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千年憶強漢賢隱深山養素心(二)

二、滿城自古龍興地

出保定城,向西幾十裡,便是莽莽太行群山。這裡山體巨大,山脈縱橫相聯,山形複雜奇特,古樹參天蔥鬱,花草奇異繁多,更有山泉淙淙,禽獸出沒。人謂:“

天上之瑤池,人間之仙境。

玉皇坨,海拔超過千米,為滿城區最高山峰。登坨頂遠眺東南,保定城區赫然入目;向東北展望,巍巍狼牙山如在眼前。千百年來,人們絡繹不絕,多以登臨坨頂遠眺一番為人間至趣。

山上有黃龍寺,魏文帝曹丕敇建,古韻遺風猶存。自古有“龍居大平臺,人間福地洞天,九龍相聚之地”之說。

平臺上有一巨形“福”字石,相傳為福星楊成所留。福星在柿樹下與祿星、壽星、禧星談公論正的故事至今留傳。這裡一樹一傳說,一石一故事,移步換景,景景有內涵。

夢迴千年憶強漢賢隱深山養素心(二)

這裡到處都是和龍相關的地名,九龍山、臥龍山、雲龍山、黃龍寺、龍居、龍堂、大龍潭、小龍潭、臥龍崗、望龍山等等。所有這些,都與一條土生土長的黃龍有關。

話說遠古洪荒年代,玉皇大帝的金獅環遊天地,不小心踩踏了地球,一時間天地轟鳴,海嘯不止,洪浪滔天。洪水過後,東山變作東海,西海聳作西山,正在西海哺育九龍娃的龍母自知大難臨頭,順著東瀉急流慌忙入了東海,丟下可憐的九條龍娃留在這海底聳起的太行山。九龍娃的呼救聲,驚動了天上的玉帝,馬上責成王母娘娘主辦搶救龍娃一事。

哪知王母沒把這個當一回子事,她望了望趴在太行山上的九條小龍,漫不經心地笑了笑說,“哪用得著派神仙下凡,在山上打個洞通入東海,不就完事了嗎?”順手拔下金簪往九龍娃棲息處一刺。

因怕傷著龍娃,王母的針刺偏了千分之一毫釐,刺在了東邊的四道河處,刺出的水永不幹涸,直接東海相通,所以到現在四道河的水都深不見底。但此地與幼小的龍娃尚有距離,咫尺天涯,難以跨越。

王母辦完事,簪復發結,便去了蟠桃園,忽又覺不妥,想那九龍娃鑽入東海否?轉身回看,誰知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就這麼一丁點的功夫,八條龍娃相繼乾死在了九龍山上。你現在看這九龍山上,龍體相連,氣韻生動,那半隱半露的龍爪,留下了龍娃在乾涸而死前痛苦掙扎的情態。

也是合該黃龍降生。這九龍娃中有一個赤身金黃者,棲息的身體下邊有一汪水氣,因而得以保全下來。

這條小黃龍,漸漸得了日月星辰的運化,成了氣候,被人們稱作“黃龍”。黃龍者,五方瑞獸之正中,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鉅細,能幽明,能短能長,若隱若現。

到了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獻帝禪位,曹丕繼位,是為魏文帝。當年即改元黃初。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從古都洛陽派出高僧遊歷名山大川,擇地修建佛教寺院,以求佛祖護佑曹魏江山。來到太行山東麓青龍谷探尋的法師,叫慧緣。

一日正午時分,慧緣法師正坐在大青石上休息,忽見南山(玉皇坨)頂上空有強力金光出現,一條黃龍從峰頂飄然下滑,落在不遠處的青石板上,瞬間鑽入地下,不見了蹤跡。

慧緣法師又驚又喜,因為自他遊歷幾個月來,從未見過如此奇妙的景象。於是他加快回到洛陽,把“本來黃龍在天,青龍在地,後因黃龍降臨,青龍讓位”的情節向魏文帝奏報。

魏文帝聞奏,驚喜異常,認為這是上天在昭告天下,魏代漢乃天意,於是下旨將青龍谷更名為“黃龍谷”,命慧緣在此建寺,敕封寺名為“黃龍寺”。

因為是皇帝敕建的寺院,黃龍寺的殿堂樓閣宏偉壯觀,寺中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藥師佛等。一時間香火鼎盛,遠近聞名,歷魏晉南北朝,直達隋唐,遠播明清。

這條黃龍從此消受人間香火,一心在此潛心修煉,法力日漸精進。後來,殿堂廟宇幾興幾衰,終至頹敗。無處棲身的黃龍只好移駕東行,來到黃龍寺東部的一座山上。山上有兩個大深洞,兩洞相通,面闊四、五丈,有一條清淺的小河,河水長年嘩啦啦地流著。從此,黃龍就在此處安居了下來。再後來,人們把黃龍居住的地方,稱做“龍居村”。

夢迴千年憶強漢賢隱深山養素心(二)

黃龍想,我在此地也修持了數千年,又得佛祖之恩,不如在此為百姓們做點善事。這些年,此地連年鬧旱災,莊稼都快要旱死了。白天,黃龍蜇伏在洞中,到了晚上,就施展自己的法術,下一陣兒小雨。一連幾晚上下雨,焦黃的莊稼沒幾天又變成綠蔥蔥的了。全村人看到這番景象,都高興的不得了。但是,誰都不知道事情的原委,黃龍默默地為百姓做著好事。

白天,黃龍又化作一位郎中到村裡送藥。有一個重病垂危的漢子向他討了一點藥,吃下去,沒一個時辰就好了。一傳十,十傳百,全村患病的人都趕過來瞧病,郎中每人給大家分發了一攝藥,人們吃下去都好了!村裡的人十分感謝,圍著郎中不願離開。

其中一位太漢問他是哪個村的,叫什麼名字。這位郎中只是笑笑,沒做回答,趁人們不注意,化作一股清煙離去了。人們都感到很奇怪,並猜測議論著,這位郎中不是個凡人。

村裡人覺得這位好心的仙家遠不了,就在週週的山穴洞府裡找尋,最終找見了黃龍棲息的洞府。為了報恩,人們經常不斷地到洞裡放置些糕點水果等好吃的東西。

有一回,一個村裡人在洞府裡看到黃龍遍體放著金光,向鄉親們昂首致意,約有數丈高。

打這以後,龍居村裡再也沒有鬧過災荒,人們也沒得過什麼病。村裡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天有不測風雲。這天傍晚,天空突然生起了一團黑雲。黃龍知道災難就要降臨了,就給人們寫了許多紙條,讓他們趕快離開這個村子。但是,人們捨不得離開這條黃龍,感念著它為鄉親們做的好事,誰都一動不動。

黑雲越來越近了,一大片黑雲將黃龍的洞口封住,雲頭上幾百名天兵天將把山頭洞口團團圍住,只聽一位領頭的天將高聲斷喝:“該死的小黃龍,你犯了天上的法規,不好好修行,私自施恩於百姓。玉帝震怒,派我等前來拿你!”

立時,天上響起一片炸雷,緊接著又是赤火一片。小黃龍一邊逃一邊反擊。但它反擊的力度已經很小了。多年來,為照顧這一方百姓,其實都是在消耗黃龍數千年來修持的法力。

說也奇怪,黃龍逃往哪裡,雷火就往那裡劈,就往那裡燒。眼看一座座山都被燒焦了,田地裡的莊稼飄著一股子焦糊味。稍不留神,尾巴又被天將砍去了一截兒,疼得黃龍不由得大叫一聲,滿山亂滾。黃龍意識到,不能再相持下去了,不然就會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

於是,它又掙扎著逃回山洞,在洞中的大石頭上印刻上了自己的身形(到現在這塊龍形印石還在洞中),以表達自己的留戀之情,然後灑淚告別眾鄉親。

其時玉帝在天庭早已洞悉這邊的情況,讓他沒想到的是黃龍竟是如此地留戀鄉里,又念九龍娃黃龍身世的艱難,就說“既如此,罷了罷了!”已是早有了主意,喊來身邊神將火速下界傳令。

天兵天將得了玉帝旨意掩旗息鼓,特命黃龍可不歸天庭,向東入石盆溝和下游的南天門繼續修行,並賜金鑰匙一把,兼管護南天門內深藏著的寶藏。但需替天行事,如有違逆,定嚴懲不饒。

這南天門離黃龍的洞府不遠,遠看,就見一高大無比聳入雲間的石壁之門,旁邊還掛著一把碩大的金鑰匙。

黃龍早就知曉,這扇門裡藏著無數的金銀珠寶。曾有一個貪婪的人,千方百計打開了天門的一扇縫,那裡面的寶貝就像流水一般溢了出來。許多人搶奪了過去,從此不再幹莊稼體力活,照樣吃香喝辣。

只一瞬間的功夫,那門又關上了,捎帶著把那個貪心開啟天門的人也捲了進去。許多人都聽到了山門裡那一聲的慘叫,由大到小,後來,一點音訊都聽不到了。

黃龍知道,自己的善心為自己求得了不錯的結果,它知道自己應該繼續潛心修行,秉持公道,方為正理。

這黃龍遵照玉帝的旨意住進了石盆溝,當地人稱為“龍居溝”。黃龍依照天意布風施雨,百姓生活風調雨順,一切都變得合情順意起來。

夢迴千年憶強漢賢隱深山養素心(二)

黃龍出入南天門與石盆溝之間,有時幻化成人形施藥救命,百姓遇到了不能解脫的災難時,就會祈禱黃龍降臨。玉帝對此十分滿意。

又過了不知多少歲月,一天,黃龍忽然自己輕嘆了一口氣。它想起了許多年前與自己困在九龍山的龍兄龍弟,不覺掉下了眼淚。王母娘娘也是好心,玉簪劃錯了一毫,八個龍兄龍弟命喪九龍山,這也怨不得誰。

黃龍開始不吃不喝,憑藉自己千萬年修得的功法,整整用了九九八十一天的時間,才幻化出了其它八條龍的雛形,又在石盆溝幻化出自上而下的九條水瀑,每條龍娃平日裡各居一瀑,隔三差五歡聚一處。

到現在,石盆溝裡的九龍瀑流淌了千年萬年,始終都設有乾涸過。有時,人們走進石盆溝,在某一瀑的僻靜處,若有緣趕得巧,還能聽到九龍娃在一起推杯換盞,嬉笑打鬧的聲音呢。

黃龍與這八位龍兄弟,正合“九龍娃”。八位龍兄弟分別喚做應龍、蛟龍、蟠龍、虯龍、夔龍、蒼龍、金龍、石龍。

應龍,又稱作“土龍”,是有翼之龍。五百年前為角龍,又歷千年為應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於是成了江河湖泊,使水向東流入大海。蛟龍,基形態如人們常見的龍,古有“蛟龍得水,而神可玄也”,傳說甚多。

蟠龍為蟄伏之龍,也稱未昇天之龍,認為幡龍身長四丈,墨青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

虯龍則是傳說中的無角之龍。夔龍則如龍之一足。商周時代的器物上多雕鑄其作為紋飾,也有傳說是帝舜的兩位臣子。

東方七宿合稱巷龍,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也作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為道教所信奉,同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方四神”。

金龍,歷來被民間認為“非常之瑞”。

石龍者,本土之龍,傳有石似龍,歲旱,洗之即雨也。

九龍娃雖出身形態各異,自現身石盆溝(龍居溝,九龍溝)以來,其樂融融,它們也在潛心修煉,期待以後像黃龍一樣修得法力,造福一方,惠及人間。

卻說這一日,黃龍剛與眾龍兄弟聚會完畢,正欲返回自家洞府,忽見眼前山峰現出蓮花寶形,正覺得神異,就聽得左側山間洪聲如雷:“黃龍娃兒,可還記得我麼!”黃龍抬目觀瞧,只見半山腰間,佛祖釋迦牟尼端一坐其上,高大威嚴,趕忙虔誠行禮。

佛祖微微一笑道:“在黃龍寺時,我即知你心境至善,多有仁義之舉,已合我普度眾生之意。既有前世今生之緣,我再為你明示一途!”

說完對方用手一指,眼前現出白玉石橋一座,左右蓮花藕池,立時異香撲鼻。黃龍已是心領神會,再次虔誠致謝。抬眼望時,佛祖己幻化成一座山形,四圍金光放射,此後永矗在這石盆溝的半山腰間,觀世間冷暖,看塵世變遷。

黃龍忽然悟道:明日即是四月初八日,乃佛祖誕生之日,民間又作“浴佛節”。佛祖出生之時,既能說話,會行路。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大地為他的出生而感動,九龍吐水為其沐浴。如今我等九龍娃既聚在這谷裡,又得佛祖恩惠,何不趁這浴佛之節,為佛祖淨身。主意己定,遂與大家相商,九龍娃皆同意。

第二天即是四月初八日,黃龍聚起龍兄弟,各執法力,將整個山谷的清泉溪流含在口中,為佛祖沐浴。但見整個龍居溝內九道勻稱形如天花般的水流,水氣瀰漫,清心除繁。

夢迴千年憶強漢賢隱深山養素心(二)

龍居村及四周村子的百姓早都聞訊趕來,各自齋戒一日,又討些浴佛水來喝,又將溪谷裡百姓家網來的魚兒投至放生橋兩側的荷池裡,為今生來世祈求福報。

看著放生池裡的魚兒歡快地暢遊,再看著百姓們平靜、和順的笑容,黃龍悟念,這不正是佛祖的本心嗎?一念至此,再看佛祖化身石時,但見霞光萬丈,整個山谷明亮異常。

黃龍的故事就到這裡,至於其他龍兄龍弟,也是有故事的,且聽下回在表。

投稿作者:浩渺

TAG: 黃龍九龍佛祖龍娃石盆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