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身邊的公孫策、展昭、王馬張趙,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誰?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小時候一直有個疑問,歌詞裡為什麼不寫展昭展大俠,哪怕算無遺策的師爺公孫策也比王朝和馬漢強啊?並且包大人每次都是先喊張龍趙虎,而不是歌詞裡的王朝馬漢啊!

包拯身邊的公孫策、展昭、王馬張趙,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誰?

現在長大了才知道其中的原因,這主要就是歌詞押韻和傳唱的需要,王朝馬漢唱起來順溜好聽。如果唱公孫策展昭,或者張龍趙虎在身邊總感覺彆扭!

那麼,這六人組合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麼?首先我們先看看包拯這個人。

包拯,999年,出生年都這麼牛,出生在安徽合肥,這塊風水寶地出了中國歷史上很多名相。合肥其實沒有它古時候的名字出彩,古代合肥叫廬州,至今安徽還有人建議將合肥改名為廬州。

包拯身邊的公孫策、展昭、王馬張趙,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誰?

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開始走上仕途。包大人的仕途還是順利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1061年,包拯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包青天”。包青天這是老百姓對包大人一生的寫照,可不是現在的電視劇粉飾的,從一件事情中就可見一斑。

1041年,包拯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端州出產硯臺,此前的知府趁著進貢大都斂取是貢數幾十倍的硯臺,來贈送給當朝權貴。包拯命令製造的硯臺僅僅滿足貢數,他在任滿一年沒拿一方硯臺回家。

包拯身邊的公孫策、展昭、王馬張趙,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誰?

現在的人估計會說他不懂人情世故,可咱們社會主義國家就是需要這樣剛正不阿、不通人情世故的青天大老爺,才能造福一方老百姓。

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他不僅自己清廉,還深知家人後方廉潔的重要性,嚴禁後院起火,包拯曾著家訓:“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層東壁,以詔後世。”

包拯身邊的公孫策、展昭、王馬張趙,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誰?

他身邊的官差和衙役自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同樣保持著高風亮節的情操。可惜,翻閱正史典籍,只能遺憾地告訴大家一件真相:公孫策、展昭、張龍趙虎、王朝馬漢這六尊神歷史上是不存在的,都是後世人的藝術加工出來的虛擬人物。

這些人物都是文學作品裡面虛構出來的“俠士”。而歷史上,開封府的“包青天”身邊並沒有這些人物的存在。甚至“師爺”這一說法始於明朝,興盛於清朝,而宋朝時候相應的人則有“幕職官”等專門的名稱。

可是,即便是這樣,我們也還是喜歡這六位大俠的,加上他們的主心骨包拯,這七人組合正是最好的拍檔,也是老百姓心中嚮往的,他們雖是封建時代的歷史人物,但真心為民請命就行。

包拯身邊的公孫策、展昭、王馬張趙,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誰?

我們的國家也有包青天,只不過他們在默默的崗位上無私地奉獻著,等待被人發現而已,或者他們不喜歡拋頭露面而已,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就感到幸福和滿足了!

TAG: 包拯包青天馬漢硯臺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