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案故事,縣令道聽途說斷冤案,差點害死無辜者

何大剛是一位貧苦的農民子弟,由於家裡窮不好找物件,所以到了當婚的年紀,便做了胡家的上門女婿。胡家雖然也不富裕,但日子過得比何大剛家好一些。胡家的父親死得早,所以家中只有母女二人。何大剛的岳母有個乾兒子叫李三,平日裡與何大剛的岳母一起做些小買賣。何大剛入贅到胡家後,也跟著他們打打下手。

可是何大剛入贅到胡家的第二年,突然有一天失蹤了,家裡人四處尋找最終也沒有找到他的下落。後來何大剛的父親得知訊息後,便三番五次去胡家要人,後與李三發生口角。雙方爭吵時動起了手,何大剛的父親不慎受傷。何大剛的父親一怒,於是寫了份訴狀告到了縣衙。

縣令接案後,將相關人員喊到了官府。經過一番審問,最後也沒問出個所以然,就讓他們各自先回家了。而就在這時,縣衙僱來了一個幫廚劉氏,是胡家的鄰居。縣令就問劉氏,對何大剛案有何看法。劉氏說,她聽說何大剛的妻子好像有了外遇,於是夥同情夫將其殺害。

古代奇案故事,縣令道聽途說斷冤案,差點害死無辜者

劉氏的話雖然是道聽途說,但縣令卻當了真,於是將胡家母女和李三抓捕後嚴刑拷打,最終屈打成招。三人交待,李三與何大剛的妻子通姦,爾後與何大剛的母親設計害了他。縣令問他們屍首何在?三人當然不知,但說不出拋屍地點還要捱打,三人只好胡亂說丟到了大河裡沖走了。

這個案子就這樣草率地了結了,胡家母女和李三被定了罪。後來案件上報給上級官府,上級官府又報到了省裡。提刑按察使(相當於現在的司法廳長)看了卷宗,覺得此案漏洞百出。於是就親自提審了三個嫌犯,怎奈口供和案卷上的供詞一模一樣,像背書一樣一字不差。於是提刑按察使更加覺得可疑了,就安排巡撫重審此案。

巡撫接到重審的命令後,於是就馬不停蹄地著手辦理。他派人去胡家附近走訪,結果打聽到,何大剛失蹤前,曾經去過舅舅陳兆華家。於是巡撫就派人去陳兆華家走訪,當時陳兆華不在家,他的兒媳告訴差役,何大剛確實來過,還在家裡住了一夜。

古代奇案故事,縣令道聽途說斷冤案,差點害死無辜者

差役回去將查明的情況告知巡撫,於是巡撫就傳喚陳兆華到堂訊問,怎知陳兆華矢口否認,說何大剛沒有去過他家。然而此時巡撫已經取得了陳兆華兒媳婦的口供,面對兒媳婦的口供他無言以對。巡撫就問他為什麼隱瞞事實,他只好交待了實情,說是縣令讓他那麼做的,若不然何大剛案就成了懸案。

後來巡撫將胡家母女和李三暫時釋放回家,然後派人繼續追查何大剛的蹤跡。即便如此,半年過去了這個案子仍舊未能結案。可就在巡撫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突然有一天一個人跑到官府自首,說他是何大剛。

原來這個何大剛欠了賭債,一時間還不上於是就跑到了河南。前不久碰見了一位同鄉,這才得知家中變故。於是何大剛趕緊趕回來投案,後來巡撫命人將胡氏母女和何大剛的父親帶到,經過辨認是何大剛無疑,至此這樁人口失蹤案才算告破。

古代奇案故事,縣令道聽途說斷冤案,差點害死無辜者

從案發到結案,前後持續了一年多時間,牽連甚廣。其實這個案子並不是什麼棘手的案件,只要找到何大剛本人去向,一切謠言自然不攻自破。怎奈縣令急於破案,聽信風言風語,將好人屈打成招。幸好提刑按察使明斷,這才沒有糊里糊塗造成冤案。

劉氏就是一介民婦,她的道聽途說應該是來自婦女間沒有邊際的閒聊,怎奈卻影響了縣令對這起案件的審判。想來真是人言可畏、眾口鑠金。而何大剛為了逃避一點賭債,差點誤了一家人的性命,如此看來也是行事太魯莽。

案件審理清楚後,該受罰的受罰,該無罪釋放的無罪釋放。世界依舊太平,日出日落,歲月未曾改變它流逝的速度。只是經歷了這場家庭變故,何大剛的岳母和妻子,以及何大剛岳母的乾兒子心裡都多多少少留下了一些陰影。不過大難不死,他們更加熱愛生活了,家中的氛圍反而更加和順了。

TAG: 何大剛胡家巡撫李三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