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美之冤:得罪有文化的小人,清官變成負心漢

古人言: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君子為人光明磊落,即使心中不平,也是直抒胸臆,輸了就心服口服,贏了也是光明正大。事過不留痕,不會時刻記著報仇。而小人則不同,他們即使表面不在乎,心裡也時刻想著報復,關鍵使用的都是‘損招’,讓人防不勝防。

尤其是不要得罪有文化的小人!

陳世美之冤:得罪有文化的小人,清官變成負心漢

鍘美案

陳世美,一提起這個名字,大家第一反應絕對是負心漢。《鍘美案》的流傳,讓陳世美成了家喻戶曉的‘渣男’。

其實戲劇《鍘美案》,也不完全是杜撰,歷史上真的存在陳世美,但是他是清朝人,怎麼能讓包青天鍘了呢?

這完全是有文化的小人,一手導演的大冤案。

《湖北歷史人物詞典》中這樣記載:

陳世美,清代官員,均州人,順治八年辛卯科進士。

所以歷史上真正的陳世美,是清朝人,的確是苦出身,雖然胸懷壯志,滿腹才華。但由於家境貧寒,無力承擔其入京趕考的費用。還好有朋友同窗資助,陳世美才終於在順治八年(即1651年),入京參加會考。

陳世美在這次考試中,順利考中進士,而一起來的同窗們,都名落孫山了。此後陳世美官運亨通,歷任陝西學道、貴州按察使等職。1992年,丹江口市出土了一塊記載陳世美的碑文,根據此可以看出

陳世美是位清官,他為官廉政,頗有建樹,為人又剛正不阿,所以才被康熙提拔為貴州按察使。

陳世美飛黃騰達後,昔日同窗好多都跑到貴州來投靠。然而陳世美為官清廉,豈能走後門安排職位。所以每一次來朋友,陳世美都勸說他們,好好讀書考取功名,不要想走捷徑。可是勸說走一人,又來一人,如此三番五次打擾之下,陳世美也感到厭倦了,乾脆讓管家把求官的一律拒之門外。

陳世美之冤:得罪有文化的小人,清官變成負心漢

陳世美劇照

後來均州的胡夢蝶,來到貴州投靠陳世美,他是陳世美的昔日同窗,還曾捐助其入京趕考。胡夢蝶想憑藉此交情,撈個一官半職。可是沒想到,連陳世美的面都沒見到,就被管家打發走了。

胡夢蝶想不通啊,自己怎麼說也是陳世美的恩人吧,沒有他胡夢蝶,哪有陳世美的今天。在胡夢蝶看來,陳世美就是忘恩負義的小人,不報復他一下,難解心頭之恨。

胡夢蝶滿懷著仇恨和憤怒,回到均州後,不惜花費重金,請來戲班子,然後自己設計改造了《琵琶記》,讓戲班子表演。

根據胡夢蝶的改變,戲劇中忘恩負義的男主人公,改成了陳世美,而女主人公則改成了秦香蓮,還穿鑿附會,讓陳世美變成了駙馬爺。

不得不說,胡夢蝶文筆可以,經過他修改後的《琵琶記》,戲劇衝突更加引人入勝,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十分賣座。然而均州(即丹江口市)的人們,認為該戲有辱陳世美,不允許在均州表演。

可是均州人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總不能不讓其他地方表演吧。沒過多久,《琵琶記》在河南、山東一帶,流傳開來,人人都知道有個負心漢,名叫陳世美了。

可是清朝的陳世美,怎麼就被宋朝的包青天鍘了呢?

陳世美之冤:得罪有文化的小人,清官變成負心漢

鍘美案

原來有一次戲班子表演完《琵琶記》後,可是時間還早呢,看戲的覺得不過癮,於是一群人就在臺下起鬨,要求繼續唱戲。戲班子的班主沒有辦法,只好又安排了一出《陳州放糧》,主要說的是包青天在陳州檢查賑災情況,一刀鍘了魚肉百姓的國舅爺龐昱的故事。

看戲的看得入迷,可是當《陳州放糧》表演完了,他們還是覺得不過癮。班主只好又安排《琵琶記》,再給大家表演一遍,當演到秦香蓮倒在血泊之中時,入戲太深的觀眾,一下子喊道:殺了陳世美!

一人高呼,百人響應,他們拿起手中的東西,紛紛扔到戲臺子上。班主眼見如此,實在沒辦法了。班主垂頭喪氣回到後臺,看到表演《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沒有卸妝,不禁靈機一動,乾脆讓‘包公’去殺了‘陳世美’。

可是‘包公’問道:您老糊塗了?包公是宋朝的,陳世美是清朝的,中間差了幾百年呢,這怎麼表演。班主說道:

都到這地步了,還管這些幹啥,你只管鍘了‘陳世美’就行。再說了,陳世美是駙馬,也就包青天敢殺他,別人誰敢動手。

不得不說戲班子的人功力深厚,臨時加的戲,信手拈來,只見‘包公’,帶著王朝、馬漢、趙龍、趙虎來到臺上,無縫銜接的說起陳世美的罪狀,當包公下令將陳世美鍘了,臺下一片叫好聲。從那以後《琵琶記》(也名《秦香蓮抱琵琶》)就改成了《鍘美案》。

所以本來為官清廉的陳世美,變成了忘恩負義、殺妻滅子的負心漢,背後都是由一位有文化的小人導演的。得罪了一位小人,讓自己遺臭百年,陳世美真的太冤了。

陳世美之冤:得罪有文化的小人,清官變成負心漢

潘金蓮劇照

歷史上和陳世美遭遇相似的,當屬武大郎了。武大郎本名武植,妻子潘金蓮端莊賢淑。武植自幼家貧,還是靠好友黃堂資助,才得以順利考取功名。武植當官後,體削民情,素有賢名。黃堂家發生火災,他來投靠武植,希望給安排個職位。可是黃堂等了半月,武植也沒開口提此事。黃堂負氣離開。

在回家的途中,黃堂越想越氣,覺得武植太不是東西了。於是黃堂一路上編造武植和潘金蓮的故事,他把身材挺拔的武植編成了‘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而潘金蓮這位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則成了出身婢女,放蕩心狠之人。

黃堂在仇恨的怒火之下,文思泉湧,編出來的故事,一路上備受好評。可是等黃堂到家後,才發現潘金蓮已經給他蓋好房子了,原來他誤會武植夫婦了。直到這時,黃堂才後悔莫及,他編造的故事,已經流傳出去了,根本不受其控制了。後來小說家施耐庵聽到這個故事,將其寫在《水滸傳》中,導致武植和潘金蓮,遭受了多年不白之冤。

陳世美之冤:得罪有文化的小人,清官變成負心漢

武植祠

2009年時,施耐庵的後人施勝辰,專門來到清河武植祠,代表祖先施耐庵道歉。施勝辰留下了一首詩,至今在武植祠還可看到。詩中寫到: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武氏祠堂段公案,施姓欠賬施姓還。

TAG: 陳世美武植夢蝶黃堂潘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