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被判滅族的人,為何其家人不選擇逃跑?三個理由很現實

引言

眾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就是國家這個無上的統治者,但也正是因為皇上一人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所以他也時常擔憂自己的統治會出現問題,為此,出於根除各種不利因素,統治者們研製出各類殘忍的刑罰,比如車裂凌遲等等。正所謂: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然而比起這些似乎有一種刑罰最為殘忍,因為它波及的不僅僅是罪犯本身,還有他的家人,那就是誅九族。

其實誅九族這種說法,最初源於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一直到清末後才結束,關於誅九族的說法,大家有不同的見解,不過歷史上普遍公認誅九族就是最為殘忍的刑罰。在漢代儒家就有兩種說法,有一種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異姓的親族,其中父族四包括被除刑者一族,也就是犯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兒女,除此外還有姑母和他的兒子,外甥,外孫。而母族三則是外祖父母姨母和他的兒子。至於妻族二則為岳父與岳母。

古時候被判滅族的人,為何其家人不選擇逃跑?三個理由很現實

而在古代能觸及到九族之法的罪行也有很多,不管是欺君還是叛逆,歸根結底只要傷害皇權,那麼就免不了這樣的命運,而在各大影視劇中我們也能夠看到皇上動不動就選擇誅人九族,其實之所以誅九族目的就在於徹底解決後世為其報仇等後患。

而且似乎只要被皇上下令誅九族的人和他的一家都難以逃脫,對此很多人不禁疑問,既然都已經被判處誅九族,為何他的家屬不抓緊逃跑呢?雖然說很多主古人確實有傲骨,寧願受死也不願意逃跑,但絕大部分人沒有躲避這樣的命運也確有其因。

古時候被判滅族的人,為何其家人不選擇逃跑?三個理由很現實

首先就是因為古代訊息傳播速度過慢。

在那個科技交通並不發達的時代中,要想傳播訊息就得靠信件,而信件要由郵差來發放再起碼到各個驛站,然後換馬,最後才能把信送到,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飛鴿傳輸,這種飛鴿用的就是信鴿,他們將信件綁在信鴿的腿上,然後再把信鴿放飛,如此一來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只要想往哪裡寫信就用從哪裡帶來的信鴿。

一般來說只要經常發生點什麼事想要傳到南方去,那麼可能就要幾個月或者幾年,因此即便像是一個人犯了忤逆之罪被判處了誅九族的刑罰,朝廷直接將其拘捕後,他的家人有可能還要很久才能接到訊息。

古時候被判滅族的人,為何其家人不選擇逃跑?三個理由很現實

更何況只要是有所嫌疑,朝廷直接就將其拘押,根本沒有徹底審判和秋後問斬的可能,畢竟在那時為了維護皇權,他們所遵守的就是寧可錯殺絕不錯過的準則。像是西漢時期的晁錯就是如此。那時候皇帝因為聽信了小人的讒言,要滅了晁錯的三族,當時晁錯自己都不知情,還穿著官服上朝,沒想到半路就被直接殺害,而他的家人在臨死之前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第二就是或可因為心存僥倖

然後很多人已經聽到了自己可能被滅族的訊息,但是這些族人對此都不信以為真,並認為皇上總會寬恕他們,因為歷朝歷代都有規定,那些老年人和幼兒以及殘疾人都不會被殺。在明清兩朝對於那些被滅九族的家屬也有規定,只要是16歲以下都可以免除殺頭的罪行,只需被罰為做奴隸。所以有些時候這些犯罪族人的家屬總是心存僥倖,但如果犯人所犯下的罪行滔天,皇帝也很難額外開恩。

古時候被判滅族的人,為何其家人不選擇逃跑?三個理由很現實

第三就是根本跑不了,都註冊了戶籍冊

早在春秋之時,國內就已經流行宗族聚集,一直到秦朝後才開始家族聚居,那時候一個大家族都居住在一起,這也為當時皇帝誅九族提供了方便,因此只要族人有一個犯了大罪,那麼這一家族的人都跑不了,更何況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譜,想跑也很難。

如果有一個人不在家,那也是無法躲避刑罰,而且古代大多實行保甲連坐,很多地方都是熟人扎堆,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見到一個陌生的身影,一旦發現就會立即核查身份,避免給自己的族人帶來禍患。

古時候被判滅族的人,為何其家人不選擇逃跑?三個理由很現實

其實除了誅九族的罪行以外,還有更殘忍的誅十族的慘境。比如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本就是透過政變而拿到手的,在靖難之變後朱棣成功登基,不過有一位大臣方孝孺卻一口咬定朱棣是篡位而來,所以當時朱棣讓他起草繼位詔書時,他寧死不願,還對朱棣破口辱罵,並在照書上公開寫上燕賊篡位四個字並屢命不從。

那時候朱棣就以誅九族的罪行相要挾,可沒想到此人非但不懼怕,還挑釁地說:即便誅我十族又如何?最後朱棣果真讓其如願,除了九族以外,還把他的門生朋友劃分到第十族,連同原有的九族一併殺害,總殺頭人數達873人。

古時候被判滅族的人,為何其家人不選擇逃跑?三個理由很現實

結語

所以在古代那些當官之人每天生活的戰戰兢兢,就是因為他們害怕稍有任何不對之處都會為自己和其家人引來禍患,甚至有可能會讓他們的家族自此後斷子絕孫,但從這些也能夠看出當時的統治者為了維護皇權,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

參考資料:《封建論》

TAG: 九族朱棣信鴿就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