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藺相如是戰國時趙國大臣。惠文王趙何執政期間,曾寵用內侍繆賢為宦者令(管理宦者的長官),藺相如原為繆賢的人,因長於智謀而被繆賢尊為上客。自武靈王趙雍喪生後,秦國對趙國開始進行試探性的挑釁,企圖在談判桌上首先折服趙國。

國難當頭,繆賢將藺相如推薦給趙何,相如受重託兩次赴秦,第一次他前赴陽,機智地挫敗了秦王稷騙取國寶“和氏壁”的陰謀,完璧歸趙,第二次他隨趙何赴贏稷的澠池之會,會間勇敢地與贏稷相抗爭,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其後被趙何任為上相。他回朝後對故意尋釁的同朝大臣廉頗容忍謙讓,使其愧悟,二人成為團結禦敵的知交,不久他因病而卒。

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在秦國正尋求當時的戰略攻擊目標,向各國做試探性挑釁時,藺相如在外交上以少有的大智大勇,連連重挫強秦,捍衛了趙國的威嚴,使秦不敢貿然加兵於趙。他是趙國曆史上很有貢獻的外交能手,本文我們著重講解和分析完璧歸趙的故事。

完璧歸趙

趙國有一塊名為和氏璧的美玉,秦王提出以十五城交換,趙國想與秦國交換,又畏懼強秦政治欺詐,繆賢向趙何推薦了藺相如一同前去。藺相如見了秦王后,秦王只看美玉,絕口不提交換城池的事情,藺相如知道秦王不打算真心用城池交換美玉。

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於是他謊稱此玉有瑕疵,將玉拿回手中,之後威脅秦王發書給趙國交換城池,如果不從則抱玉石碰壁而死,秦王擔心玉碎,於是就吩咐下人拿來地圖,劃給了趙王十五座城池。

藺相如威脅秦王的先決條件

正在秦國君臣持璧欣賞嘆慕的興頭上,相如指出壁有微瑕,無疑使秦國君臣愕然和掃興,一種好奇心所迫,必使他們急於知道微瑕所在。藺相如收回寶璧後,已有了部分的主動權,於是向贏稷重申換璧的先決條件。值得注意的有兩處:

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第一,相如收回寶璧,要索取秦城,但為什麼最後卻要將其撞碎?其實,相如的撞只是一個虛假動作,他深知秦王正想得到此寶,又玩興正濃,無論如何不會讓送到眼前的寶璧碎於堂前,必然會阻止撞,併為此而暫時答應他的條件。

相如是以撞璧來要挾秦王,使其不得恃威通迫自己。和氏乃天下至寶,相如和贏稷都深愛此物,但相如作出一個破壁的表示,故意顯示出不加痛惜的態度,更能刺激起秦王的情寶之心,從而把主動保護珍寶的責任推給了秦王。

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相如要舉撞柱,自然是想到了贏稷若不阻止時的結局,這一動作冒著極大的風險,但他更想到了贏稷對這一結局的恐懼,這是他們兩人心氣的較量,誰的膽略更大,處事的主動權就歸屬於誰。贏稷終未經受住惶恐的瞬間煎熬,對相如的真實用意未及反應過來就急忙阻止,藺相如的破璧動作也就順勢中止。

第二,藺相如收回寶璧後,向嬴稷訴說了臨行前趙國群臣所持有的兩種意見,這既不是洩漏實情,自我取悅於贏稷,也不是可有可無的囉嗦,而是應用了一種有效的辭令策略。

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這種策略是在外交談判中根據事態發展的兩種趨勢,有意擺出自己一方對對手曾有過的兩種相反估計,擺出消極的估計,是將對方的心機撕開來讓他自己觀看,便於直述其醜,使其羞於為之,同時亮出了自己一方的懷疑,等於向對方暗示了自己對消極結果的戒備與提防,使對方有所顧忌。

另一方面,在談判中又擺出自己對對方的高估,表示出對對方高尚風格的堅信,能夠啟發對方的君子之風,誘使他作出積極的行為選擇。同時,這種高估常常以談判人自身的觀點出現,能使對方對自己產生知心感,增加親切度,便於和談繼續進行。

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美玉歸趙,秦王計劃成泡影

秦國在相約換璧前,嬴稷對獻此謀的丞相魏冉表示說

:“十五城,人所惜也,奈何易一璧哉

魏冉告訴說:

趙國人畏懼秦國,趙國是不敢不拿寶玉來得,

易城

得璧者實

,因此勸諫秦王不要擔心丟失城池。秦國出於此種想法而提出換,本身就是種欺騙。

在藺相如的脅迫下,嬴稷取來地圖,指畫要給趙的十五城,藺相如根據來秦后稷的表現,知道這又是一種欺詐手段,遂對贏稷要求陳設車輅文物後才封上玉璧。贏稷答應後,相如抱璧回館,為萬全計,他命從人扮作貧困之人模樣,暗帶寶璧,抄小路偷回趙國。藺相如以對等外交的慣例為藉口爭取到了一段迴旋的時間餘地,又帶離寶壁,使秦國的任何陰謀都成為泡影。

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不畏秦王,說明

事理曲直

五天後,贏稷假說已經齋戒,升殿陳設禮物,大會各國使者共觀受璧儀式,當知道藺相如已使人帶走寶後,勃然大怒,命人縛綁藺相如,藺相如面不改色地說道:

“大王息怒,

同我說一句

現在秦國強大趙國軟弱,只有

秦負趙

而沒有

趙負秦

大王如果您真的想得到玉,割讓十五個城池給趙國,趙國怎麼敢得了城池再留下

現在諸侯都知道秦國為了得到趙國的寶玉,誅殺了趙國派來的使臣,公道人皆知。”

贏稷無可奈何,對群臣講:

不能殺藺相如,否則我就

徒負不義之名

。”

遂厚待相如,令其歸國。藺相如在黨察到秦國的欺騙動機後,帶離寶璧,使秦國的切陰謀都成為痴心妄想。這一既成事實形成後,他在公開場合誠懇地向稷表白心跡,說明事理曲直,藉以爭取諸侯國在道義上的同情,給秦國施加影響。藺相如還在陳述中表明自己已做好了就死的準備,既然心不畏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贏稷對他以烹殺相威脅的企圖。

攜玉璧入秦的趙國使臣,與秦王贏稷鬥勇鬥智,終從虎窟完璧歸趙

在這次外交活動中,

藺相如

以勇示敵,以詐制詐,他身入秦國,從虎窟完壁歸趙,既表示了趙國敢與秦國相較量,又顯示了趙國不會受欺於秦國,從而達成了這次以弱對強的外交活動的奇蹟般的成功。這一外交勝利充滿了大明大智的熠熠閃光。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TAG: 藺相如趙國贏稷秦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