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科舉”是古代官員選拔的制度,雖然它並非明朝創造,但是卻在明朝被髮揚光大。朱元璋執政時期,對天下的職業劃分了等級“士農工商”,科舉考試成為最光榮的一件事情。

當時,天下萬民都想做官,因為當官不僅可以享受職位帶來的權力,而且還可以蔭及家人。於是,不少人紛紛以讀書取士為業,而這些人也成為了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

明朝的科舉考試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為各地區“鄉試”選拔,第二步為各省“會試”選拔,第三步為京師舉行“大考”選拔,第四步為天子“廷試”測試。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可以說想要“科舉及第”非常之難,甚至比現在的高考制度都難,足見“狀元之才”對學識的要求極高。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省青州市鄭母村這個小地方卻走出了數位狀元之才,不得不讓人歎服人傑地靈!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個地方還保留了一張完整的明朝狀元考卷,堪稱世界獨一無二的至寶。

80年代,古學專家魏振聖曾經上門24次求寶,最終老者被他的真心所感動,主動將這張試卷捐給了國家文物部門。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1。鄭母村有一寶

鄭母村是魯中一個很簡單的小村莊,不過,簡單中卻透露著一絲的不平凡。幾百年前,鄭母村出過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物,因此,這裡也是很多文物販子的淘寶之地。

在這個村子裡有一戶姓趙的人家,戶主名叫趙煥斌。明朝時期,趙煥斌的祖上曾出過一個狀元,此人名字叫做趙秉忠。

趙秉忠是明朝萬曆時期的狀元,他人生巔峰時做到過禮部尚書,實實在在的京官三品大員,可謂是風光一時。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不過,趙秉忠為人剛正不阿,與黑暗的明朝官場格格不入。為官多年一直沒有太大的作為,後來他便被剝奪了官職,53歲含恨而終。

趙秉忠去世之後,他的後代將其視為學習的榜樣,因此趙秉忠科舉考試的試卷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並且一代一代地傳承了下去。

截止到趙煥斌這一代,這張“狀元試卷”已經傳承了13代,算算時間也有近500年了。

撇開時間不談,單單這份狀元試卷的歷史研究價值就非常高。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其一,從這份狀元試卷上,可以瞭解到明朝時期八股考試的制度、內容等;其二,這份試卷對於研究明朝的書法也極具意義

,可以說是有價無市的東西,在全世界也屬於孤本。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如果將這份明朝時期的“狀元試卷”賣掉,起碼得有千萬億元的收入。

趙煥斌的家庭條件雖然不好,但是從沒有想過要將祖先的珍寶賣掉,或許是他將祖先的榮譽看得比金錢更重要吧!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2。魏振聖的意外收穫

1982年,青州市文物管理所的魏振聖來鄭母村考察。當時,他對於能夠在鄭母村“淘到寶貝”已經不抱太大希望了,畢竟這地方掮客叢生。

然而,就連魏振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次探訪會讓他一生難忘。

當時,魏振聖在與村民的交談中,他了解到當地有一戶人家珍藏了一個寶貝,而且寶貝已經傳承了13代人。

對此,魏振聖非常的震驚。隨後,他又經過了反覆的詢問與瞭解,終於知道了“趙煥斌家中有一張明朝狀元的試卷”。

這可是“國寶級”的文物啊,得知這個訊息後,魏振聖急忙趕去趙煥斌的家裡。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來到趙煥斌家中後,魏振聖先是禮貌地寒暄了一番,隨後便直入主題,詢問關於明朝狀元試卷的事情。

聽到魏振聖的話後,趙煥斌一口否認有這個東西,並且還說自己不知情,而且家中並沒有什麼試卷之類的東西。

對於趙煥斌的拒絕,魏振聖也深以為然,畢竟有這樣的寶貝誰也不會承認,一方面害怕賊惦記,另一方面也害怕給自己招來災禍。

面對趙煥斌的拒絕,魏振聖並沒有放棄,他回去查閱了很多關於趙秉忠的資料。種種跡象顯示,趙煥斌的祖先有很大可能就是趙秉忠,他更加堅信趙煥斌手中有“狀元試卷”了。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3。狀元試卷捐給國家

此後的一段時間裡,魏振聖多次找趙煥斌進行溝通,希望他能夠將那份試卷捐出來,為國家歷史方面的研究做貢獻。

起初,趙煥斌一直在拒絕了,

可魏振聖一直沒有放棄,在他去第24次的時候,趙煥斌終於鬆口了。

那天,趙煥斌將那份珍藏13代的狀元試卷拿了出來,無償捐獻給了博物館,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

拿到狀元試卷之後,魏振聖立刻拿到了相關部門去鑑定,結果讓人非常的高興。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這張試卷果然是出自明朝萬曆年間,而且儲存得非常完整,就連

試卷上的印章都與明朝的官印一致。

試卷的內容也很豐富,對於研究明朝時期的八股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時,

試卷上一共有兩千四百多個楷書小字,顏筋柳骨、行雲流水。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張試卷堪比書法大家的墨寶,而且還是“墨寶孤本”。

目前,這張狀元試卷已經被儲存在青州博物館,有著“鎮館之寶”之稱,供前來的旅客觀看和鑑賞,發揮著它應該有的價值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為了表彰趙煥斌一家,文物部門給他家頒發了一面錦旗。四年之後,趙煥斌去世了。

對於父親的做法,趙繼光(趙煥斌的兒子)也比較的認可,因為父親為我們趙家贏得了榮譽,也為國家的歷史研究做出了貢獻。

不過,對於這件事情,很多網友卻為趙煥斌一家感到不值!因為試卷本身就是祖上傳下來的東西,屬於自家的東西。

如果將這個東西拿出去售賣,這種行為也不屬於倒賣文物,而且還會獲得高額的回報。

可是,他們將“傳家寶”捐給文物部門之後,僅僅只得到了一面錦旗,兩者相比之下差距著實有點大。

山東趙煥斌:祖上曾是狀元,“一張紙”傳13代,專家24次上門求捐

其實,文物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的歷史性。透過這些東西來研究歷史,得到相關的一些資訊,這才是它的無價之處。

對於這類珍寶,如果政府部門花高價在民間回收,也定然會讓不法分子產生牟取暴利的心理,甚至影響社會的安定。

TAG: 趙煥斌試卷魏振聖狀元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