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墳”有多殘忍?把60歲老人關進墳墓,送一頓飯加一塊磚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俗語,但是在早些年代卻有著活埋老人的陋習——瓦罐墳。那麼什麼是瓦罐墳呢?接下來請跟隨筆者的腳步一起去一探究竟。

“瓦罐墳”有多殘忍?把60歲老人關進墳墓,送一頓飯加一塊磚

瓦罐墳

瓦罐墳,顧名思義就是外形像瓦罐一樣的墳墓,一般是依山而建,三面有牆,然後只有一個地方有出口,有點類似於現代陝北一帶的窯洞。

老人到了年齡之後,他們的子女就會挖好一個洞穴,然後讓老人進去,此後每到飯點,子女就會送餐食過來給老人食用,等老人吃完飯,碗筷收走,就砌一塊磚在出口那裡,如此迴圈往復,直到洞口全部封閉,最後老人活活在密閉的空間裡窒息而亡。

當然,也有老人想過逃跑,年老體弱的他們很快就被追回來,逃跑的後果就是立刻將磚砌滿,讓老人提前死亡。所以大多數老人是選擇認命,安安靜靜地坐在裡面,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瓦罐墳”有多殘忍?把60歲老人關進墳墓,送一頓飯加一塊磚

如此殘忍的對待老人的方式,在當今時代已經沒有了,那是什麼原因讓子女對長輩做出這樣的事情呢?

淘汰

以前的社會,勞動力決定家裡的主導權在誰手中,於是一般是男子當家作主,如果家裡富裕,那麼老人的老年生活是很可觀的,他們承歡膝下,頤養天年,如果家裡貧困,只有一個勞動力,然後子嗣眾多,那麼老年人的境遇就不會那麼好了。

人老之後,行動緩慢,肩不能扛,對於一個貧窮的家庭來說就是災難一樣的存在。古時候人們的平均壽命沒有像現在那麼長,於是,家裡的老人一旦到了六十歲,家裡的親人就開始著手準備瓦罐墳了,老人也默默做好心理準備,準備迎接死亡。

“瓦罐墳”有多殘忍?把60歲老人關進墳墓,送一頓飯加一塊磚

老年人為什麼不會拒絕這樣不孝的行為呢?這都與萬惡的封建迷信思想有關。

到現在都還有這樣一句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當然這是迷信的說法,現在也還有很多人深信不疑。

古人認為,老年人到了一定歲數還不離開的話,每多活一年,家裡的晚輩壽命就會減短一年,活得越久,對一個家庭來說,那就是養了一個瘟神,家裡也會越來越窮,沒有好日子過。這或許也是“老不死”的來由。

為了家的長盛不衰,同時也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後輩如此辛苦,老人選擇了自我的淘汰。在今天看來,這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沒辦法,他們的思想那時候還沒有得到解放。

“瓦罐墳”有多殘忍?把60歲老人關進墳墓,送一頓飯加一塊磚

再有一點就是,老人年齡大了,在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時期,沒有勞動力就意味著家裡的壓力加大,再加上人頭稅,各種稅賦讓一個普通的貧苦家庭苦不堪言,選擇把老人活埋,他們也不願意,奈何形勢所迫,老人的死亡也是來自時代的淘汰。

剔除糟粕

活埋老人的做法不符合當下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念,但是在以孝為先的封建社會,認為這是一種孝道的體現。

這種孝道不可不稱之為“愚孝”,給老人添磚的子女認為自己這樣做也是孝順的一種表現,在某些朝代甚至默許了這種殘忍的盡孝方式。

“瓦罐墳”有多殘忍?把60歲老人關進墳墓,送一頓飯加一塊磚

相傳在宋朝年間,民間出現了一種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怪物,成天迫害百姓,為禍一方,包拯收到任務前去抓捕。可是不知道那個怪物是什麼來頭,此時一個百姓想到了自己家中的老人,他知道是什麼怪物,可是老人已經被自己關進了瓦罐墳。

向包拯說自己家的老人知道這個怪物後,老人才被特許放出來,包拯在老人的幫助下,也成功抓住怪物,後來老人在宋仁宗的特許下,回到家中和兒子團聚,免了瓦罐墳。

糟粕的習俗文化註定是不會長久的,糟糕的瓦罐墳文化在我們漫長的歷史河流之中,只存在了那麼短短的一段時間,這是值得慶幸的。

“瓦罐墳”有多殘忍?把60歲老人關進墳墓,送一頓飯加一塊磚

小結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在非洲考察時也發現有類似的事情,他們會將年紀很大,沒有勞動力的婦女驅逐到森林的深處,讓他們自生自滅,事實上,就是讓她們餓死,或者是被野獸吃掉。這是符合《進化論》的一些觀點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不應該是用在已經有文明的人類身上。在現代這種喪盡天良的瓦罐墳已經消失不見,希望在以後的時光中,它不會再次出現。

TAG: 老人瓦罐家裡怪物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