,打入死牢候審。

對這樁公案,《明通鑑》如是記載:

“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

“大臣有免死鐵券的一種殺法”

解縉草書

05

永樂十三年,深冬。

至此,解縉已在死牢黑獄中被關押了整整5個年頭。

一日,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向朱棣上報囚犯名單,朱棣瞅見了解縉的名字,接著說出一句水平很高的話:

——“縉猶在耶?”

解縉還在嗎?

這個人咋還活著?

長年幹特務工作的紀綱哪能不懂老闆的意圖,當夜便將單衣薄衫、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解縉押到了荒野之中。

是夜,大雪飄飄,寒風如刀,解縉環顧四周,毫無懼色:“你們想殺我?別忘了,我可有太祖賜予的免死鐵券。”

對了,就是前文所說的朱元璋賜給他的免死牌,也叫丹書金券,誓書鐵券,是帝王授予功臣勳貴們的一種免死憑證。想當年,朱元璋稱帝應天府,論功行賞,跟搞批發似的,總共給34位開國功臣頒了丹書金券。後來,也賞了解縉一塊。

如果你以為君無戲言,有了免死牌,就能長命百歲,那就大錯特錯了。及至朱元璋開始誅殺功臣,免死鐵券貶值退市了,秒變廢鐵一塊:

免一死的,朕就判你兩死;保八命的,我就判你九死。總之,必須得死。

一路殺將下來,34個功臣幾無得善終者,殃及官吏亦高達數十萬眾。

“大人有免死鐵券,我們當然不敢造次。可老天要殺你,我們也不敢挽留。”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陰惻惻說罷,一招手,幾個錦衣衛卒譁呼啦圍上,很快剝除了解縉的薄衫。

“謝大人,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我等也非常敬仰你。可你太犟,太較真,太愛操心皇上家裡的事兒。得罪了,咱們各為其主,你也休怪我無情。恭送你一路走好。”

當夜,一場罕見大雪飄飄灑灑,落滿了解縉的雙肩,覆蓋了他那具瘦削而孤傲挺立於天地之間的不屈身體。

“大臣有免死鐵券的一種殺法”

史載,解縉凍斃雪野沒多久,漢王朱高煦便加快了奪位行動。

明成祖朱棣覺察苗頭不對,改封其屬地為山東青州,命其履任。

漢王不願離京,朱棣大怒,終下狠心將其廢為庶人,也算勉強了結了一場宮廷內鬥。

自古朝堂詭譎,宮鬥險惡,伴君如伴虎,

“義節千秋壯,文章百代尊”

的大明第一才子,就這樣枉成了皇權爭鬥的犧牲品,慼慼凍斃雪夜,還累及妻兒宗族,悉數流放遼東苦寒之地。

“大臣有免死鐵券的一種殺法”

整體來說,拿免死鐵券,和拿一條鹹魚,沒啥區別~

“大臣有免死鐵券的一種殺法”

下次你老闆說:放手幹,砸了我不計較~

你可別犯傻!

TAG: 解縉朱棣漢王朱高熾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