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九 漢孝武元光元年——白話資治通鑑

世宗孝武皇帝元光元年丁未、西元前134年

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從董仲舒之言也。

譯:

冬季,十一月,武帝首次命令天下各郡國各自察舉孝廉各一人,這是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

評:

這是察舉制的開端,最初,舉孝廉是舉孝一人,察廉一人。然而終兩漢之世,孝廉往往連稱而混同於一科。被舉者多為州郡屬吏或通曉儒經的儒生,被舉後,沒有官職者授以官職,原為小官者升為大官。透過舉孝廉,在社會上造成在家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輿論和風尚,起到了教化士人,改善社會風氣的作用。

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雲中,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雁門;六月,罷。廣與程不識俱以邊太守將兵,有名當時。廣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刁斗,士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鹹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廣之略,士卒亦多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

譯:

衛尉京城南部禁衛軍統領李廣擔任驍騎將軍,駐守雲中郡治所位於今內蒙古托克托,中尉京城北部禁衛軍統領程不識擔任車騎將軍,駐守雁門郡治所位於今山西右玉縣。六月,朝廷罷免了他們二人的軍事職務。李廣和程不識都以邊境郡守的身份指揮軍隊,當時很有名氣。李廣指揮行軍沒有固定編制和行列陣勢,選擇水甜草肥的地方駐紮下來,人人自便,夜間也不派設巡更士兵敲打著刁斗警衛營盤,軍中指揮部的文書簡單便宜;但是,也遠遠地派出監視敵軍的偵察哨兵,軍營未曾遭到襲擊。程不識則整肅軍事編制,講究佇列和佈陣安營,夜間敲刁斗巡邏,軍中官佐處理軍隊文書一直忙到天明,軍隊不能隨意休息;然而也沒有遇到危險。程不識說:『李廣的軍隊很簡單便宜,但是,如果敵人突然襲擊它,就沒有辦法抵禦;而李廣計程車兵也很自在,都心甘情願地為他拼力死戰。我的軍隊雖然軍務煩擾,但敵人也不能侵犯我。』但是,匈奴人更害怕李廣的謀略,漢軍士兵也多數願意跟隨李廣作戰,而苦於跟隨程不識。

臣光曰:【易】曰:『師出以律,否臧兇。』言治眾而不用法,無不兇也。李廣之將,使人人自便。以廣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為法。何則?其繼者難也;況與之並時而為將乎!夫小人之情,樂於安肆而昧於近禍,彼既以程不識為煩擾而樂於從廣,且將仇其上而不服。然則簡易之害,非徒廣軍以禁虜之倉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嚴終』,為將者,亦嚴而已矣。然則效程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哉!

譯:

臣司馬光曰:【易經】說:『軍隊一出動就要有嚴格的軍幻,否則,不論勝敗都是兇。』這是說統領大軍而不用法紀來控馭,沒有不兇的。李廣統領軍隊,使人人自便。憑李廣的奇才,這樣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他的方法引為楷模來效法。為什麼呢?誰要繼續沿用這一方法卻很難,更何況與李廣同時做將領的人呢!說到普通人的本來性情,都喜好安逸,而不知道接近禍害的危險,那些士兵們既然認為程不識治軍嚴苛煩擾,而願意跟隨李廣作戰,勢必將要仇視他們的長官而不服從指揮。這樣說來,指揮軍隊簡單便宜的危害,就不僅僅是李廣的軍隊無法防禦敵人突然襲擊之一點了!所以說『軍隊的事情要始終嚴格』,統領軍隊,也就是嚴格而已。如果這樣的話,仿效程不識用兵,即便是打不了勝仗,還可以保證不失敗;如果學習李廣的方法,很少能避免全軍覆滅的結局啊!

評:

司馬遷說『匈奴人害怕李廣的戰術,漢軍士兵也樂於追隨李廣而苦於做程不識的手下。』司馬光說『仿效程不識用兵,即便是打不了勝仗,還可以保證不失敗;如果學習李廣的方法,很少能避免全軍覆滅的結局』他們的說法都過於片面。作為武將,有的人善攻,有的人善守,有的人擅長統率大部隊,有的人擅長統率小部隊。程不識嚴格治軍,要求夜間必須擊刁斗,賬務文書要準確無誤,這是守兵之將。李廣治軍寬簡,人人自便,是攻兵之將。隊伍嚴整,偵察警戒詳密,是統率大軍之道。刁斗不警,文書省約,是統率小部隊之道。隊伍整齊地去攻打敵人,容易讓敵人提前發現無功而返。防守時紀律散漫,則容易被敵人抓住漏洞而攻破。用寬簡的方法統率大部隊,容易因指揮不靈而潰散。用嚴謹的作風統率小部隊,則會失去靈活性。所以,李廣和程不識各有各的專長。能否打勝仗,在於君主如何運用他們。

夏,四月,赦天下。

譯:

夏季,四月,武帝宣佈大赦天下。

五月,詔舉賢良、文學、上親策之。

譯:

五月,下詔察舉賢良、文學、武帝親自出題考試。

評:

漢代察舉賢良屬於特舉。此科具體名稱不固定,一般稱賢良方正,或賢良文學。有時賢良方正連言能直言極諫者;有時單舉能直言者。有時賢良方正連言可親民者,即直接選拔親民的官吏;有時賢良方正又與有道術之士相聯,於是,有道曾為東漢察舉的獨立科目。在漢代,賢良方正常與文學相連稱,有時以賢良與文學並立為二科,有時則連稱為賢良文學。實際上,賢良與文學相似,都是指通經達變之士,文學實指經學。察舉賢良是依照皇帝詔令的規定,由公卿諸侯王、郡守等高階官吏舉薦,送至朝廷,皇帝親自過問,分別高下,授以官職。有時一策即畢;有時還有二策、三策,如董仲舒即連對三策,而授以江都相。每詔賢良對策者常達百數人。在漢代所有察舉科目中,皇帝對賢良方正一科極為重視。有人說,論輕重以賢良為重,論得人以孝廉為多。這是有根據的論斷。

秋,七月,癸未,日有食之。

譯:

秋季,七月,癸未二十九日,出現日食。

TAG: 李廣程不識賢良刁斗察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