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臭椿和楮樹

及時閱讀界首相關文字及本人原創作品。

香椿、臭椿和楮樹

陳蘭英口述 趙同心整理

香椿、臭椿和楮樹

沙河兩岸,到處長著香椿、臭椿和楮樹。穀雨前把香椿芽採下來,醃製成菜,色澤鮮豔,脆嫩可口,風味清香,是四海聞名的調味佳品,並有一定的醫療功效。要知道,很早以前香椿並不香,叫紅椿;臭椿也不臭,叫白椿,又叫樗樹,與楮樹同音不同樹。為啥紅椿香、白椿臭呢?沙河兩岸有這樣一段民間傳說。

就在西漢末年的某年某月某天,王莽帶領人馬追趕劉秀。那劉秀被追得只剩下孤身一人,前邊又有沙河攔路,這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順著沙河向東一望,約有一箭之地是一片茂密的樹林,就忙不擇路地鑽了進去。後面追兵緊跟上來,把樹林團團圍住。王莽派人在林中搜查了一遍、兩遍、三遍,不見劉秀蹤跡。圍了三天、五天、七天,劉秀的蹤跡仍然不見。王莽暗想:七天已過,劉秀困在林中渴也渴壞,餓也餓死,為何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定是乘機逃走,我還圍林何用?想到這裡,就帶領人馬向東追趕而去。

香椿、臭椿和楮樹

說劉秀鑽進樹林,連忙爬上一棵樹葉寬大、稠密的大樹,藏在裡面,躲過敵兵三番五次的搜查。見大樹上結滿紅得發亮熟得滴汁的果子,摘個嚐嚐,酸甜可口,又止渴,又頂餓——他就靠吃這樹上的果子,熬過了七天。等王莽的人馬走遠,他才下了大樹,走出樹林,詢問當地百姓,才知道救他命的大樹叫楮樹,吃的果子叫楮桃。

後來劉秀回到南陽,會集二十八宿,推翻王莽政權,建立了東漢王朝。一日大宴群臣,面對山珍海味,劉秀想起了救命的楮樹,念它救駕有功,賜下金牌,命大將馬武去給楮樹掛上。那馬武本是武將,不善深思熟慮,不問清楚就領旨出京了。來到沙河岸邊一看,樹木叢雜,種類繁多,不知啥樣的是楮樹,就派人請來一位有學問的老夫子。哪知這位老夫子偏愛顯示自己:“樗樹楮樹,名字雖同音,本不同種。先說樗樹,又叫椿樹,分紅椿、白椿兩種,枝葉相同,顏色有別。紅椿皮紅心紅,白椿皮白心白;再說楮樹,又名谷樹,也叫構樹……”

香椿、臭椿和楮樹

不要講了!我明白了。”馬武早聽得不耐煩了,他是越聽越糊塗。老夫子討了個沒趣而去。

馬武想:算了,別管啥樹,先掛上金牌再說。於是,就命人給紅椿掛上。哪知紅椿耿直,認為:無功不能受祿,沒有勤王救駕,怎配掛金牌?若沽名竊譽怎讓後代立於塵世?寧叫香名傳萬代,不留臭氣在人間。想罷,便搖手擺頭甩掉金牌。馬武又命人把金牌掛在白椿樹上。白椿認為:說也罷,罵也罷,只要能把金牌掛。馬武掛上金牌回京交旨而去。

香椿、臭椿和楮樹

後來人們知道了真正救駕的是楮樹,更佩服紅椿品格高尚,稱紅椿為香椿,祝它留芳萬年,哪知香椿真的香了起來。看到白椿樹上的金牌(椿鈴子)就罵臭臭臭,叫白椿為臭椿,從此臭椿真的臭了起來。楮樹枉有救駕之功,沒掛上金牌,樹皮也氣裂了。剝掉皮它的木質還裂,可見怒氣難消。它每年枝頭都結滿楮桃,似乎在表白:我用這救的駕,臭椿你有啥呢?

香椿、臭椿和楮樹

資料來源:《界首民間故事集》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讀完要點一下

在看哦

,好文共賞

香椿、臭椿和楮樹

TAG: 金牌臭椿劉秀香椿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