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都不認識的情人節:反映出民俗觀念的薄弱與歷史的失憶

今天是七夕節,但七夕到底是什麼節?

這是我每年都愛提出的問題。也許有人覺得答案很簡單,但對於30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認知中的七夕單純就是“七夕情人節”。每年當七夕將近,許多餐廳或商家都配合這個名目推出優惠活動。今年也不例外,商家們針對七夕推出的促銷廣告,同樣的都包含花束、巧克力和洋酒等商品。

且慢!

鮮花、巧克力、洋酒?這不是跟西方2月14日常見的情人節商品一樣嗎?

牛郎織女都不認識的情人節:反映出民俗觀念的薄弱與歷史的失憶

是的,商家們的廣告上也都用粉紅、粉紫色系的字型來祝你情人節快樂(Happy Valentine‘s Day)!

換句話說,這個“七夕情人節”就是把Valentine’s Day強行移植到中國的結果,它與傳統習俗演進的脈絡並無直接關係,我們應該視之為促進消費的商業活動。然而,因為民俗觀念的薄弱,歷史的失憶,太多人無法分辨商品促銷活動及民俗節日之間的差異。

如果我們套用生態的觀念,七夕情人節是被引進的外來種,它嚴重地威脅了七夕這個民俗節日生存的空間。

愛情在傳統節日中,並非沒有空間,正月十五上元節就是個富有婚戀社交性質的節日,青年男女在元宵期間比其他節日更有機會結識異性、發展戀情,這是春季節日常有的功能。至於農曆七月初七,則是時序入秋後的第一個民俗節日;它可能起源於星辰崇拜,因牽牛、織女星民間敘事中被擬人化,牛、女星一年一度相會的傳說廣為人知,歷來形成了十分豐富的節日習俗。當我們回顧、分析歷史文獻中的七夕習俗,並檢視歸納出的重點,就會發現愛情在七夕頂多只是背景或是過程,

男耕女織的農業習俗

讓我們以牽牛、織女星這七夕傳說的根源作為討論的起點。《詩經》〈大東〉:“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服箱指的是駕車,而古代犧牲本就用牛,推知牽牛原本的意象應為牛。自牛演變為牛郎,是神話人物擺脫動物特徵,逐步向人形轉化的結果,在傳說中很常見。牛在許多文化中都有強壯及豐產的象徵意義,中國的牛也多作耕牛使用,就跟黃帝教人種五穀,嫘祖教人養蠶繅絲有異曲同工之意。照理說,七夕的節日習俗應反映在這兩種層面,而據歷史文獻的記載,也確實如此印證。

牛郎織女都不認識的情人節:反映出民俗觀念的薄弱與歷史的失憶

敘述北宋都城風俗的《東京夢華錄》,記錄了叫做“谷板”和“種生”的有趣習俗。谷板的做法是在一木板上敷一層泥土,種下一些谷種,令其發芽,同時在板上又裝飾一些小茅屋、草木及人偶。種生則是將豆麥浸在水裡,等長出幾寸的芽菜後,再以紅、藍色的綵帶束起來。谷板營造出一個迷你村落的樣態,自泥中長出的苗株,代表農村的作物。種生束起的芽菜,則是模擬作物收成,稻麥穗株紮成捆的樣子。兩種表面上是節日的休閒工藝,內在卻是以模擬巫術“預演”收成,期望獲得豐收的祝願。

農曆七月,在節日習俗初形成的農業時代,是北方糧食作物生長成熟、即將收割的時期,也是以新收成的蔬果穀物祭祀先祖的時機。《禮記》〈月令〉中與此時相對應的孟秋時令就指明:“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即使貴為天子,新登場的穀子也得先送到祖廟祭祀,讓祖先最早享用,這叫做“嘗新祭”。同樣的慶祝收成性質在秋季的其他節日,如七月十五的盂蘭盆會/中元祭及中秋、重陽裡也都可觀察到。

牛郎織女與成年禮

早期的牛郎織女故事代表了一種男耕女織的理想性別分工

,為什麼後來兩人仍得分開呢?據南朝殷芸的《小說》一書指出,河東織女是天帝的孩子,年年都在織布機前織出五彩霞光錦布,忙到無暇打理容貌。天帝憐惜她的辛苦,把她嫁給了河西牽牛郎。婚後,織女卻怠惰,荒廢了織布,天帝一怒,又把她拘回河東,只准夫妻兩人一年相會一次。

牛郎織女都不認識的情人節:反映出民俗觀念的薄弱與歷史的失憶

在民間文學裡,我們常看到主角完成挑戰,最終獲得的獎賞就是婚姻,這種情節稱為“難題求婚”,十分富有成年禮的儀式性質。當主角證實自己習得某種技能、知識,且具備負責任的態度時,表示他已透過考驗,獲得結婚的資格,即“成年=可以結婚”。織女因為擅長織布(習得技能)而獲得婚姻,卻也因荒廢織布(不負責任)而受懲罰,失去了婚姻。

同樣具有強烈的成年禮的難題求婚含義的是貴州苗族的牛郎織女故事。由於在苗族地區流傳,這個故事中的牛郎織女是以對歌的方式來互訴衷情的。而故事中對牛郎的考驗則是在織女回到天上後才開始。織女回到天宮後,牛郎帶著兩個孩子去尋母,天公看到這個凡間來的窮女婿很不樂意,一直想辦法出難題,企圖拆散他們夫妻。

天公所出的難題中包含了伐樹、剝樹皮及燒山欄,都是很有民族及地方特色的工作。苗族人會砍樹、剝樹皮編為牆壁或作為造紙原料。而燒山欄則是一種點火燒盡地表雜草枝枝的整地方法,目的在以植物灰的鉀肥作為後續農耕的肥料,兩道程式合在一起稱為“刀耕火種”,是自新石器時代就傳承下來的一種遷徙農業的技術。

在這個故事裡,牛郎通過了天公的難題考驗,證實自己具有苗族男子農耕勞動的能力,因而得以與織女團圓,維繫婚姻。

牛郎織女都不認識的情人節:反映出民俗觀念的薄弱與歷史的失憶

從男耕女織的本業,到成年、結婚、養育兒女,七夕的節日重點一直都在這個脈絡持續發展。曾經是節日重點的女性“乞巧”,目的也在求取女紅本業的精進。《荊楚歲時記》中記六朝風俗,七夕夜在庭中陳設几案,供上瓜果以乞巧,若是有蟢子(一種蜘蛛)在瓜果上結網,就表示乞巧成功。

以蟢子結網來表示乞巧成功,應該是自蜘蛛結網與織布的經緯交錯類比而來的影響。

然而這個乞巧的儀式也暗含了秋季豐收與婦女孕產的對應,因為瓜果多子,本來就是豐產的象徵,而蟢子讀如“喜子”,又是孕產的吉兆。

女性的孕產後來成為閩南七夕的發展重點,七孃媽的信仰也應運而生。

總之,自古以來,就沒有所謂的七夕情人節,到底從哪一年開始有了農曆七月過情人節的習慣呢?這已經跟端午節吃粽子要沾甜辣醬,中秋節要烤肉的“習俗”一樣,成為不可考證的商業傳說了吧!而且在這一天突然被祝福情人節快樂,感覺還是有那麼點……不知如何是好。

(完)

TAG: 七夕節日情人節織女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