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原因在這

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

能夠青史留名的歷史人物,其眼光比常人要長遠得多。

康熙能夠力排眾議,堅持收復臺灣,是因為他考慮長遠,抓住了最好的時機。

雖然他是為了大清千秋萬代,但客觀上維護了大一統的局面。

另外,施琅在康熙堅持收復臺灣上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康熙早年時,鰲拜等守舊勢力就反對收復臺灣。這一次,朝中又有許多大臣反對,理由無非是臺灣距離遙遠,鄭氏集團軍事力量強大,渡海作戰不好打,還有此前施琅收復臺灣失敗的教訓等理由。就連在施琅準備攻臺的過程中,還有人攻擊施琅,說施琅懷有二心,攻臺本身很難成功等。不過這些都是理由,目光短淺、想過安穩日子才是這些人的真實想法。

幸虧康熙的決心異常堅定。他其實一直想要收復臺灣,甚至為此經略了二十多年,苦於一直沒有機會。從1681年開始,康熙終於等來了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康熙認為當時是收復臺灣的最佳時機。

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原因在這

一是臺灣明鄭集團軍事失利。

在三藩之亂時,臺灣明鄭也沒有閒著,趁機派軍襲擾東南沿海,甚至佔領多地。康熙平定三藩後,大舉增兵東南沿海,鄭經接連兵敗,手下許多將士投靠清軍。

如鄭經手下大將江機率領“偽兵丁共四萬三千六百二十九員”投降,楊一彪則率領“四鎮偽官兵三萬一千餘員名,傾心歸順”。手下投靠清軍的行為,嚴重削弱了鄭經的軍事實力。

二是臺灣明鄭內部混亂。

在鄭經出兵之時,馮錫範、陳永華、劉國軒就逐漸掌控軍政大權,鄭經返回後不思進取,沉溺於玩樂,內部爭鬥消耗了明鄭的力量。為了加強臺灣的防守力量,明鄭集團經常徵調民夫,增加稅收,引起當地的不滿與反抗。

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原因在這

康熙長時間實行“海禁”政策,對臺灣進行封鎖,斷絕臺灣的聯絡,也導致臺灣的實力受損。清朝實行的一些拉攏政策,使當地人傾向於歸順朝廷。鄭經去世後,臺灣更加動亂,給康熙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三是清朝實力增加。

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沒有後顧之憂,可以集中主要精力攻打臺灣。為了積蓄力量,康熙恢復福建水師提督,挑選精銳力量充實福建水師,加緊訓練,做好軍事上的準備。

四是重用堅決攻臺的大臣。

這些大臣有總督姚啟聖與施琅等人。姚啟聖在徵調與建造船隻、徵募兵勇、提供糧草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準備。施琅原本是鄭成功的手下,後來因為與鄭成功意見不合,被迫投降清朝。施琅熟悉海上事務,而且收復臺灣的態度非常堅決,被康熙任命為水師提督。康熙給施琅的權力很大,在《康熙起居注》中記載:

“施琅相機自行進剿,極為合宜。”

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原因在這

五是收復臺灣有利於維護大清統一。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朝廷一直對臺灣進行有效的管轄。明朝時臺灣被荷蘭人佔領,明末清初被鄭成功收復。如果臺灣一直在明鄭集團手中,就會成為反清的根據地,大清會一直受其掣肘,不斷派兵增加東南的防務,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也是不穩定因素。

鄭經曾經提出向清朝稱臣入貢的主張,妄圖將臺灣變成大清的藩屬國。當時荷蘭想捲土重來,西班牙、英國等西方國家也試圖插手,渾水摸魚,形勢很複雜。如果不趁此機會收復,後果不堪設想。

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原因在這

收復臺灣的經過

施琅擔任水師提督時已年過花甲,但是他志在必得,積極備戰。值得一提的是,施琅在練兵備戰的同時也不忘做宣傳工作,在軍民中宣傳臺灣與大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宣傳收復臺灣的意義等,鼓舞軍心。

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原因在這

在擔任水師提督一年間,施琅一直練軍備戰,等待時機。第一次進攻澎湖時,因為風向和澎湖防備嚴密的原因,施琅和姚啟聖決定撤軍,這成了朝中大臣打擊施琅的藉口。康熙思索後,決定繼續重用施琅,並且讓他獨立帶軍,這給施琅極大的信心,準備工作又做了一年,前後一共兩年的準備時間。

1683年7月,在一年之中最不適合行軍的時候,施琅下令進攻,已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清軍向澎湖進軍,澎湖由明鄭大將劉國軒駐守,兵強馬壯,施琅親自指揮進攻劉國軒,戰況相當激烈,施琅左眼被箭射傷,依然堅持指揮。

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原因在這

經過八天激戰,澎湖失守,鄭氏集團精銳盡失,很快選擇投降。康熙接到降表的時候,正值中秋佳節,

提筆寫下一首流傳至今《中秋日聞海上捷音》: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來庭豈為修文德,柔遠初非黷武功。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

TAG: 施琅臺灣康熙收復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