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保膽”與“切膽”的持久戰(下)

論“保膽”與“切膽”的持久戰(下)

9個月前,我們說到,國內還在開展的“保膽”手術,在國外卻被視為另類。

論“保膽”與“切膽”的持久戰(下)

能取出結石、息肉,還留下了膽囊,難道不香嗎?你歪果仁兒怎麼就不幹呢?

要說這事兒以前爭議是挺大,當然現在也還有,但醫學的事兒都講究個“循證”,尤其是西醫。什麼叫“循證”?簡單說,就是用證據證實的方式方法來給病人治病。所謂的“證據”就是透過儘可能嚴謹的實驗研究得出的客觀結論。

說到證據就多說兩句,那也是分等級的,等級越高說服力也就越強。所以,歪果仁兒應該還是被他們的證據說服了。那為什麼國內……?

正所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你丫杭州小籠包,我乃柳州螺螄粉!你有你的造型,我有我的味道。

論“保膽”與“切膽”的持久戰(下)

不過可以分析一下,從事物的發生、發展、演變的客觀性,結合現有理論來分析。

就拿膽囊結石來說,首先,結石只是一個結果,是一個“標”,治病都想“標本兼治”,那麼“本”是什麼?“本”就是導致結石形成的原因。

“膽囊結石”的形成離不開“原材料”——膽汁,也離不開“部位”——膽囊,更有一些其他因素的促進。

首先說說“原材料”,膽汁產生於肝臟,含有多種成分,其中的膽固醇如果濃度過高,就會析出膽固醇結晶,增加成石風險,這就是所謂的

“過飽和”理論

再說說“部位”,現已知膽囊的功能,包括1。運動功能:透過收縮吸納並排放膽汁;2。吸收與分泌功能:用以調節膽汁成分;3。其他:未知或不確定的功能(說了你也不懂)。膽囊中存在複雜的生化、免疫和動力環境,任何一個功能如果出現問題,都會形成孕育結石的不良環境,這就是

“溫床”學說

最後說說其他因素,現有已經證實的觀點認為,

結石的形成有明顯的家族傾向及易感基因,還與代謝異常、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

。此外,很多藥物,包括一些抗生素、胃腸動力藥、降壓藥都會影響膽囊的運動;

肥胖、2型糖尿病、肝硬化等基礎疾病也會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論“保膽”與“切膽”的持久戰(下)

得了,現在再想想,這個膽囊是切好,還是不切好?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兩派爭論的焦點無外乎以下幾個點:

“保膽派”:

手術創傷:保膽恢復快、費用低,不會發生膽管損傷,雖然也會有“膽瘻”、“結石殘留”、“結石復發”等風險,但現有技術可以把這些併發症降到最低。

膽囊功能不能忽視:切除有功能的膽囊會有很多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膽汁反流、膽源性腹痛、增加膽管結石形成風險,甚至增加結腸癌發生的風險……。

“切膽派”:

治標不治本:膽囊功能複雜,目前仍缺乏全面的膽囊功能測定方法,且保膽也會造成膽囊損傷,影響膽囊功能,導致結石仍會復發。

遺漏癌變及遠期癌變:膽囊癌變與慢性炎症、膽胰管合流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保膽難以評估是否去除癌變危險因素,且部分早期癌變術中難以發現並會導致癌細胞播散,保膽後的癌變並不罕見。

“保膽”指證過於寬泛:很多結石患者終身不會出現症狀,密切隨訪即可,無需干預。

所謂的增加“結腸癌”發生風險仍不明確,缺乏高級別證據支援。

論“保膽”與“切膽”的持久戰(下)

看熱鬧盼事兒大,搞科學要爭論。科學都是在不斷地探索中進步,醫學更是。外國人不做的不見得咱就不能做。創傷最小化、保留臟器功能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前前後後近一年,這場曠日持久的“持久戰”終於要收尾了,對於“保膽”還是“切膽”,發表一下個人觀點:

膽囊切除術後的不良反應確實存在,但基本可控,需要重視但不必恐懼

嚴格把握膽囊切除的指證,多數“膽囊息肉”屬非腫瘤性息肉且年輕患者較多,手術需謹慎

“切膽派”是否可用溫和的態度看待“保膽”:部分“膽囊息肉”的患者是否可以謹慎的嘗試“保膽”

“切膽派”認為“保膽手術”缺乏前瞻性研究,普遍存在隨訪時間短、失訪率高、隨訪方法不嚴謹、隨訪結局指標不完善、存在統計學錯誤等問題(我去!能不能留點情面),“保膽派”要努力改進,加油哦!

TAG: 保膽膽囊結石功能癌變