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圖中人手持利劍,長衣飄飄,極具俠士風範,在中國文化中,劍不僅是實戰兵器,而且是俠義精神的代表,琴心劍膽、文武雙全成為許多人士追求的目標。

《史記》曰: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率領軍隊攻入殷商的都城——朝歌,絕望的商紂王自焚與鹿臺。武王用代表正義的劍刺紂王的屍身,用象徵權力的“黃鉞”斬下紂王的頭顱,一個新的時代由此開始。

自青銅文明到火器時代,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劍都是伴隨著勇士英雄的形象出現。劍,短兵也。簡單來說,這是一種用於刺殺的直身、雙刃、尖鋒兵器,素有百兵之君、短兵之祖等美譽,不過這集眾譽於一身的兵器,卻來源成 迷、身世不明。中國境內出土過新、舊石器時代的石刀、石戈、石斧等各類石兵,卻遲遲不見石劍的蹤影。究其原因,或許是石質相對脆弱,不夠堅硬,故難以鑄成細長、鋒利而堅固的劍。直到青銅時代,劍才作為一種兵器登上歷史舞臺。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目前考古發現的中國早期青銅劍,是西周時期的。但這些西周初期的出土青銅劍,形如柳葉,短小鋒利,類似匕首,與後來的青銅劍明顯不同。關於它們的來源也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來源於巴蜀,證據是三星堆一號坑出土的一件商代時期的柳葉形玉劍;也有學者指出,中亞、西亞等地的類似短劍年代更早,因此西周的這些短劍很可能具有異域血統……無論短劍的甚是是“土”是“洋”,從劍的造型來看,他大概是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然後逐漸發展為劍的。

不過這種尚在襁褓中的短劍,真的能在戰場中披荊斬棘嗎?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花紋寶劍,這是長沙博物館收藏的一把戰國銅劍,劍身上菱形暗紋十分精美。這種精湛的表面處理技術,是青銅器的絕技之一,但其鑄造工藝至今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這類黑色幾何花紋是錫、銅及鐵的合金,採用複合金屬工藝鑄成;也有學者認為,劍身花紋是進過硫化處理的。

三金合冶成寶鍔

西周時期,人們使用銅、錫等冶煉青銅合金、鑄造利劍時,還無法準確掌握原料的配比,若是向銅里加入太多的錫,劍硬易斷;若是錫加少了,劍有太軟,比例很難掌握,故難以製造出鋒利堅韌的長劍。此時生產的短劍,甚至連結構都不完善——中間無脊,缺少劍格和劍首,後來逐漸改進,劍身中央才出現脊,劍莖加長為柄,增加了劍格和劍首,構造基本定型。不過春秋早期的脊柱劍依舊很短,大約長度在28-40釐米之間。

短劍的“先天不足”,自然會影響到它的殺傷力,不過真正決定它在戰場上命運的,是當時戰爭的形態——周代宗法禮制森嚴,就連打仗,諸侯們也要遵守繁縟的禮儀。兩軍對陣,多為車戰,遠射的弓矢以及戈、矛、戟等長兵,才是戰場決勝者,於是西周乃至春秋時期,中原地區的戰場上,劍這樣的短兵,很難看到。

與依靠戰車縱橫疆場的中原不同,南方的“蠻夷”倒是走出了有地方特色的武器發展之路,在中原戰場無用武之地的劍,在這裡幸運的找到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劍源於匕,劍來源與匕首,只是匕首更加短小,所以攜帶十分方便。在劍出現之後,匕首也沒有退出戰爭的舞臺,多用於近身格鬥、貼身防衛或暗殺。圖中所繪即攜帶雙匕的唐軍形象,他的腰間插著一把匕首,筒靴還藏著一把匕首。如此一來,在被對方擒抱或被壓倒時,可以很方便地拔出匕首來反擊。出自指文圖書《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鑑》

先秦時,密佈的叢林、縱橫的水網,讓戰車毫無用武之地,反倒是行動靈活的步卒、輕便快捷的舟楫,主宰著戰場。為了打造一支精兵勁旅來爭霸天下,吳、越等南方諸侯絞盡腦汁。他們在選擇兵器時,放棄了長兵,相比與笨拙的長柄戈矛,鋒利輕便的短兵,比如——劍,更適合步卒。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劍在吳越戰場上的廣泛使用,自然對其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吳越一代本來就多銅礦,銅、錫品質出眾,再加上成熟先進的中原青銅冶煉技術的傳入,這裡鑄造出了無數遠超中原諸國的青銅劍,到了春秋中期,鑄劍大師更是群星輩出,一批名劍震動天下。如越國人歐冶子,他一生鑄就了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泰阿、公佈等諸多名劍。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公元前515年,吳國的公子光遣人刺殺吳王僚。刺客名叫專諸,他帶著越人歐冶子冶鑄的“魚腸”劍,冒充廚師,在宴會上給吳王僚獻菜,使用藏於魚腹中“魚腸”劍將吳王僚刺殺。吳王僚被殺之後,公子光自立為王,即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吾王闔閭。

不過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認為,專諸所用的魚腸劍並不是因藏於魚腹而得名,而是劍上紋路蟠曲如同魚腸。這是古人以質地堅硬、容易脆斷的高碳鋼為刃,質地堅韌的低碳鋼為莖幹,鍛造一起時,所形成的的紋路,與宋代的蟠鋼劍如出一轍。

當然,這種說法僅是一家之言,無法驗證。畢竟這些傳說中的寶劍,後人無緣得見。不過1965年,湖北望山楚國大墓出土的一柄青銅劍,卻讓人們得以一睹曾冠絕天下的吳越青銅劍的真實樣式。

這柄青銅劍鑄造精工、花紋優雅,雖深埋地下2400多年,仍光澤耀目、鋒利無比。從形制來看,它的劍刃並非平直,而是呈兩度弧曲。而從後來陸續出土的吳越青銅劍也能夠看出,透過戰爭實踐,吳越的劍一直在不斷改進,至春秋後期,已經形成這樣的統一形制——劍脊起稜,前鋒刃凹弧,極大增強了劍身的穿刺能力。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不過這一外形也顯示,春秋時的青銅劍因質地限制,難以發揮斫砍的功能,只能透過直刺殺傷缺乏盔甲保護的敵人。這與文獻中記載的春秋戰國時用劍法偏重於“刺”、“擊”相吻合。透過劍身的錯金鳥篆體銘文,人們發現此劍曾為越王勾踐所有。

除了形制的變化外,春秋中後期的吳越青銅劍,劍體也明顯增寬加長,一般可達50-55釐米左右。而當劍體邊長後,為了增強劍身中脊的抗震能力,使劍不易折斷,吳越青銅匠師們更是絞盡腦汁,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複合劍鑄造技術——這種技術使用不同成分的青銅合金進行嵌鑄,劍脊含錫量較低,從而降低劍身硬度,提高韌性,使得劍身具有較高的抗拉強度和延伸性,不易折斷;而兩邊含錫量較高,則是為了增強劍體硬度,使得實戰時的殺傷力大大增強。現留世的吳王諸樊劍、吳王夫差劍、越王者旨於睗 [shì] 劍等等,無不鋒鍔犀利,千年不朽。有學者甚至認為,吳、越劍刃口磨礪精細,堪比現代精密磨床生產的產品。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戰國初期,車戰逐步衰落,戰爭規模也逐步擴大,僅靠貴族和住在城邑的國人遠遠不能滿足戰爭需求,軍制改革勢在必行。魏國走在了最前面。它最先透過招募庶民,進行選拔訓練,培養出職業軍人——“魏武卒”。這些步兵勇士體能出眾,身穿甲胃,配備強弓勁弩,攜帶戈矛,而且,腰間還配有銅劍——他們的形象在河南汲縣戰國墓地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銅鑑上有著生動體現。

可以說,魏武卒的崛起,是步兵普遍興起的一個縮影。正是由於步兵的興起,用於近身搏鬥的劍才有了更廣闊的施展舞臺。據《荀子·議兵篇》記載,魏武卒的標準裝備中,劍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劍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戰場時,諸侯們開始思考如何將之改進,加強殺傷力。鐵劍由此登上戰爭的舞臺。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其實早在西周晚期,鐵劍便已出現。但直到春秋時代,為數不多的出土鐵劍,大多以含碳量很低、質地很軟的塊鍊鐵鑄造,遠遠比不上同期的青銅劍。這種情況,在春秋晚期逐步得到改善。

1976年,湖南長沙楊家山的一座春秋晚期墓葬中,一把鋼質短劍重見天日。從劍中部的斷面可看出,它經由七到九層鐵疊打而成,經取樣化驗,為含碳量0。5%的中碳鋼。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塊鍊鐵滲碳鋼兵器。由於碳的滲入,劍身也變得相對堅硬。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中山靖王的金片花紋鋼劍

這把精美的鋼劍出土於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它以塊鍊鐵為原料,經反覆鍛打而成。它的刃部經過淬火,堅硬而鋒利,而沒有淬火的劍脊又保持著良好的韌性。除了較為成熟的鋼劍製作技術外,此劍的劍身還嵌著金片花紋,劍格飾獸面紋,堪稱精緻華麗。

漢朝初建,匈奴頻襲。武帝年間,戰事更是接連爆發,騎兵取代步卒、戰車,成為戰場的主角。漢家騎士縱橫馳騁於草原大漠上,克龍城、拔祁連,封狼居胥,為帝國建下赫赫武功。他們手中的兵器也在一場場戰事間悄然改變:刀,這種揮砍兵器取代長劍,成為漢軍兵卒手中的短兵。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輝煌了春秋戰國亂世的劍,為何此時在戰場上被刀取代?這與作戰兵種的改變息息相關——劍在戰場上的輝煌,得益於步兵的興起;同理,刀取代劍,則與騎兵的作戰方式相關。騎兵在快速衝擊中,需要的根本不是直刺,而是揮砍。而在揮砍功能上,刀卻遠遠強於劍,這與其本身的形制有關。

漢刀為鐵質,直脊直刃造型。刀柄首端通常會製成扁圓的環狀,所以也被稱為“環首刀。這與我們今天熟悉的刀不太一樣,看起來反倒與劍頗為相似。不過環首刀仍與劍有著顯著區別,比如開刀的方式不一樣,這個細節至關重要——雙面開刃的長劍不利於劈砍、易折斷;刀只有一側有力、另一側做成厚實的刀脊,這樣在劈砍起來時不易折斷,更適合於騎兵用來對敵實施砍殺。故而,在那尚未出現馬鐙的時代,腰佩環首刀、配以強弩鐵戟的漢家騎兵,在面對匈奴人時,佔盡優勢。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由於刀在戰場上的優勢,在西漢中期,將領、官員便紛紛改佩劍為佩刀了。有時候,這種隨身佩戴的佩刀,不僅能用來殺敵。

東漢時期刀技藝的一大突破,就是發展出”百鍊鋼“技術,即將鋼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重複很多次,至上百次。在不厭其煩的重複鍛打中,雜質盡出,提煉出最精純的鋼。1964年,日本的大和爍本東大寺古墓中,就發現了一把東漢靈帝時期的鐵刀,銘文上明確寫著”百鍊清剛(鋼)“的字樣。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淬火技術也在突飛猛進,人們逐漸發現淬冷劑對淬火質量的影響。蒲元能造好刀的訣竅就在於,他掌握了精湛的鋼刀淬火技術,能夠辨別不同水質對淬火質量的影響,警如,他認為蜀江爽烈,最適合為刀刃淬火。

鑄造技藝蒸蒸日上,讓刀愈發受到歡迎。就連在鑄劍之鄉吳越,造刀也取代了鑄劍,成為主流。南朝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稱: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年)下令採武昌山銅鐵製成一萬口刀,而劍僅有十口。這些為兵卒使用的刀,沿襲著漢刀的形制,環首、單面開刃、厚脊,重心靠前,在戰場上廝殺時,揮刀劈砍下去,輕易就能夠將敵人斬殺,即便對方身穿甲冑,無法砍透,刀頭帶來的沉重鈍擊,也能夠使之受到傷害。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要是遇上使刀好手,環首刀的劈砍威力更能被放大。東吳將軍董元成,年少勇敢,征討黃祖時,他拔刀劈砍敵方的”蒙衝鬥艦。,竟將船頭砍成兩截,分流而去。自古寶刀配英雄,董元成的佩刀按照《刀劍錄》的記載,是他自己打造的,而同樣是吳將的甘寧,卻不需親力親為而坐享寶刀。濡須口大戰、甘寧百騎劫魏營孫權很高興,下令賞賜他“絹千匹、刀百口”。由此可見,刀不僅為主要作戰短兵,還是很重要的賞賜。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五胡亂華時,追求揮砍能力的內亞刀兵大量傳入,外來技術的融合,使得刀的發展進一步得到提升。有的刀身變短,刀柄鑄成可以裝柄的銎狀,從而可以裝上長柄,這種改進後的鐵刀,在江蘇鎮江桃花塢的東晉墓中曾有出土。此類刀型也成為長柄大刀的源頭。

長柄刀的柄加長,有如槍矛的握把,其重心靠前,劈砍力大,而且看起來威風凜凜,有如神兵,以至於到了後來,小說裡的猛將都愛使用這種長柄大刀,比如青龍偃月刀與關羽。然而也正是因為重心靠前,雖然劈砍力大,但也犧牲了一定的靈活度,故而很長時間內,長柄大刀並沒有成為武備主流,將卒們依然是以槊、矛作為長柄,而以短刀作為衛身格鬥之用的短兵。

作為最熟悉的冷兵器,刀和劍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獨特的含義?

而從東漢起,劍就失去了昔日的榮耀,被刀取而代之,在戰場上被日益邊緣化。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它被目遺忘。相反,劍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從未褪色,至更加重要,它成為泱泱華夏輿服制度中的重要佩飾,並深深嵌入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是為俠義精神的象徵。

TAG: 青銅劍戰場短兵劍身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