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老沙河城的古代教育概述(修訂稿)

邢臺老沙河城的古代教育概述

胡順安

微信ID:shunanhu

邢臺老沙河城的古代教育概述(修訂稿)

農耕時代,生產力低下,教育落後,這是普遍現象。優質資源永遠集中在重要的地方和部門,為少數人所獨享,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古代沙河城的教育,也是如此。作為沙河縣一千多年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沙河城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資源,尤其是在古代教育方面。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古代沙河城的教育史,就是半部沙河縣的教育史。

秦漢時期,沙河城隸屬冀州龍岡縣,地處偏遠,沙多地瘠,村落稀,人口少,密度小,教育自然落後,而且主要集中在縣城和極個別經濟發達的村鎮(當時經濟發達的村鎮非常非常少,何況全縣的人口密度極小)。廣大貧民百姓只能顧住溫飽,接受教育簡直是遙不可及的奢望。偶有極個別官商富戶的子弟可以接受簡單的私塾教育。

自隋朝設縣,文廟初建,可以說開闢了古代沙河教育的新紀元。文廟是早期的官辦教育機構,身兼教育管理和儒學普及的重任,給少數經濟富裕的黎民子弟提供了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

調查顯示,根據當時的社會發展和經濟狀況,教育依然是以貴族子弟的教育為主,普通百姓家的子女除了極少數能接受學期不等的簡單讀數識字,深入一點的,可以通讀《百家姓》、《三字經》、《蒙學》、《千字文》、《論語》等,總的來說,很少有機會能接受正規的持續性教育。

畢竟生產力低下,經濟貧窮,很多家庭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困難。底層的普通百姓哪有餘錢和時間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課業?

邢臺老沙河城的古代教育概述(修訂稿)

但是,有了文廟,沙河城(包括沙河縣)的教育或多或少地向前推進了一步,教育的模式變得稍微正規,內容稍加豐富。

史料記載,宋元兩朝,沙河城(包括沙河縣)的教育具有如下特點:

1,官辦儒學和個人私塾並行的教育體制。古代社會,隨著人們對教育需求的增加,既有官辦的儒學(即位於沙河城東南隅的學宮),給普通官宦子弟和有條件的黎民百姓提供了一定的接受教育的機會,也因私人辦學逐漸興起,有幾個私塾學堂為那些經濟條件優渥的家庭提供優質的個性化教育。

2,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在古代社會,學校是國家意識形態傳播的工具和主要場所,在選擇和傳承文化的同時,承擔著為政府培養人才與教化百姓的雙重任務,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等級性或宗教性。

尤其是教育的階級性十分顯著,官宦子弟和商賈富戶享有教育特權,而且層次不同;黎民百姓沒有特權,被排擠,甚至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

能夠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標誌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能接受教育變成了特殊階層貴族化的特權或義務,是貴族的標誌,是一種人生方式。

有的人去接受教育,不為仕途,只是表明貴族身份。窮人基本上要麼偷學,要麼砸鍋賣鐵,強撐著讀書去“學而優則仕”,要麼只能學各種手工技術謀得生存。

3,教育方法是崇尚書本,呆讀死記,強迫體罰,棍棒紀律,強調“師道尊嚴”。教育的專制性非常明顯。

由於古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侷限,教育的組織形式以個別施教為主,也間或體現為:貴族可以小班開學,工匠為師徒相傳。這種教學形式最顯著的優點是教師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育的過程普遍是管制和灌輸的過程,透過教師個體施教而“傳道、授業、解惑”。

雖然也有人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創新之舉,但總的來說,教學方法簡單,體罰盛行,教學還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教育效率低下。古代沙河城教育的道統性比較突出,教育的內容就是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

4,學校與社會生產勞動相脫離,結合度不足。主要是傳遞一些與社會生活相關的道德或宗教知識,人文學科在學校中佔據主要位置。

5,教育的祭祀物件:儒學祭拜孔子,工匠祭祀魯班。據考證,文廟(學宮)的儒學教育應該是沙河城乃至整個沙河縣正規化教育的開端。但,明朝以前,沙河城的教育基本上仍然是以官商富戶的貴族私塾講課為主,文廟的儒學傳授為輔。

沙河城在明代設有幾所私塾,稱作義學,這是當時民間儒學施教的主要場所和教育形式。

私塾先生根據學生多少,年齡大小,自定內容,抄寫教案,分類組織教學。

在國家辦的學宮,諸生人數有限,但也多系貴族子弟。這表明,沙河城那個時期的教育依然是具有貴族化特徵的教育,不具普及性。

沙河城古代教育中學習的課業,以識字寫字,蒙學和禮儀為主,兼教四書五經,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天文星算、醫學、百藝等更是限於家族秘傳的獨門絕學。對於學生,沒有年齡要求,學習時長沒有固定年限,因人而異,因內容而異。

明朝末期,由於社會時局的變革,文廟的教育功能趨於弱化,幾乎處於半關閉狀態。於是,書院和義學日漸興起。到清朝,為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階段,沙河人才的培養,基本上卒賴於此。

史料記載,康熙十七年(1677年),沙河縣知縣徐人龍在“儒學(文廟)”東邊建立“社學”;康熙二十四(1685)年,知縣談九乾在縣衙西邊的察院舊址設立“襄南書院”;嘉慶十六年(1811年),知縣傅鍾瑑(zhuan)在學宮明倫堂後開設“溫州書院”;同治十三(1874)年,知縣李福田在文廟內的義路(即主街道)東捐建“溫泉書院”(後改做沙河縣立第一完全小學校);城內貢生馬汝霖等在三元廟開辦“三元義學”等。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年,科舉改做學校並在文廟內成立“官立高等小學堂”。

沙河古城及沙河縣的學校教育由此趨於普及,變得多元化和規範化。

邢臺老沙河城的古代教育概述(修訂稿)

光緒三十四年(1908)(亦有說光緒三十一年),在縣城東南隅文廟內的教諭署成立“師範傳習所”,設高等小學堂長兼管理主任一名,教員和助教員各一人,共計三人。學員十人左右。學期三個月,規模簡陋。嗣後,時開時續,學期多系一年。同期設“宣講所”開辦社會教育,聘宣講員二名。每屆在縣城集中授課,講習國學。宣統元年(1909),在石公祠(文廟訓導宅東邊,祭祀清朝石威毅)旁院增辦“勸學所”,作為全縣教育主管機構(民國二十二年改稱教育局),設勸學所長兼管理主任一名和助教一人,勸導督促各小學次第開辦。

由此,沙河縣的公學漸多,私塾漸絕。宣統二年(1910),在忠義祠(舊址在文廟儒學欞星門內,後知縣杜灝移建到文廟內訓導宅東)。教師校長還是兩三個人。

可惜,教育剛剛興學數年,初見成效。因社會變革頻繁,清朝滅亡,沙河城的多數學校有名無實,大見衰落。

根據民國年間《沙河縣誌》,自民國時期的南北統一,沙河縣的學校教育才漸漸恢復原狀。惟因種種緣由,人們“向學之意較前薄弱”。

民國元年(1911),沙河縣“官立高等小學堂”改稱“沙河縣立高等小學堂”。民國八年(1919)改稱“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民國十八(1929)年更名為“縣立第一高階初級小學校”。民國二十八年(1939)改名“沙河縣立第一完全小學”,設校長一人,聘教員五人,事務書記各一人。

按照近代學校教育的定義,“沙河縣立第一完全小學”堪稱沙河古城乃至沙河縣歷史上唯一一所體系完善、設施多樣、最早可以稱得上學校的地方,教育質量也是沙河縣有史以來最高的學校,為全沙河縣書生所向往。能在這裡接受教育,那就是一種榮耀。

清末民初,學校教育的驟然普及和平民化,使簡單的基礎教育很快惠及更多黎民百姓,沙河城普通民眾接受基礎教育的佔比迅速提升。

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沙河城的古代教育在前述基礎上出現了些許變化,古代社會的學校已開始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能和獨立的社會過程。腦力勞動者也逐漸從體力勞動者中分離出來,產生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執教人員。

由於人們觀念的淡薄,系統記載沙河城古代教育歷史的資料十分匱乏。

民國時期,學宮完全廢棄。公辦學校建設逐漸增加,民間紳士等也多興捐建私學,從而把沙河老城及沙河縣的平民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期間出版的《沙河縣誌》對此作了一些記述:沙河城紳士王經魁首董學務。嗣後辦學士紳或遊學東瀛,或卒業省城師範,如劉鴻俊、鄭前士、張貴新、劉景琦諸人,皆號稱明達,任事既專且久,銳於有為,始終不怠。

邢臺老沙河城的古代教育概述(修訂稿)

民國四年(1915年)在縣屬北的梵愛寺內設定“師範傳習所”,聘所長教員各一人。民國八年(1919年),在學宮東邊的玉皇廟後院設定“師範講決所”。民國十九年(1930)和二十三年(1934年)在玉皇廟後院分別設定“鄉村師範學校”和“簡易師範學校”,聘用校長和教員各一名,事務員一人。學制二、三年,最多四年。畢業生達二百七十多人,基本上可以滿足沙河縣的小學教師需要。

民國八(1919)年,在沙河城常平倉舊址(縣衙西邊不遠處,舊察院署改建。原為清知縣趙銘增修。乾隆中,知縣杜灝重修)設立“縣立女子初級小學校”。民國十二(1923)年,改作縣立女子高等小學校。十八年(1929)改做縣立女子高階初級小學校。後再更名為縣立第一女子完全小學校。聘用校長一人,教師四人,事務員一人。雖然名為女子學校,但其實女生很少,可能源於老百姓普遍對女子讀書的認識不足。

後來陸續在縣城內開設沙河縣第二初級小學校,聘校長一人,教師二人,招收學生五十九人。同期在北關開設初級小學校,設校長一名,聘教師一人,招錄學生三十三人。

民國年間,還在縣城文廟內和北街租賃房屋,開辦“縣立民眾教育館”,增聘主任和講員。民國十三年(1924),更名“通俗講演所”,設所長一人。民國二十年(1931),移建文廟內,又改稱“民眾教育館”,規模日益擴大。

綜上所述,沙河城古代教育從隋唐時期的簡單初始,歷經宋元時期的發展,明清趨於盛勢,民國達到高峰。而第一完全小學,女子學校、簡易師範傳習所、民眾教育館等的開設,使沙河城的教育歷史從古代教育過渡到近代教育,完成了歷史轉身。

1945年,沙河城解放之後,沙河城教育的方式和內容都發生了根本性的鉅變。

解放後,因為祖國建設人才的需要,沙河城的許多寺廟和民宅廣泛被借用和佔用(比如龍王廟變成了東風小學,東方紅小學,城關中學;關帝廟設定農中;文廟變作識字速成班等),廣泛開展了針對普通大眾的短期掃盲教育和識字班教學等,為沙河城教育的普及、全面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坊間傳說,明清年間,胡氏為沙河城首戶名門望族,人多勢眾,整體經濟實力雄厚,所以大多數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成為當年沙河城教育的主力軍,也是政府機構中的重要力量。“沙河秀才出坊關(沙河城),坊關秀才多胡氏”為當時的歷史寫照。

及至1949年新中國建國後三十年,沙河縣全域舉辦的各種學校教育和講座,基本上以沙河城胡氏為主打。

1980年前,沙河縣到處流傳一種說法,叫“沙河的老師,沙河城最多;沙河城的老師,姓胡的最多,佔比約百分之八十”,堪足佐證。如今這種說法還深深留在沙河縣許多耄耋老人的記憶中。

2021-0623修訂於沙河城

邢臺老沙河城的古代教育概述(修訂稿)

邢臺老沙河城的古代教育概述(修訂稿)

TAG: 沙河教育沙河縣文廟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