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警情通報火“出圈”,這樣的文風究竟好不好?

【編者按】

“居民們,我們的心態要崩了”“殺豬盤,多麼侮辱人的叫法”……最近,河北承德牛圈子溝派出所的警情通報“出圈”了。派出所方面稱,希望藉此提醒當地群眾謹防詐騙。對此,你怎麼看?

大家談|警情通報火“出圈”,這樣的文風究竟好不好?

警情通報“出格”也出色

■維 辰

除了接地氣的文風,牛圈子溝派出所所長還在“承德被騙第一小區”錄製影片“現身說法”,這波宣傳操作很有“網感”。

警情通報主要有兩種功能:實現政府資訊公開透明,保障公民知情權;提高公民防範意識,有效預防犯罪,提高公安機關工作效能。不同於黨政機關內部交流的公文,警情通報直接面向群眾,不必苛求格式統一、用語死板。

哪種文風能更好提高群眾防詐意識,更好實現警情通報制度功能,有關探索就值得嘗試。

資訊到達受眾,是產生傳播效果的前提。該警情通報寫到,只要花10分鐘稍微瞭解一下套路,就不會反覆跳進同一個坑裡。但難就難在,如何讓群眾拿出10分鐘時間,去了解自認為“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套路。先保證群眾不會一看到就划走,願意接觸通報內容,再用群眾的語言說服群眾,才能更好實現宣傳效果。這並非提倡政務新媒體一味迎合受眾,

而是在把握活潑和娛樂化界限的基礎上,創新傳播方式,積極主動作為。

從釋出詐騙案件到轄區居民微信群,到發現文字不便於傳播後改為製圖,到釋出在社交平臺和短影片平臺,民警為了反詐宣傳也是拼了。7月中旬到10月初,該轄區的電信詐騙案發案總數下降了30%左右,是實打實的反詐效果。

在更大範圍來看,一些受輿論高度認可的警情通報,都各有風格特點。2016年6月,網傳“司機群體械鬥致一死多傷”,南京江寧警方以長篇圖文通報闢謠不實資訊;2019年2月,針對“莘縣燕塔一青年男子墜落身亡”,山東莘縣公安局作出“繫個人自殺行為”說明後,以充滿人情味的方式勸說大家珍惜生命。無論是視覺化表達,還是適當加入觀點態度,

說給群眾的話,就是要讓群眾樂意聽、聽得明白。

警情通報要守住分寸

■篤 鮮

警情通報真能這樣寫嗎?

公眾固然反感堆砌套話的官樣文章,但警情通報與一般的機關檔案有本質區別。警情通報最基本的功能,是把案件可以公開的部分及時、如實地披露,保障公眾知情權。事關法律執行與責任追究,警情通報需要使用法律語言,務求措辭精確、敘事簡潔、說理清晰。口語化表達是很親切,但該用的術語不用,該講的法條不講,

萬一模糊了案情,錯放了重點,讓真正想了解相關案情的人面對著夾雜一堆表情包、語氣詞的通報摸不著頭腦,就得不償失了。

這與裁判文書行文有異曲同工之處,哪怕是再有文學底蘊的法官,我們也不需要他在判決書中慷慨陳詞,表達對罪犯的憤怒和對公眾的勸勉。因為我們對這類文書的期待從來都不是多麼有文采,多麼生動,而是用最簡明確切的語言告知真相,直截了當地宣示國家機關處斷。

事實上,警情通報使用藍底白字書寫,也是為了使文字足夠醒目,讓讀者一目瞭然。

另一方面,在警情通報中嬉笑怒罵,會降低公安機關執法的嚴肅性。牛圈子溝派出所反詐宣傳的良苦用心完全可以理解,大家也期待公職人員能夠多接地氣、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溝通。前不久,秦皇島反詐中心的陳警官在直播平臺上連麥宣傳反詐,同樣因為形式新穎受到網友支援。

然而,二者的區別在於,陳警官是利用業餘時間,在非正式場合和群眾溝通,警情通報則是以正式的官方檔案形式出現,箇中邊界不宜逾越。

如果警情通報以後都照這個套路來,動輒說“我們心態要崩”,只怕公眾心態也要崩了。

警方有這份心當然很好,但更適合用線上下反詐標語,用在警方的自媒體賬號推送,用在日常和群眾溝通宣傳。至於警情通報,仍應恪守作為“通報”的規矩。

【欄目主持人】丁建庭

【投稿郵箱】nfrbpl @126。com

【作者】

南方評論

TAG: 警情通報群眾反詐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