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濟問題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古代經濟問題總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經濟問題,是中國古代最早開始關注的問題之一,因為它直接決定了國家的盛衰和人民的生死存亡。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就曾經多次在他的書中論述經濟相關的問題,比如《管子·乘馬》寫到:“侈則金貴,金貴則貨賤,故傷貨。貨盡而後知不足,是不知量也,事已,而後知貨之有餘,是不知節也,不知量,不知節不可,為之有道。”

古代經濟問題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古代經濟問題總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太平時節,經濟上還可以“無為而治”,因為大家都有錢,倒是不會出什麼大亂子。但是一旦遭遇各種災難,如果不懂經濟學,社會上就會出現很大的危機。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曾經有個同事在社會重大災難後感嘆道:“別人都透過災難賺了一大筆錢,自己啥都沒得到,真是可恥啊!”這大約就是那些等著發國難財的人的心態最真實的描寫吧,所以官員懂經濟學很重要。

無獨有偶,宋朝的時候也曾經發生了大規模的自然災害。這一年是公元1049年,這時候的范仲淹已經60歲的高齡了。江浙一帶發生了大規模的饑荒,宋朝在這個關鍵時刻將這位能文能武的老臣調去做杭州的地方官。曾經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理想的范仲淹沒有絲毫猶豫,馬上趕到了杭州上任。

饑荒很嚴重,許多老百姓家裡都沒有口糧了。不過相比饑荒來說,更嚴重的是當地商人的哄抬物價。因為當時雖然江浙地區發生了饑荒,但是全國其他地方還是有足夠的糧食的,而且宋朝的航海業發達,還有大量從越南等地運過來的糧食,實際上當地的糧食還是可以供應的。

古代經濟問題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古代經濟問題總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但是這時候奸商們抱著社會的危機就是他們的機遇的想法,開始統一大規模提高米價和其他生活日用品的物價。據歷史記載來看,當時一斗米要120文錢。而北宋正常情況下一斗米也就是70文左右的樣子,貴一點兒的話也就是75文,相當於當時當地的米價上漲了近2倍。范仲淹來了之後,對這種情況十分的擔憂。

雖然范仲淹可以動用手中的權力從其他地方調來一些糧食來應急,但是也不可能全靠國家的糧食來賑災。如何制止這幫奸商哄抬物價?如何讓商人們把自己手中的糧食平價甚至低價賣出來?范仲淹陷入了沉思。作為一個能文能武的官員,范仲淹不僅僅讀儒家經典,還會讀一些“雜學”,這時候他想起了《管子》這本書的內容。

古代經濟問題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古代經濟問題總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當年齊國和楚國都是強國,齊桓公想要使楚國臣服,但是又不想直接對楚國開戰,於是向管仲請教。管仲告訴齊桓公說:“不如您去楚國高價收購野鹿吧,這樣楚國就會臣服了。”聽說齊王高價收購野鹿,楚國人頓時來了興趣,因為楚國山特別多,野鹿什麼的也特別地多,於是大家都去打獵,等到他們聚集了大量的野鹿的時候,齊國不買了。

這下楚國就麻煩了,一方面大量積壓的野鹿賣不出去,另一方面自己的田地也荒蕪了,現在齊國也不讓我們買糧食,於是只得向齊國臣服。想到這裡,范仲淹不由得問自己:“我能不能也來一場’買鹿之謀’?”一時間他有了想法。

古代經濟問題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古代經濟問題總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於是第二天他下令讓各地的米價上漲,這個時候商人們都想趁著米價上漲賺錢,如果他要強行降價肯定會有很多人不同意,但他漲價當地商人就沒有不同意的了。不僅如此,商人還大肆的去外地高價收購糧食,因為價格高一點兒到這裡還是能賺錢的。一時間朝堂上把范仲淹罵得十分不堪:“老百姓都吃不起飯了,你下令漲價?你的聖人之學都學到哪裡去了?”

不過老百姓倒是對此沒有什麼看法,因為本來就買不起,現在漲價了還是買不起。很快范仲淹從別的地方調來的糧食和自己府庫裡的糧食都拿了出來,然後低價贈送給老百姓,這下商人們都慌了——老百姓都不買他們的糧食了,這可都是他們從外地高價購買的,如果全部賣不出去,他們不得虧死嗎?

於是商人們個個都開始低價大甩賣,能賣出去一點兒至少能夠找回來一點兒本錢,要是全部不賣,估計以後店子就得關門了。這樣,范仲淹沒有花費多大的代價就用本地商人的糧食賑濟了災民——商人們還有苦說不出,誰叫他們自己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的呢?百姓們吃上了廉價的大米,紛紛對范仲淹讚不絕口。

古代經濟問題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古代經濟問題總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朝廷官員聽了後續報道,才知道範仲淹這一招有多高明。可見古人也是非常聰明的,在經濟戰這方面有時候甚至能玩出我們都搞不明白的“絕招”。

TAG: 范仲淹糧食楚國商人野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