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蓮》:與自己和解,才能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我不是潘金蓮》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雪蓮,她懷了二胎,為了能生下孩子,又不讓丈夫開除公職,於是和丈夫假離婚。沒想丈夫背信棄義,假戲真做,在和她離婚後,與別人結了婚。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層層上訪,法院院長、縣長、市長都對她公事公辦,沒人理解她的處境,也沒人為她說話,甚至她在市裡上訪時,還被關進了拘留所。

從拘留所出來後,她心灰意冷,也不想再告狀了,去找前夫秦玉河,只希望秦玉河能承認當初的離婚是假,她便放棄告狀,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我不是潘金蓮》:與自己和解,才能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可是秦玉河不但不認賬,還說她是潘金蓮。假離婚的事情還沒說清楚,她又被扣上了潘金蓮的帽子。她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於是開始了北京申冤之路。

她透過投奔在省駐京辦當廚師的同學趙大頭,混進了人大代表的駐地,讓某位首長知道了她的冤情,首長震怒,法院院長、縣長、市長均被免職。她雖然出了一口惡氣,但依然沒有洗清冤屈,得到她心中想要的公正說法。

在之後的20年裡,她每年都會去北京告狀,但再也沒有進入過人民大會堂。因為她成了各級辦事機構重點阻攔和圍堵的物件。她的執著讓官員們頭痛,她的一點風吹草動都讓官員們膽戰心驚。

故事的結尾是她因為秦玉河的死亡被迫放棄了告狀,當生活中最後的一點念想破滅後,她萬念俱灰,準備在桃園尋死,結束自己這悲催的一生。可就在準備上吊時,守園人的一句話點醒了她:別在一棵樹上吊死,換棵樹,耽誤不了你多大功夫。

守桃人的這席話既幽默,也包含著一種生存的智慧。如果說從此刻起,李雪蓮開始頓悟。那麼這也是李雪蓮“舊日子”的終點,開始“新日子”的啟程。李雪蓮的經歷反應了她較真和死磕的性格。這20年,她都在重複做著一件事情——告狀。從青春美麗的少婦到滿頭白髮的中年婦人。

如果她能早一點放下,與自己和解,或許早已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熱氣騰騰了。人這一生,如果與生活過於死磕,就違背了生活的初衷,如果生活過於較真,就會不快樂。

《我不是潘金蓮》:與自己和解,才能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如果你生活中存在這些困惑,還是儘快放下吧。因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活的舒心,與自己和解,與這個世界和解,換一種活法,才能換一種人生。

接下來,我們《我不是潘金蓮》的作者劉震雲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在讀《我不是潘金蓮》這本書時,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李雪蓮的故事雖然只是書的序言部分,卻佔了很大的篇幅,而正文部分史為民的故事卻所佔篇幅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是書的作者劉震雲刻意安排的,之所以把史為民的故事放在後面,是為了突出史為民故事對人的借鑑意義。

你看啊,史為民也遭遇了人生的逆境,他所受的冤屈並不比李雪蓮少,但是他能換一種活法,所以活出了自己的快意人生。還有法院專委董憲法。他也是因為李雪蓮的告狀被免職,被免職後他不哭不鬧想得很開,聽完檔案傳達,轉身就往會場外走,邊走邊說:我去集上當牲口牙子去。

《我不是潘金蓮》:與自己和解,才能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他換了一個視角看自己的生活,他覺得自己因禍得福,反而因為受李雪蓮的牽連而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從別處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從此結束了不快樂的生活。

而反觀李雪蓮,因為過於糾結往事,糾結過去,反而讓自己的一生都活在了告狀的奔波和怨恨中。她執著於告狀二十年,忘記、忽略了生活的原樣,忽略了與女兒的情感連線,她的人生是單調而缺乏色彩的。

其實她並不是沒有機會,過上平凡的幸福生活。其實她當年離婚時,還頗有幾分姿色,如果願意重新開始,並不是什麼難事。

她的同學趙大頭對她一往情深。如果她能不那麼較真,完全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生活這個詞,說白了其實就是過給自己看的。它沒有所謂的終極目標,而是幸運的人活在流水的日子裡,日日積累沉澱,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疼痛抑或富足。

那麼我們該站在什麼角度去理解這本書呢?

從女性角度來看,這是一部關於女性自我侷限與救贖的小說。波伏娃曾說,男人一旦把女人變成了他者,就會希望她表現出根深蒂固的共謀傾向。的確,長期以來的男性價值觀念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女性認同,讓其逐漸喪失主體地位和自我意識,成為男權社會的附庸。

《我不是潘金蓮》:與自己和解,才能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而在這本書中,李雪蓮固然有其反抗精神,但這個荒誕故事的起因就是李雪蓮為了擺脫別人給她冠上的“潘金蓮”的名號而堅持為自己討一個公道,為了擺脫他人的看法而耗費了自己的青春時光。李雪蓮的反叛充滿著矛盾,是其認同了男性道德觀念而進行的無意識反抗。

從平民的角度來看,在《我不是潘金蓮》中,最突出的平民角色是李雪蓮。因為在她身上有很多符合中國底層百姓的特點,比如樸實、迷信、潑辣、偏執。

你看她假離婚這個主意雖然有些愚蠢,但也是出於美好的願景,因為她想讓自己的小家庭越來越好,這是她秉性淳樸的一面;在準備打官司時,她去戒台山拜菩薩,求菩薩讓秦玉河家破人亡,不得好死;從北京告狀回來後,又去拜菩薩,這些都展現了她迷信的一面;她不懂法,想僱兇殺了秦玉河。這又體現了她的愚昧和潑辣。

而偏執的性格在她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她為了一個錯誤的假離婚,為了一句話,告了二十年狀,糾結了二十年,自己也過得很不快樂,很不如意。從哲學的角度上看,李雪蓮與各色人等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實際上是交流思維的代溝所致,他們在溝通上無法達成共識。

李雪蓮作為一個底層的農村婦女,在與各級官員打交道時,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一旦事情的發展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她就會進行抗爭。

《我不是潘金蓮》:與自己和解,才能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其實《我不是潘金蓮》裡的每個官員,雖然算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太壞。他們既不貪贓枉法也並沒有推諉責任,他們只是把李雪蓮當成一件事來處理,而缺乏人文的關懷。

李雪蓮其實想要的只是同情和理解, 但凡他們付出了一點誠意,能傾聽李雪蓮的需求,瞭解她的難處,李雪蓮這事就很好解決了,不至於從一個離婚事件上升為公共事件,進而演化為政治事故。

劉震雲的《我不是潘金蓮》其實與張藝謀主導的電影《秋菊打官司》很像。說的都是底層婦女告狀的故事,不同的是《秋菊打官司》中的村長在秋菊生孩子難產時組織村民幫忙,兩人冰釋前嫌。而《我不是潘金蓮》中,雙方最終也未達成信任與和解。這部小說以更開闊的視野來剖析官民矛盾,這點非常難能可貴。

而從文學角度來說,劉震雲用真實又荒誕的筆觸展現了一副生動的官場生態圖,他用反諷的方式來表達了自己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對基層權力體系的敏銳審查與深刻思考。人們常說,一個作家有什麼樣的成長經驗,就會寫出什麼樣的文學作品。

劉震雲出身於中原地區,他的小說創作多以鄉土世界為背景,鄉土氣息濃厚,多傾向於對底層人士命運的關注。

《我不是潘金蓮》:與自己和解,才能和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在劉震雲詼諧幽默的筆觸下,《我不是潘金蓮》似一部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光從裡面官員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二。

譬如王公道處理案件並不公道,董憲法其實並不能夠勝任法院工作,而荀正義並不能替百姓伸張正義,史為民不能為民做主,蔡富邦也不能夠富國安邦,賈聰明其實是假聰明,儲清廉並不清正廉潔,這正是劉震雲對當今官場現象的一種有力嘲諷。

讀劉震雲的作品,是荒誕不羈,卻又惹人深思的。耐人尋味之餘,又讓人豁然開朗。

總結

首先,我們站在第一次接觸《我不是潘金蓮》這本書的讀者角度,從死磕這個點出發,講述李雪蓮告狀的心路歷程。

其次,我們站在人生不如意的角度去看《我不是潘金蓮》這本書的讀者角度,講述人生需要執著,更需要放下。

最後,我們站在未來的視角去看《我不是潘金蓮》這本書的讀者角度,去講述與自己和解,才能迎來最好的人生。

TAG: 雪蓮潘金蓮告狀劉震雲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